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幾年的新春賀歲檔,大都以喜劇片為主薄坏,這些電影老少咸宜鞋屈,一家人在一起看電影不失為一個慶祝春節(jié)的好方式戴卜。然而今年的新春賀歲檔竟然出現了一部在平時也很罕見的科幻電影——《流浪地球》,上映首日便口碑和票房直線起飛啼染,然而國產科幻電影真的能有如此優(yōu)秀嗎宴合?懷著這種半信半疑的心情,我在大年初一晚上看了我人生中第一部由中國人自導自演的電影——《流浪地球》迹鹅。
時間設定在距今約半個世紀后卦洽,太陽因迅速衰老,拋射出大量太陽風斜棚,隨時都有可能坍塌爆炸阀蒂,毀滅太陽系。地球上的人類為了躲過這個末日弟蚀,啟動了“流浪地球”計劃脂新,為地球裝上一萬座“行星發(fā)動機”,用整整2500年粗梭,100代人的時間逃出太陽系争便,泊入新星系。不料断医,當地球經過木星并希望通過木星的引力來加速時滞乙,地球卻被捕獲了奏纪。于是,一場關乎人類生死且注定疲勞的救援斩启,開始了...
本以為這是一部和好萊塢式超級英雄片一樣的科幻電影序调,講述的都是那老套的劇情——英雄的誕生、面對挫折兔簇、戰(zhàn)勝困難发绢、打敗反派boss、大團圓結局(雖然我們對這些很買賬)垄琐。然而當電影院的燈亮起來時边酒,我才發(fā)現我早已經把自己帶入到電影里去了,以至于在座位上久久不能平靜狸窘。這部電影墩朦,是我看過最為真實,最為感動地科幻電影翻擒。如果說今年是中國科幻的元年氓涣,那這部電影一定是那不可逾越的開山之作!
首先陋气,影片有三點對于我來說十分喜歡:
第一點是真實感劳吠。這部電影是一部令人感覺到貼切真實的科幻電影。一切的科幻元素并不是為了科幻而科幻巩趁,反而能在現實生活中找到類似的影子痒玩。劇情方面上,主角一行人并不存在所謂的“主角光環(huán)”晶渠,一些我們認為必定不會犧牲的角色凰荚,也在最后的“點燃木星”這個片段犧牲了燃观,這樣會使情節(jié)更加的震撼褒脯,同時也讓觀眾覺得真實。同理缆毁,在電影中“飽和式救援”更是體現的淋漓精致番川。最后并不是主角一行人重新啟動在印尼的行星發(fā)動機,也并不只有主角想到點燃木星這個方法脊框。我們看到的并不是傳統(tǒng)的英雄主義——一個人拯救地球颁督,我們看到的仿佛是一部紀錄片,而主角一行人只不過是百萬救援大軍里小小的一部分浇雹,他們也會成功沉御,也會遭遇挫折而失敗。這一切的一切昭灵,都令人剛到無比真實吠裆。
第二點則是情感真切伐谈。電影中有幾條相互交織和穿插的情感線——劉培強和劉啟的父子線,韓子昂與孫子孫女的情感線试疙,又或是王磊對劉啟和韓朵朵的保護诵棵。這些情感線為這部電影冰冷的科幻災難外盒,抹上了溫暖的色彩祝旷。在所有情感線大量的鋪墊下履澳,最后劉培強駕駛著空間站,撞向木星怀跛,喊出“前進三”距贷,眼淚因失重漂浮在駕駛艙里的鏡頭,更是所有情感的集體爆發(fā)〉型辏現在我還能清楚記得储耐,當時電影院里夾雜著不少啜泣的聲音。我想滨溉,一部能把人看哭的科幻電影什湘,也就只能中國人能做出來了吧。
最后這一點晦攒,則是片中充斥著大量的中國元素闽撤。往大的說,帶著地球去流浪脯颜,這個只有中國人能想出來的解決方法哟旗,本就展現著中國人對遠方的期盼和對家的眷念的矛盾。往小的說栋操,北京地下城里隨處可見的春節(jié)元素锐朴,學生依舊讀著朱自清的《春》這篇課文。面對困難時中國人的集體主義以及不服輸的精神吧凉,體現得淋漓盡致朵栖。
最后,希望在以后能看到越來越多中國人剔宪,用中國的方式拂铡,拍攝中國的科幻電影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