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上一篇介紹了開發(fā)孩子閱讀潛力的前三個階段乒省,翻書期、圖片期畦木、故事期袖扛,最后在來說下文字期。
文字期十籍,孩子開始對繪本上的文字感興趣了蛆封。如果家長的引導(dǎo)還停留在前三階段的話孩子的能力就會停滯不前。
文字期判斷信號:
一般在堅(jiān)持親子閱讀的家庭勾栗,孩子上中班會迎來文字期惨篱,但是更主要還是觀察孩子的表現(xiàn),畢竟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围俘。
1.他開始注意到雖然他在看圖片砸讳,而你卻讀的是文字,于是他開始對文字產(chǎn)生了好奇和興趣界牡。
2.對于孩子熟悉的繪本簿寂,哪一天如果不按照書上的語言來說,他會來糾正你宿亡。
文字期共讀技巧:
逐字指讀常遂,留意文字 “部件”。
逐字指讀可以從孩子熟悉的繪本故事開始挽荠,讓孩子體會其中一音一字的關(guān)系克胳。
小技巧,如果孩子處在故事期向文字期的過渡階段圈匆,遲遲卻不肯跟著你的指引看文字漠另,那么可以讓孩子來指,你來讀臭脓。孩子擁有了主動權(quán),會更愿意玩腹忽。
留意文字“部件”来累,就是說一個字由哪些“零件”組成砚作,有什么偏旁,由哪些字組成嘹锁。比如今天看了毛毛蟲的“蟲”字葫录,隔幾天看到了“下”那就可以跟孩子一起玩猜字,蟲和下在一起“蝦”怎么讀领猾。在過幾天孩子又看到下旁邊變成了口米同,又組成了“嚇”,那就可以跟孩子繼續(xù)猜摔竿。
相信大家跟我有一樣的疑問面粮?我們上學(xué)的時候不是先從漢語拼音入手,然后在學(xué)習(xí)文字的嗎继低?這里怎么直接開始就學(xué)文字了熬苍?
在《如何開發(fā)孩子閱讀潛力》的課程中,作者觀察了臺灣和香港孩子的認(rèn)字模式袁翁,臺灣就跟我們大陸是一樣的做法柴底,而香港是用了部件學(xué)習(xí)法。
對比實(shí)驗(yàn)發(fā)現(xiàn)“香港孩子跨過1500字的識字門坎的年紀(jì)粱胜,整體比臺灣孩子早將近一年柄驻。”這里為什么用1500來作為門檻了焙压?因?yàn)?b>研究發(fā)現(xiàn)中文里面鸿脓,一個孩子只要具備1500字的識字量,他就可以看懂周遭文字達(dá)九成以上冗恨。而1500個字答憔,只是由300多個部件組成。所以當(dāng)孩子來到文字期時先不要去管拼音掀抹,用留意部件的做法虐拓,直接學(xué)習(xí)文字吧。
有了一定的文字量積累傲武,下一步引入“橋梁書”蓉驹,也就是文字和圖片一半一半的書。大概孩子在一二年級時會迎來這樣的階段揪利,這個階段要給到孩子更多元态兴,更多主題的書,故事期的共讀技巧在這個階段也仍然可以繼續(xù)使用疟位。
在下一個階段就是我們最期待的自主閱讀階段了瞻润,孩子大概三年級左右會迎來這樣的階段。至此,家長可以功成身退了绍撞。
慢慢親子閱讀之路正勒,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傻铣。想起昨天我太忙章贞,于是孩子爸陪著孩子看書,他們的對話讓我忍俊不禁非洲。
爸爸:看完這一本我們一起睡覺好不好鸭限?
兒子:好!
巴啦巴啦两踏,一本書很快看完了……兒子又找來一本败京。
爸爸:兒子,爸爸好困啊缆瓣,看完這一本我們睡覺好嗎喧枷?
兒子:好!
巴啦巴啦弓坞,一本書又很快看完了……兒子又找來一本隧甚。
爸爸:兒子,爸爸真的好困啊渡冻,看完這一本我們真的睡覺好嗎戚扳?
兒子:好!
爸爸:你就是個小騙子……
不出所料……兒子又找來一本族吻。
這番對話我聽了不下十幾遍帽借,爸爸終于讀著讀著睡著了……
我想,他做夢都在盼望兒子能夠盡早識字盡早自主閱讀吧超歌!哈哈哈……但是天下沒有無緣無故的收獲砍艾。親子閱讀有時候很美好,有時候也很辛苦巍举,但是也值得堅(jiān)持不是么脆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