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詢師武志紅先生曾經碰到過這樣一個案例。他的一位來訪者今阳,從坐下的那一刻就在抱怨,圍繞著抱怨的種種話題茅信,喋喋不休盾舌。武老師說,開始時他還試圖從她的抱怨聲中傾聽她背后的需求汹押,后來那位來訪者完全進入到自己的世界矿筝,聽不到也看不到武老師的存在。漸漸武老師覺得頭疼棚贾,甚至有些煩躁和出神窖维。讀到這里我突然想到一句話“喋喋不休的人關注的永遠都只是自己∶畋裕”
?不知道你有沒有遇到過這樣的情景铸史。兩個互相抱怨生活的人,一下一拍即合怯伊,覺得找到了人生知己琳轿。但你仔細聽他們的談話會發(fā)現,他們的談論的永遠都只是自己耿芹。其實對于對方而言崭篡,他們都未進入到對方的世界,表面的一拍即合吧秕,相見恨晚琉闪,只是因為自己的抱怨得到了認同,證明了自己是對的砸彬。為自己的負面情緒找到了一個心安理得的理由颠毙。心理學認為構成我們這個社會組成的最重要的因素是關系。而兩個互相抱怨自己生活的人砂碉,其實并未進入到關系中蛀蜜,看似同命相連,實在算不上共呼吸增蹭。
? 當然了滴某,抱怨也是發(fā)泄情緒的一個渠道。當我們心情低落時,跟好友或者親近的人抱怨一些壮池,也是無可厚非的偏瓤。但是,將抱怨當做人生主旋律的人椰憋,即那些喋喋不休的人厅克,是看不到別人的存在的,他們關注的只有自己橙依,然而他們又看不到自己证舟。這個意思是說,他們關注的只是自己的需求窗骑,當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時女责,那便是周圍的環(huán)境和人出錯了,自己渴望著改造又無力去改造创译。他們看不到別人的需求抵知,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出在了哪里。當然软族,他們中的很大一部分人甚至不認為自己有問題刷喜。過去的經驗告訴他們,“我這么想沒有錯立砸∫创”
?且不論對錯。張德芬在《遇見心想事成的自己》中認為颗祝,人是有磁場和能量的浊闪,如果一個人總是用負面情緒思考問題,那他經常會感到“禍不單行”螺戳。因為宇宙無法接收到他的正面信息搁宾。
?其實這種喋喋不休,在家庭中也最常見倔幼。夫妻之間盖腿,親子之間比比皆是。昨天一個姐姐對我說她五歲半的兒子對她說凤藏,媽媽,你不要老是給我講大道理了堕伪。為什么會這樣呢揖庄?我想大概是因為她沒有看到孩子的需求。我們對愛人欠雌,對孩子的要求蹄梢,有時往往是要方便自己。關系大于教育,或者說一個良好的關系和互動本身就是好的教育本身了禁炒。具體怎么做呢而咆?首先,我們要看到并承認別人的需求幕袱,從喋喋不休中解放自己和他人暴备。
?日本電影《丈夫得了抑郁癥》中有這樣一個橋段。妻子陪得了抑郁癥的丈夫去公司辭職们豌,他們坐上擁擠的電車涯捻,擠到夫妻倆根本站不穩(wěn)。妻子不敢想象自己的丈夫在過去的幾年當中每天早晨都在經歷這樣的擁擠望迎,于是說“過去真是辛苦你了障癌,每天你都是怎么忍受過來的啊辩尊!”丈夫聽到這句話涛浙,在擁擠的電車里失聲痛哭,說謝謝你摄欲!丈夫為什么哭呢轿亮?他覺得自己被看到了,被理解了蒿涎。
?我們要知道不管關系多么親近哀托,多么特殊,當你對另一個人表現出相當強烈的攻擊和譴責時劳秋,對方在第一時間產生的一樣是憤怒仓手。也就是說,不管借用什么樣的名義玻淑,我們粗暴地攻擊另一個人嗽冒,那個人產生的一樣是憤怒。如果是孩子补履,不敢表現出對父母的憤怒添坊,那么他們就會產生沒有被接受的情緒,釋放不出來的情緒就會對親子關系構成影響箫锤。
?此外贬蛙,喋喋不休,也是對他人能量的一種消耗谚攒。一個總在尋求情緒垃圾桶的人阳准,內心其實是虛弱無力的,缺乏安全感的馏臭。他需要不斷不斷地尋求他人的認同和認可野蝇,當然這就要追溯到他的童年時期,也許他的重要養(yǎng)育著沒有給過他這種被認同的感覺,所以他的一生都在尋找認同绕沈,而讓自己過得虛弱無力锐想。從而變成了喋喋不休的人。而能把他解放出來的人只有他自己乍狐。人的一生都是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赠摇,就像剝洋蔥。一層層的剝開迷惑你的表象澜躺,才能抵達核心蝉稳,認識到自己。
看到自己以后掘鄙,也就看到他人了耘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