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妙境長老宣講)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講法因緣)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 受持讀誦的人可能是很多,講金剛經(jīng)的法會也不算少颓遏。但是我們今天在禪七講金剛經(jīng)的意義何在?金剛經(jīng)是修持的意思牢硅,就是用金剛經(jīng)的法門在靜坐的時候用柜候,是這樣意思明场。金剛經(jīng)不僅受持讀誦,也是修行的意思午笛。本來從經(jīng)論上佛菩薩的法語上看呢惭蟋,在坐禪之前,應該是學習佛法药磺。通達了禪敞葛,然后在坐禪的,是這樣子的与涡,當然有些人是這樣的惹谐。可是我感覺多數(shù)人不是這樣子驼卖。
? ? ? 那只好一方面坐禪氨肌,一方面學習,可以這樣做酌畜。有的佛教徒歡喜坐禪怎囚,但是不歡喜學習佛法,認為學習佛法和修行沒有關(guān)系桥胞。也有這樣知見的人恳守,這種知見距離佛陀的本懷還相去很遠很遠很遠。
? ? ? ? 你要是不學習佛法贩虾,你沒有正知正見催烘。這個正知正見從經(jīng)律論上得來,學習經(jīng)律論你才能慢慢的得到正知正見缎罢。然后用你的正知正見來修禪的伊群,來坐禪的考杉。說我不學習,不學習就沒有正知正見舰始,那么你修的禪是不是佛法崇棠?可能就是外道了,所以學習佛法是非常重要的丸卷。
? (釋題)
? ? 【金剛】
? ?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jīng)枕稀,這個題目我大概解釋一下∶占担‘金剛’是個譬喻抽莱,比喻這個般若的意思,金剛是世間的一種寶物骄恶,有人說就是鉆石食铐。在這里的用意呢,就是它非常的堅固僧鲁,它能破壞其他的一切物質(zhì)虐呻,其他的物質(zhì)不能破壞它。所以它是非常牢固的東西寞秃,比喻這個般若的智慧也是這樣子斟叼,他能破除一切煩惱,而不為煩惱所破春寿,就是這樣意思朗涩。
? ? ? 【般若】
? ? ‘般若’翻譯到中國話就是智慧。這個智慧不是我們凡夫的這樣智慧绑改,這是佛法中所贊揚的谢床、所尊重的智慧。當然是圣人的智慧厘线,凡夫需要經(jīng)過一番的學習才能成就的识腿。
? ? ? ? 這個智慧究竟是什么呢?在《大智度論上》的解釋很多造壮。
? ? ? ? 第一個意思:解了義是般若義渡讼,解了義就是般若波羅蜜的意思。解了就是我明白耳璧,明白一切法都是緣起的成箫,那么這就是智慧。無知義是般若波羅蜜義旨枯,無知就是沒有知蹬昌,你知道不知道這個無知,
? ? ? ? 無知義是般若義召廷,因為什么呢凳厢?若有所知啊账胧,你就不能明白實相的道理竞慢,所以說無知義就是般若義先紫,那就是無分別義。證悟第一義諦的時候筹煮,心里面是沒有分別的意思遮精,無分別義是般若義。這個和解了義有點不同败潦,解了義是后得智本冲,無知義是根本智的意思。
? ? ? ? 第二個是破壞義是般若義劫扒。破壞什么呢檬洞,破壞一切可言性相義,一切可言的性相都是可以破壞的沟饥。這個可言就是可以用言說來表達的添怔,同時也是可以內(nèi)心分別的,都是可破壞的贤旷,都是不真實的广料,都是虛妄的。譬如說我現(xiàn)在心里面想幼驶,這個地方有高山有大海艾杏,高山里面有樹,也有河流盅藻,另外看見太平洋的大海购桑,這些是我心里面想。等你心里面不想的時候氏淑,這個高山大海就沒有了其兴,所有的言說義都是這樣子,所有的分別義都是這樣子夸政。所有佛菩薩所證悟的諸法實相元旬,是離言說相的,我們用言說表示說這是諸法實相守问、這是第一義諦匀归,這是方便說。要是沒有言說耗帕,我們沒辦法明白穆端,非要用言說不可,但是言說還不是仿便。所有這些可言說可分別的体啰,都是可破壞的攒巍。破壞一切言說義,破壞一切分別義荒勇,是般若義柒莉。
? ? ? ? 不破壞義是般若義,不壞假名而證悟諸法實相沽翔,這又是一個意思兢孝。因為我們一切言說思議都是虛妄的,那么你沒有言說的話仅偎,沒有語言文字的話跨蟹,你內(nèi)心里面不去思維觀察的話,你怎么能得圣道呢橘沥?我們凡夫?qū)嵲谑沁€辦不到這件事窗轩,所以佛菩薩不破壞這個假名字,不破壞語言文字座咆,利用語言文字來開示我們痢艺。我們因此而能夠悟入諸法實相,所以不破壞也是般若義箫措。
? ? ? ? 第三個是遠離義是般若義腹备。遠離什么呢,遠離一切執(zhí)著斤蔓,遠離一切取相執(zhí)著植酥,你才能夠得到般若的智慧。這個執(zhí)著是我們凡夫所特有的一種相貌弦牡,只要是凡夫都是執(zhí)著心友驮。
? ? ? ? 執(zhí)著心執(zhí)著什么呢?執(zhí)著這是好的驾锰,這是壞的卸留,這是端正的,這是美妙的椭豫,執(zhí)著這個是女人耻瑟,這個是男人,這是執(zhí)著赏酥。其實來說呢喳整,男人也是虛妄的,女人也是虛妄的裸扶,都是畢竟空寂的框都。畢竟空寂里面沒有男也沒有女。所以我們凡夫是不能明白這樣道理的人呵晨,因為不明白的關(guān)系就執(zhí)著魏保,什么都是執(zhí)著熬尺,連做夢也是都是執(zhí)著,哎呀這個夢不得了啊谓罗,有事情粱哼。好的,壞的妥衣,心就動了皂吮。好的也能動了心戒傻,壞的也能動心税手,一得一失,一起一落需纳,這個心隨時會浮動芦倒。你不知道這一切都是虛妄的啊,那么你沒有般若波羅蜜不翩。
? ? ? 你若能不取著兵扬,于一切法不取著,也就是于一切法不受口蝠。不受一切法得阿羅漢器钟,不受一切法得無生法忍,到圓滿的境界就是佛了呀妙蔗,那是般若義傲霸。遠離一切取著這是般若義。
? ? ? ? 不遠離是般若義眉反,就是你成就了無分別智慧的時候昙啄,你就契合了諸法如義,那么這就是般若義寸五。你若不得般若智慧的話梳凛,你怎么能夠證悟諸法實相呢,所以這個不遠離也是般若義梳杏。
? ? ? ? ? 這個《大智度論》里面韧拒,對于般若義解釋的非常多,我們就簡單的介紹這幾樣好了十性。(一叛溢、20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