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音樂處方和音樂治療真的有效嗎燃观?(點擊鏈接查看)
音樂治療作為一門應用廣泛的交叉類學科褒脯,在歐美國家已經(jīng)有75年的歷史,在中國也已經(jīng)發(fā)展了近22年缆毁。
現(xiàn)在番川,許多醫(yī)院還開設了專門的音樂治療室,“音樂處方”也由此而生脊框。
“音樂處方”一出現(xiàn)颁督,就立馬引起了社會各界的熱議。那么這種給病人開音樂藥方浇雹,對病人進行音樂治療的方式沉御,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不一定昭灵!
音樂治療的確有效嚷节,但治療效果因人而異。
如果完全不考慮每個人的成長背景虎锚、社會環(huán)境硫痰、文化環(huán)境,而籠統(tǒng)地將某些音樂劃分為治療某個疾病的方法窜护,或缺乏專業(yè)治療師的正確引導效斑,只是單純地聽音樂,那“音樂處方”所起到的治療作用就微乎其微了柱徙。
看到這里缓屠,你不禁會問:為什么音樂能夠產(chǎn)生治療作用奇昙?
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音樂治療的作用原理敌完。
01.“共振”原理
你有沒有這樣的經(jīng)驗:
聽某些曲子覺得特別舒服珍语,而聽另外一些曲子則會感到特別厭煩种蝶。
為什么會這樣呢?
其實,這就是音樂高低起伏的聲波頻率與身體細胞產(chǎn)生的“共振”類按摩效應刺啦。
德國奧格斯堡大學莫扎特音樂學院臨床音樂治療系的研究人員曾通過一系列的實驗發(fā)現(xiàn):健康人體全身所有的細胞渠啤,甚至是表皮細胞其實都存在一種“微振”現(xiàn)象态贤,而心臟端辱、大腦、胃腸等處細胞的“微振”則更為突出脯颜。
當外部的音樂源流經(jīng)聽覺神經(jīng)作用人體時哟旗,如果其節(jié)奏和人體生理上的“微振”恰巧合拍,兩者便會產(chǎn)生物理學上所說的“共振”現(xiàn)象栋操,可達到一種類似“物理按摩”的效果闸餐。
而當身體遇到健康“故障”時,體內(nèi)的“微振”會失調(diào)矾芙,這時舍沙,如果能夠科學地選擇音樂,有意識地借助音樂的聲波振動力量蠕啄,調(diào)整體內(nèi)細胞的“微振”场勤,使人體各器官振動恢復和諧戈锻,就有可能使生理機能恢復到正常狀態(tài)歼跟。
02.生物原理
由于大腦皮層中聽覺中樞與疼痛中心的位置相鄰,所以格遭,對聽覺中樞的刺激能有效地抑制鄰近的疼痛中樞哈街,從而明顯減輕疼痛,產(chǎn)生鎮(zhèn)痛效果拒迅。
音樂還可以增加血液中的內(nèi)啡肽含量骚秦,從而大大減輕疼痛的影響。
什么是內(nèi)啡肽璧微?它是一種類嗎啡生物化學合成物激素作箍,與嗎啡受體結(jié)合,產(chǎn)生跟嗎啡前硫、鴉片劑一樣的止痛效果和欣快感胞得,等同于天然的鎮(zhèn)痛劑,無副作用屹电。
這也是音樂治療能夠廣泛應用于分娩阶剑、術后康復等醫(yī)學領域的原因跃巡。
除此之外,音樂對心率節(jié)奏牧愁、脈搏跳動素邪、血管擴張、內(nèi)分泌調(diào)節(jié)猪半、免疫球蛋白分泌兔朦、腎上腺素分泌、去甲腎上腺素分泌等均有一定的治療办龄、緩解作用烘绽。
03.心理透視
不同的音樂會引發(fā)不同的情緒反應,進而與生理形成互動俐填,產(chǎn)生一定的治療效應安接。
音樂治療則利用音樂對情感的巨大影響,通過音樂改變?nèi)藗兊那榫w英融,最終改變?nèi)藗兊恼J知盏檐,如:抑郁癥群體中普遍存在的自殺傾向或沮喪心理可通過音樂治療得以改變。
音樂治療不只是為受治療的人演奏一些輕松美妙的音樂驶悟,讓疼痛暫時緩解胡野。相反,音樂治療師會使用許多刺激性的音樂痕鳍,如抑郁硫豆、悲傷、痛苦笼呆、憤怒和矛盾熊响,以刺激治療者的情感體驗,并幫助他盡可能宣泄自己的負面情緒诗赌。
當負性情緒在一定程度上被釋放后汗茄,人的心情也將活躍起來。之后铭若,再逐漸使用積極的音樂洪碳,來支持和加強治療者的內(nèi)心和積極的情感力量,最終幫助他擺脫痛苦和苦惱叼屠。
既然音樂治療有如此大的功效瞳腌,那么怎樣進行音樂治療呢?
A.個體音樂治療
個體音樂治療镜雨,即“一對一”專人治療嫂侍,適用于較深層的心理分析與治療,或者個別因生理、心理因素無法參與集體治療的治療者吵冒。
很多人可能會疑慮:個體音樂治療與心理治療有什么區(qū)別纯命?
心理治療是為了促進治療者形成積極的人格,屬于心理層面痹栖,而音樂治療亿汞,除了心理層面外,還有一定的生理作用揪阿,如緩解疼痛疗我、改善病情等。
除此之外南捂,兩者的治療手段不同吴裤,所影響的腦部區(qū)域也不同。一般的心理治療手段是語言溺健,主要通過談話進行治療麦牺,而音樂治療的手段是音樂,主要是通過音樂活動(聽和表演等)進行治療鞭缭。而據(jù)神經(jīng)生理學研究得知剖膳,語言和音樂是大腦不同部位的功能。
我們的大腦由左岭辣、右兩個半球構(gòu)成吱晒。就一般人而言,主導語言的中樞在左半球沦童,具有邏輯思維仑濒、數(shù)學計算和分析判斷的功能。主導音樂活動的中樞主要在右半球偷遗,具有形象知覺墩瞳、空間感知、直覺思維的功能鹦肿。
此外矗烛,許多情緒和行為也都在右半球控制之下辅柴。因此箩溃,語言和音樂旋律分別為左、右兩個半球的功能碌嘀,治療結(jié)果自然不同涣旨。
B.集體音樂治療
集體治療與個體不同,它更強調(diào)小組成員之間的動力關系股冗。治療者在集體的音樂活動中與其他成員及治療師形成一種多層次的互動治療關系霹陡。每個成員的行為和心理都會受到其他組員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其他成員。
在這個“小社會”環(huán)境中烹棉,有社會行為障礙的治療者可以通過音樂活動和音樂交流學習來促進社會交往和溝通能力攒霹。同時,也可以在環(huán)境中逐漸調(diào)整自己的社會角色浆洗,建立集體意識和社會意識催束,減少不良的反社會行為。
目前伏社,集體音樂治療活動中抠刺,最受關注和歡迎的就是:鼓圈。
鼓圈摘昌,是一種特殊的團體即興打擊樂演奏形式速妖。由任意的一組人,多則上百聪黎,少則3罕容、5人,圍坐成一個圓圈稿饰,在引領者的帶動下體驗演奏打擊樂器時杀赢,觸覺、視覺湘纵、聽覺脂崔、感覺、運動覺等多方面的細微變化梧喷,感受當下內(nèi)心的真實自我砌左。
鼓圈在歐美國家非常受歡迎,不僅適用于健康群體铺敌,同樣也適用于心里異常群體汇歹,如:特殊兒童,自閉癥偿凭、孤獨癥等患者等产弹。
參考資料:
高天:《音樂治療導論》、《家庭醫(yī)藥》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