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股票繼續(xù)下跌逾滥,雖然不炒股,但是買了幾支股票型基金败匹,也受到了影響。
但總體上依舊沒虧讥巡,因為配置了債券掀亩,配置了固收加產(chǎn)品,也配置了普通理財和定投欢顷,股票型基金只占了一小部分槽棍。
而在上半年那一波漲勢中,幾支基金早已贖出抬驴,有一支三年期的科創(chuàng)版更是達到了120%多的收益炼七。
一個炒股的朋友跟我說,她的股票基本血本無歸布持,上半年有一波紅利卻沒及時抽身豌拙,想著繼續(xù)大賺一筆,但下半年又虧進去了题暖。
在這里并沒有小人得志的心態(tài)按傅,只是想說說個人的一些膚淺看法。
本人不是專業(yè)金融從業(yè)者胧卤,只是一個普通的家庭婦女唯绍,憑借這些年和老公的奮斗,攢下一點“家底”枝誊。對于這些家底况芒,從來都是謹慎安排,分別存放于兩個銀行叶撒,并購買多種產(chǎn)品绝骚,按風險大小進行分配。而且“家底”只進不出痊乾,不會輕易動用皮壁,利用“它”再賺得一份收入,這就相當于家里又多了一個“打工人”哪审。
或許你永遠抓不到那個最高點蛾魄,但是起碼可以控制自己到了一定收益就撤退,不后悔,不猶豫滴须。
作為一個普通人舌狗,我只能盡可能地規(guī)避大風險,所以不敢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扔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