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酷啡生涯
(30天實踐之日更第7天液样,4月份酷啡要堅持日更了)
今天是清明節(jié)假期以后第一天上班振亮,還是周日,早上孩子起不來鞭莽,說不想上幼兒園坊秸,最后還是掙扎著把孩子送到了幼兒園。
大腦里周日模式在運作澎怒,我也不想工作了褒搔,作為自由職業(yè)者我完全可以繼續(xù)給自己放個假,但我還是選擇去老公的公司開啟一天的工作喷面。
當了自由職業(yè)者之后最大的好處是時間上的自由星瘾。比如孩子生病的時候,孩子幼兒園有活動的時候惧辈,不用再看老板的臉色請假琳状,但同時給我?guī)淼淖畲蟮睦Щ笠彩菚r間上的自由。
上班的時候盒齿,每天的時間還是有框框的念逞,比如今天做什么Task、幾點開會边翁、幾點跟領(lǐng)導匯報翎承、幾點見外部人員等等,我的日程是在整個組織Task的框框內(nèi)制定符匾。但是沒有組織了之后發(fā)現(xiàn)叨咖,一天竟然是那么的漫長,可以做N多事情啊胶,有咨詢的時候還好甸各,沒有咨詢的時候我竟然不知道我要做什么。上班的時候由于時間是稀缺的焰坪,偶爾給自己放的半天假痴晦、工作時間偷懶出去喝咖啡的時間簡直就是人間天堂,每時每刻都想從公司逃離琳彩。
但做了自由職業(yè)者之后發(fā)現(xiàn),時間一點都不稀缺部凑,只要我愿意我會有大把大把的時間享受自由露乏,然而現(xiàn)實是,有大把的時間自由涂邀,我卻沒有感受到自由瘟仿,反而向往有組織、有框框的“那個時候”比勉。所以現(xiàn)在劳较,如果沒有特殊的事情驹止,我會來到老公的公司上班,我會坐在這里做我的“自由職業(yè)”观蜗。
或許組織給我們不僅是“束縛”臊恋,還有“被迫的自律”以及安全感,我需要時間上的自由墓捻,但我也需要”自律“和”安全感“抖仅。
詞典里對自由(freedom)的解釋是這樣的,自由是一個政治哲學概念砖第,在此條件下人類可以自我支配撤卢,憑借自由意志而行動,并為自身的行為負責梧兼。
如果你想要自由放吩,就必須”自律“,還有更重要的是你要承擔“責任”羽杰。
自律看起來跟自由之間似乎有矛盾渡紫,但自由是在自律的前提下存在的。沒有自律忽洛,自由也無從談起腻惠。康德有句話——所謂自由欲虚,不是隨心所欲集灌,而是自我主宰。這種主宰就是自律复哆。通過自律帶來的自由欣喧,其實就是掌控自己和自己生活的能力。
自律和自由之間的關(guān)系就如風箏和線梯找,看似線在束縛著風箏唆阿,實則因為有了這根線風箏才能飛翔,離了線的風箏只能墜落锈锤。
之前在網(wǎng)上看過王健林的日程驯鳖,據(jù)說早上4點就起床,一天日程排的滿滿當當久免,一天工作16小時浅辙,其實很多我們看起來早已實現(xiàn)財富自由的富豪們都非常自律。
著名哲學家薩特說過:我們都是自由的,只是得相應(yīng)地承擔責任阎姥。
我每天會收到很多職業(yè)上的困惑记舆,大家的問題常常是:
“我現(xiàn)在工作不太順利,想要……但我擔心……”
“我現(xiàn)在想要做.... 但是現(xiàn)在不能.....呼巴,我該怎么辦泽腮?”
每一個困惑背后都有選擇御蒲,選擇繼續(xù)在原地熬下去還是跳出來,選擇悅納現(xiàn)實還是勇敢挑戰(zhàn)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诊赊,其實厚满,我們每個人都有選擇的自由,但選擇背后都隱含著責任豪筝。薩特認為痰滋,人是要受自由之苦的,因為自由伴隨著責任续崖,你享有了選擇的自由敲街,那就要承受選擇帶來的責任。其實很多人為了不受自由之苦或沒有勇氣去承擔責任严望,自己放棄了自由多艇。
村上春樹在《海邊的卡夫卡》里寫到:“或許世上幾乎所有人都不追求什么自由,不過自以為追求罷了像吻。一切都是幻想峻黍。假如真給予自由,人們十有八九不知所措拨匆。這點記住好了:人們實際上喜歡不自由”姆涩。或許,這是對的惭每。
但是骨饿,我依然想要自由。
那你呢台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