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人交談流济,難免會遇到這種情況:雙方看法不一致腌闯,但都各執(zhí)一詞,互不退讓姿骏,終于,有一方忍不住要結(jié)束爭論蘸泻,拋出一句“驚世名言”叫做: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擅腰,能不能不要xxx。
我比較疑惑的是趁冈,什么叫“自己的想法”?
看過《奇葩說》的朋友應(yīng)該會有這種感受:透過他們的眼睛你仿佛看到了全新的世界沐绒。同一個話題,明明是正反兩個持方扮超,卻都能說得句句在理蹋肮。
當(dāng)然,任何事情都能從正反兩面甚至360度的視角去窺探坯辩。
所以為什么“聽了那么多道理,依舊過不好這一生”坷檩,原因之一我想是道理怎么樣都可以說通改抡,俗話說出淤泥而不染,俗話也說近朱者赤句灌,近墨者黑欠拾,兩者都沒錯,只是這些觀點沒告訴我它的成立前提和適用邊界清蚀。
任何觀點爹谭,假如不限定范疇,溝通就成了辯論东揣,交流就成了戰(zhàn)勝對方的工具腹泌,就如《奇葩說》。
但生活不是“奇葩說”凉袱,每個人對于事實都有一定看法侦铜,這話不假钟鸵。問題在于當(dāng)你表達“自己的想法”時棺耍,是否明白脫口而出的觀點究竟是什么意思。
朋友向你哭訴她被交往3年的前男友劈腿時蒙袍,一邊嚎啕大哭,一邊反復(fù)念叨著“我要原諒他消恍,我要忘掉過去矫限,放下一切”哺哼。你不解地問其原因叼风,她說因為只有原諒對方,放下執(zhí)念茵汰,才是真的愛自己孽鸡。這話聽上去好像有道理,可就是讓人莫名惱火豆胸,硬生生把你想要安慰她的話給吞了回去巷疼。
你想扭轉(zhuǎn)她的想法,而她只想被理解嚼沿,氣氛鬧得有些僵。
暫不說溝通問題遣妥,對于“原諒對方攀细,放下執(zhí)念爱态,才是真的愛自己”這句算得上爛大街的話我有點兒想法。
你我皆凡身肉胎班套,不是佛祖轉(zhuǎn)世肢藐。原諒他人,放過自己固然有道理吱韭,前提是它本身需要一個過程吆豹,放下一切亦是如此。新鮮的傷口不經(jīng)過消毒理盆,包扎痘煤,換藥,也會發(fā)炎潰爛猿规。胸中的悲傷與憤怒積壓著不放就堵上衷快,哪還有心力去原諒,更別談什么愛自己蘸拔。不是道理不對,只是沒搞清適用前提环葵,用錯了地方调窍。
什么時候可以用上這句話?答:傷口愈合的時候张遭。只有那時你才有能力做到原諒和放下邓萨,否則你口中的原諒只是用來壓抑憤怒的衣裳。
對于那些能輕易擊中你神經(jīng)的金句菊卷,更要摸清它的邊界缔恳,而不是生搬硬套。
大年初一洁闰,圓圓的爸媽帶著她走訪親戚歉甚。圓圓性格內(nèi)向,見到叔叔阿姨有點害羞扑眉,一顆小腦袋躲在爸媽的身后遲遲不出來打招呼铃芦。這時媽媽開口了:“見到叔叔阿姨要打招呼,你這樣不禮貌襟雷,媽媽有沒有教過你?”圓圓雖然極不樂意仁烹,但還是忸怩地說了句叔叔阿姨好耸弄。經(jīng)過媽媽多次的提醒,圓圓終于“長記性”了卓缰,知道見到親戚朋友必須要問好计呈,不問好不禮貌砰诵,爸媽也會不開心。
圓圓從父母的回應(yīng)里逐漸形成了對于這個世界的初步認知捌显。同她一樣茁彭,從小到大我們也被養(yǎng)育者植入了各種信念和想法,我們所處的階層文化扶歪,還有整個社會的主流文化都不間斷地“催眠”著我們的大腦理肺。
不知不覺間我們就認同了很多看法且內(nèi)化成“我”的一部分,成為看待世界和自己的背景善镰。這種背景從你記事起就一直與你相伴妹萨,由于太過熟悉和依賴,以至于無法輕易覺察并將其剝離炫欺。
試想乎完,圓圓如果成長在另一個截然不同的環(huán)境,她的想法也會呈現(xiàn)云泥之別品洛。
這種種因環(huán)境影響而潛移默化來的觀念树姨,倘若未經(jīng)深思和過濾就拿來使用,它們充其量只是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桥状,它是想法帽揪,但不等于自己的想法。
人擁有獨立思考的大腦岛宦,這是自由意志的體現(xiàn)台丛,有別于其他動物。只是很多人把它拱手相讓砾肺,用他人的大腦代替自己思考挽霉,還硬說是自己思考的結(jié)果。
倘若一個人對自己的動機变汪,思維和需要沒有足夠的覺察侠坎,那他的想法依舊是由本能所驅(qū)動,或者說是虛假的內(nèi)心裙盾。
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里实胸,主人公松子從小缺失父親的關(guān)心和溫暖,他把大部分的心思都傾注在重病纏身的妹妹身上番官,渴望得到關(guān)注的松子庐完,無意間發(fā)現(xiàn)做鬼臉可以逗父親開心,卻不料有天弄巧成拙徘熔,讓父親更加疏遠他门躯。
松子從小缺乏愛與關(guān)注,她的內(nèi)心一直有一塊巨大黑洞酷师。直到成年讶凉,松子也極力想填補空洞染乌。
小時候討好父親,長大后討好愛人懂讯,渴望愛卻從來得不到愛荷憋。她聽從“內(nèi)心聲音”盲目地投身到一段又一段求而不得的失敗感情中,而不是去尋找真正愛自己的人褐望,或者愛自己的方式勒庄。
未經(jīng)覺察的內(nèi)心只會發(fā)出本能的呼喊,這樣的聲音譬挚,當(dāng)然是坑锅铅。
你表達出的想法亦是你內(nèi)心世界的外在呈現(xiàn),當(dāng)你不夠了解自己時减宣,所謂“自己的想法”只是自我欺騙盐须。
我認為“自己的想法”至少要滿足三個條件:
你所表達的觀點,成立前提是什么漆腌,適用邊界在哪里贼邓,什么時候不適合;
你的想法究竟是獨立思考的結(jié)果闷尿,還是社會環(huán)境的產(chǎn)物塑径;
你對自己的內(nèi)心是否有足夠的覺察,還是茫然一無所知填具。
大多數(shù)人不愿慢下來思考和覺察自身统舀,愿意這么做的一堆人里又有許多苦于“想太多”卻找不到出口的,只有剩下一小部分既樂于也懂得究竟要怎么行動劳景。
什么思考誉简,什么覺察,聽上去就夠累人了盟广,人生已如此艱難闷串,為何還要“折磨”自己。
因為痛苦使人成長筋量,猝烹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