1.布魯納《教育過程》
2.泰勒《課程與教學的基本原理》
3.博比特《課程》
4.阿普爾《意識形態(tài)與課程》
5.麥克?揚《未來的課程》
6.斯騰豪斯《課程研究與編制導論》
7.派納《理解課程》
8.佐藤學《課程與教師》
9.多爾《后現(xiàn)代課程觀》
10.波斯納《學程設計:教師課程開發(fā)指南》
11.奧恩斯坦《課程:基礎恨锚、原理和問題》
12.《學記》
13.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14.贊可夫《教學與發(fā)展》
15.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帕夫雷什中學》
16.王策三《教育論稿》
17.裴娣娜《現(xiàn)代教學論》
18.李定仁倍靡、徐繼存《教學論研究十年》
19.舒爾曼《實踐智慧:論教學、學習與學會教學》
20.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
21.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22.杜威:《民主主義與教育》《我的教育信條》《學校與社會》《我們怎樣思維經(jīng)驗和教育》
23.柏拉圖:《理想國》
24.盧梭:《愛彌兒》
25.巴格萊:《教育與新人》
26.鮑爾斯、金蒂斯:《資本主義美國的學校教育:教育改革與經(jīng)濟生活的矛盾》
27.第斯多惠:《德國教師培訓指南》
28.科爾曼:《關于教育機會平等的報告》
29.布迪厄蜗顽、帕斯隆:《再生產(chǎn)》
30.弗萊克斯納:《現(xiàn)代大學論——美英德大學研究》
31.科南特:《今日美國中學》
32.克拉克?克爾:《大學的功用》
33.紐曼的《大學的理想》
34.維果斯基:《思維與語言》
35.馬斯洛:《動機與人格》
36.羅杰斯:《論人的成長》
37.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學前教育也可以看)
38.《21?世紀的學校咨詢》——王工斌譯雇盖,?(美)貝(?Baker?,S.B.)?,?(美)格勒(?Gerler,E.R.)著?
39.愛倫凱:《兒童的世紀》
40.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
41.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42.《教育管理思想史》
43.褚宏啟:北師大教管院新出的《教育政策學》
44.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45.何金娣與特殊教育
46.《學記》
47.夸美紐斯《大教學論》
48.贊可夫《教學與發(fā)展》
49.蘇霍姆林斯基《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崔挖;《帕夫雷什中學》(教師教育也可以看)
50.王策三《教育論稿》
51.裴娣娜《現(xiàn)代教學論》
52.李定仁贸街、徐繼存《教學論研究二十年》
53.舒爾曼《實踐智慧:論教學狸相、學習與學會教學》
54.帕克?帕爾默《教學勇氣》
55.范梅南《教學機智:教育智慧的意蘊》
56.愛倫·凱:《兒童的世紀》
57.蒙臺梭利:《童年的秘密》
58.皮亞杰:《教育科學與兒童心理學》
59.《21世紀的學校咨詢》——王工斌譯薛匪,(美)貝克(Baker脓鹃,S.B.)逸尖,(美)格勒(Gerler瘸右,E.R.) 著
60.蒙臺梭利嬰幼兒教育實操教程
61.兒童學習空間設計
DesigningSpaces for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SparkingLearning & Creativity
62.日本學前教育系列叢書 作者:倉橋物三娇跟、大宮勇雄津守真太颤、高山自子
63.幼兒園安全管理策略 作者:張春炬苞俘、李芳
64.圖解幼兒園優(yōu)秀自制玩教具
65.兒童自然體驗活動指南
66.新制度經(jīng)濟學視角下學前教育投資體制研究
67.民族地區(qū)學前教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研究
68.幼兒園教育質(zhì)量評價導論
69.基于“六要素”原理的幼兒園教育實踐研究
70.學前兒童科學教育活動設計與指導
71.蒙臺梭利家庭教育解決方案: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
72.家庭教育手冊(第二版)動力溝通之家庭教育篇
73.魔鬼老大龄章,天使老二:智能時代的個性化家庭教育
74.家庭教育與兒童發(fā)展
75.中國家庭教育藍皮書
76. 素質(zhì)教育在美國5:走出家庭教育的誤區(qū)
77.教師教育研究手冊:變革世界中的永恒問題
78.教師教育思想流派研究
79.
21世紀的教師教育改革:本土話語與全球視野
80.
教師教育中的視頻教學策略
81. 讓教育走進靈魂深處——一位優(yōu)秀教師的教育心語
82.教師的吸引、保留與激勵——義務教育教師工資體系研究
83.教育家型教師的特質(zhì)及標準
84.中國教師發(fā)展報告2013
85.教育哲學劉良華
86.教育哲學奈爾·諾丁斯
87.當代西方教育學理論
88.教育學生命力研究
89. 維柯教育哲學研究
90. 去學凶鋈梗化社會(漢英雙語版)
91. 教育藝術隨想錄
92. 校園欺凌行為案例研究
93.學歷案與深度學習
94.多元文化:當教師遭遇新挑戰(zhàn)
95.情境教育三部曲 田野上的花朵對話:情境教學的萌發(fā)
96.從課堂走向世界——國際理解教育學科滲透實踐研究
97.美國中小學STEM教育研究
98.教育心理學:理論與實踐(第10版)
99.教育中的積極心理學
100.認知學徒制理論與實踐
101. 青少年發(fā)展與教育心理學
102.德國精英教育心理學
103.多維視角下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索與實踐研究
104.認知心理學:心智與腦
105.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經(jīng)典叢書
106.大學生心理資本積累及其教育管理
107.杰羅姆·布魯納
108.心理理論與混齡教育
109.基于證據(jù)的課程與教學研究
110.高效教學:框架岗憋、策略與實踐
111.教育設計研究:理論與案例
112.混合式教學:技術工具輔助教學實操手冊
113.大學課程與教學論
114.
MOOCs資源與大學英語課程教學:理論.技術.實踐
115.課程的力量:學校課程規(guī)劃菇用、設計與實施
116.從備課開始的50個創(chuàng)意教學法
117.儒學課程思想的后現(xiàn)代轉(zhuǎn)向
118.大學的未來:美國高等教育啟示錄
119.大學的終結(jié):泛在大學與高等教育革命
120.新中國成立以來高等教育元政策(1949-2016)
121.
2016:中國高等教育觀察
122.高等教育教學改革與質(zhì)量保障
123. 中國高等教育發(fā)展研究
124.澳門高等教育擴展的邏輯:
基于高校與城市互動關系的視角
125.省域高等教育結(jié)構(gòu)合理性評價研究
126.基于CDIO工程教育模式的高職教育教學改革研究
127.我國高等教育院校評估——理論與實證
128. 中國高等教育重審:基于約翰·S·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視角
129. 美國高等教育靠前化概論:進展分析與經(jīng)驗借鑒
130. 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教學軟件課堂應用與評價
131.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技術創(chuàng)新
132.“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以學生為中心的教育變革
133.基于信息技術的校外教育管理與評價
134. 善用MOOC:“互聯(lián)網(wǎng)+教育”視域下的應用模式
135. 教育技術領域的設計:設計思維陷揪、設計過程與設計
136. 美國教育技術思想發(fā)展研究
137. 國外職業(yè)教育核心理念解讀——學習成果導向職業(yè)教育課程開發(fā)理論與實踐
138. 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與實踐問題的研究視角
139.中國特色民族教育理論體系研究
140.回眸與超越:社區(qū)教育的理論與實踐之探究
141.教育研究方法(劉良華)
142.方法的邏輯:教育科學中的質(zhì)性研究(第三版)
143.質(zhì)的研究方法系列叢書:質(zhì)的研究方法與社會科學研究
144.教育學科SSCI論文解析
145.中國研究生教育及學科專業(yè)評價報告2017-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