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心學(xué)》讀書筆記(3)
遺世獨立的修道生涯(1502年—1503年)
? ? ? 明弘治十五年(1502年)步悠,王守仁從九華山回京復(fù)命。此時以李夢陽揩徊、何景明為首的一般恃才傲物的憤青正大搞“文藝復(fù)興運動”官辽,掀起“學(xué)古詩文”的熱潮。王守仁過去也喜歡和他們一起經(jīng)常寫一些針砭時弊于置、緊扣社會熱點的詩文,或者公開發(fā)帖罵罵官場腐敗什么的贞岭。從九華山回來后,他對這一切忽然沒了興趣“吾焉能以有限精神為無用之虛文也搓侄!”隨著修道的深入瞄桨,他更加厭惡這種空腹高心呲牙咧嘴的憤青姿態(tài),馬上就和李夢陽這幫人說拜拜了讶踪。
? ? ? 王守仁說:“使學(xué)如韓柳芯侥,不過為文人;辭如李杜乳讥,不過為詩人柱查;果有志于心性之學(xué),以顏閔為期云石,非第一等德業(yè)乎唉工?”王守仁向來是言行一致的人,既然說了追求“第一等德業(yè)”汹忠,就馬上給皇帝打了一份辭職報告以養(yǎng)病為由回老家淋硝。此時他只是個芝麻綠豆官雹熬,皇帝想也沒想就批準(zhǔn)了。王守仁一回老家谣膳,也不住家里竿报,馬上跑到會稽山陽明洞搭了個精舍,一心一意干他的第一等德業(yè)——潛心修道继谚。
? ? ? 王守仁這么一發(fā)狠烈菌,還修出了一些名堂。他究心于老花履、佛之學(xué)芽世,見性抱一,日夕勤修臭挽,達(dá)到了不一般的境界:通過靜坐內(nèi)觀捂襟,已能透視身體,并進(jìn)入物我兩忘欢峰、天地消泯的光明之境葬荷。據(jù)說他不僅練出了透視,還練出了遙感纽帖。某日宠漩,他在洞中打坐,忽然睜開雙目對童子說有幾個友人來訪懊直,從何處來走哪條路扒吁,要童子前去迎接。童子半信半疑前往室囊,走到半路上果然遇到了雕崩。那幾個朋友聽童子一說,大為驚異融撞,都說守仁兄快得道成仙了盼铁。由于練出了一些特異功能,王守仁不免沾沾自喜尝偎。沒過多久饶火,他幡然醒悟,這些特異功能只是修道的副產(chǎn)品致扯,萬不可執(zhí)著肤寝,否則迷失自性忘卻修道初衷。此后王守仁一心靜坐抖僵,不再玩這些與心性無關(guān)的東西了鲤看。
? ? ? 隨著修道深入,遠(yuǎn)離塵世遺世獨立的定境之樂越來越讓他感到自在和愉悅裆针。時間一長刨摩,他有了出世之念寺晌。出世之念一出,他立刻想到了在家的老祖母和父親澡刹。這么一想呻征,他心里充滿糾結(jié)。就這樣在糾結(jié)中過了一些時日罢浇,有一天他忽然大悟:此孝悌一念生于孩提陆赋,若此念可去,斷滅種性矣嚷闭。思慮至此攒岛,王守仁便收拾鋪蓋頭也不回下山了。弘治十六年(1503年)胞锰,王守仁移居杭州西湖灾锯,“復(fù)思用世”。
? ? ? 說到底嗅榕,王守仁終究是孔門中人顺饮,修道的佛家“見性”道家“抱一”,只是行路的車馬渡河的舟楫凌那。而道路的前方始終高懸一個不可更改的目標(biāo)兼雄,那就是成為儒家的圣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