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文學概論》讀書筆記第四天(28—45頁)
今天閱讀第一章“兒童文學本輪”第三節(jié)“兒童文學的特質”爽丹,在學習了第一節(jié)“兒童是什么”和第二節(jié)“兒童文學是什么”之后酝锅,作者開始詳細闡述兒童文學的特質胞四,明確的分為了現代性、故事性琳拨、幻想性、成長性弛随、趣味性瓢喉、樸素性六種特質。
一舀透、現代性
在第一種特質“現代性”中作者一針見血的指出“兒童文學只有‘現代’栓票,沒有‘古代’”,這讓人有疑問愕够,難道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中那么多中國古代兒童文學作品走贪、民間創(chuàng)作的口頭兒童文學和文人著作的書面兒童文學都不是兒童文學嗎?
作者在此首先聲明他是同意“兒童與兒童文學都是歷史的概念”惑芭,但是在相當漫長的時間內坠狡,兒童不被當做兒童看待,而是被當做小貓遂跟、小狗的存在逃沿。在一些時期,歐洲認為孩子是成人的預備幻锁,中國認為孩子是縮小的成人凯亮。沒有現代社會對“人”的發(fā)現,就不會有“兒童”的發(fā)現哄尔,沒有發(fā)現兒童假消,兒童文學也是不可能產生的。
其次作者認為“古代民間文學并不就是兒童文學”究飞,因為民間文學是口頭問學置谦,只存在于“夏日的柳樹下、冬日的火爐邊繪聲繪色的講故事那個時刻”亿傅,在這個過程中媒峡,兒童混跡于成人們之間,并沒有被當做兒童來對待葵擎,而是被當做與成人們一樣的存在來對待谅阿。作者回看歷史,認為中國兒童文學正式呱呱墜地是五四新文學運動的時代酬滤。
二签餐、故事性
兒童文學的故事性不難理解,兒童的感性發(fā)達而敏銳盯串,對兒童文學的體裁漠不關心氯檐,不管是小說還是童話,兒童只關心故事好不好聽体捏。因為作者認為:“兒童的思維是故事性思維”冠摄。
這一點讓我感觸很深糯崎,如果說兒童和我們成人是兩種完全不同的存在,那么其中一點重要的區(qū)別可能就在這里河泳,兒童是通過故事來感知這個世界的沃呢,而成人是依賴于所謂的理性思維。
書中引用了J·莫費特的一段話:“一般來說拆挥,成人的思維已經分化為故事薄霜、概括化、理論思維這些種類纸兔,但是惰瓜,孩子在長時期里食拜,其全部思考都是通過故事來進行的副编。不管那故事是事實上存在過痹届,還是虛構出來的队腐,他們幾乎都是通過故事來表現自己迫淹,并通過故事理解他人的話語敛熬。年幼的孩子既不是將經驗普遍化应民,也不是將經驗理論化诲锹,他們只是以‘登場的人物’和‘作為背景的場所(故事的形式)’來訴說归园∮褂眨”
這一段非常有助于教師和家長理解兒童的表達方式偶翅,有了這一點我們就不用常常驚呼“這孩子怎么這么說話母剥?”环疼、“這孩子為什么總是這樣想問題炫隶?”了伪阶。
故事不僅對于兒童栅贴,而且對整個人類文化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檐薯、不可或缺的價值坛缕。從故事和文學創(chuàng)作的關系來看赚楚,文學家在文學創(chuàng)作中運用的事形象思維直晨,具有直感性膨俐,最關心活著的具體的“人”焚刺。因此故事是文學家們進行創(chuàng)作的思維方式乳愉,故事是他們創(chuàng)作中的形象思維的物化形態(tài)。故事對于文學家們有著原初的和終極的意義。如果舍棄故事房揭,作家將寸步難行捅暴。
因此兒童文學作家和兒童讀者蓬痒,都是憑借故事來體認生活的。作家用故事思維進行創(chuàng)作粹断,兒童讀者憑借故事思維進行文學欣賞希柿。
三曾撤、幻想性
幻想性是兒童文學的靈魂所在,在兒童文學中,幻想型的作品(主要指民間童話、創(chuàng)作童話载迄、幻想小說)一直是一枝獨秀护昧,支舉著兒童文學的半壁江山魂迄,凡世界兒童文學的經典,半數以上都是幻想型作品惋耙。
因為人類不是神仙极祸,不是上帝,人在有限的世界上生活怠晴,處在種種制約之下遥金,所以無時不刻都懷著超越現實生活的愿望,在這種愿望的驅動下的心靈活動蒜田,就是幻想稿械。幻想是人類一種極可寶貴的品質冲粤。
兒童文學是以張揚這種具有建設性的幻想力為使命的文學美莫,兒童文學所張揚的幻想力是有生命深度的。德國的凱斯特納將幻想力稱之為兒童的“第三力量”梯捕,他說:“兒童的理性可以在學校發(fā)展厢呵,兒童的身體也可以通過體育來鍛煉,但是傀顾,可悲的是襟铭,兒童的心靈所擁有的第三種力量卻被世間所無視,正受到嚴重的損害短曾。由于這一原因寒砖,人類社會長期以來缠劝,存在著可怕的缺陷艺晴,猶豫不用而枯萎了的這第三種力量就是幻想力咐低。大人們在另外的領域發(fā)揮著理智的作用斜做,可是帆竹,卻因為幻想力的枯竭杭煎,使社會以及個人的生活失去了根基哼拔,而且還全然沒有察覺概行「呛簦”
真是字字珠璣切中要害儒鹿,上帝正在懲罰我們這些忽略和輕視兒童的人。但是熟不知“兒童時代是成人的燈塔”凱斯特納繼續(xù)說:“大多數成人像對待雨傘一樣塌计,把兒童時代扔進了‘過去’的什么地方挺身,忘掉了。但是锌仅,兒童時代以后的40年章钾、50年的學習和經驗都無法抵得上最初十年的精神的純粹程度墙贱。”
這段話讓我想起我初讀《小王子》時候的震撼贱傀,我想《小王子》這部經典作品也在向我們揭示上述道理惨撇。電影中出現的一張張成年人的臉龐,不就和我們自己的臉一模一樣嗎府寒?灰色的魁衙、麻木的、痛苦的株搔、刻板的......我們丟了西瓜揀芝麻剖淀,還愚昧的輕視和否認兒童。
四纤房、成長性
這里提出兒童文學不是“教育兒童的文學”纵隔,也不是“規(guī)范”、“框范”兒童的文學炮姨,而是關懷兒童“成長”的文學捌刮。關懷兒童成長也是“教育”,是一種大寫的教育舒岸。
兒童的成長歷程中绅作,不可避免的會充滿艱險、曲折蛾派、煩惱俄认、迷茫,而當兒童身心健全的長大時碍脏,這些都化作了成長的快樂梭依。可前提是“身心健全的長大”典尾,這里作者將兒童的心靈比作一顆蘊涵著旺盛生命力的種子,一顆種子的成長糊探,需要土壤钾埂、雨水和陽光這些外部條件,在兒童的成長中科平,成人文化所營造的環(huán)境十分重要褥紫,它是優(yōu)是劣,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兒童成長的果實是甜美還是苦澀瞪慧,是豐滿還是個干癟髓考。
五、趣味性
兒童文學接受者在閱讀兒童文學時弃酌,并不會意識到自己要用兒童文學幫助自己成長為“完整”氨菇、“健全”的人儡炼,而只是為了解放心靈、更快樂地生活查蓉。就是說乌询,成人可能懷著各種各樣的目的給予兒童以兒童文學,然而兒童接受兒童文學時的目的卻大都只有一個——為了從書中尋求到快樂豌研∶锰铮“有趣”成了唯一標準。
兒童讀者從兒童文學中獲得快樂鹃共,是十分珍貴的心理體驗鬼佣,這種心理體驗和從玩具那里獲取的愉悅是有區(qū)別的。兒童文學給兒童帶來的是通過想象力去體驗一個新的世界霜浴、新的人生的樂趣晶衷,把自己從平凡的現實中解放出來,走進一個比現實更高一層的第二生活之中坷随。兒童文學趣味性的條件有:
引人入勝的驚異故事房铭;
生動有趣的人物性格;
事件的完滿解決温眉;
語體上的簡潔缸匪、明快和富于行動性;
形式上的創(chuàng)意性类溢。
六凌蔬、樸素性
兒童文學就是“樸素”的文學,這是它與一般藝術特征的重要區(qū)別闯冷。這個詞包含了兒童文學的“自然”砂心、“本色”、“簡約”蛇耀、“單純”和“率真”辩诞。
作者舉了幾個例子,從哪些簡單的纺涤、經典的作品中能讀到這種“樸素”的精神译暂,也能讀出深刻的含義。作者將此類作品歸結為“舉重若輕撩炊,以少少許勝多多許”
但是樸素的兒童文學并等同于簡單外永、輕薄,它反而是常常于不動聲色中拧咳,深刻揭示生活的本質伯顶,成為開啟時代心性的一把鑰匙。
叔本華認為,只有繁瑣的祭衩、思考不清而又乏味的思想灶体,才需要使用一些曖昧堂皇的詞語,就像丑婦需要濃妝汪厨,而天生麗質的佳人就不用俗氣的胭脂花粉一樣赃春。
周作人說:“大抵說話如華綺便可以稍容易,這只要用點脂粉工夫就行了劫乱,正與文字一樣道理织中,若本色,反是難衷戈。為什么呢狭吼?本色可以拿得出去,必須本來的質地形色站得住腳......”
好一個“質地形色”啊殖妇,既說了兒童文學的“樸素性”的本質刁笙,也從另一個角度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大巧若拙谦趣,渾然天成”疲吸,“無為無不為”,說到底“大道至簡”前鹅,還是老子的思想罢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