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因為工作需要妓灌,我被安排到了另外一個項目上遭居。剛加入這個項目的時候就發(fā)現(xiàn)有很多地方需要改進啼器,然后我就開始“直言不諱”。
有一次俱萍,和我同級別的同事發(fā)了一封email給這個項目的所有同事端壳,告訴大家一個被忽視的問題。我覺得這個提醒很重要枪蘑,不能只是簡單地發(fā)封email就可以了损谦。這個項目比較大,在這個項目上的人很多岳颇,任何事情照捡,大家都會發(fā)給所有人,每天有大量的email飛來飛去话侧,這么重要的email很容易被大家忽略栗精。我的想法是,發(fā)email給大家瞻鹏,然后告訴大家這封email被保存在了一個文件夾悲立,而這個文件夾里存在所有重要的信息,以后不管誰需要查找新博,直接去那個文件夾就可以了薪夕。
我看到這封email后,我就直接回復(fù)給大家赫悄,并且告訴發(fā)信者原献,“請你把這封email保存到某某文件夾”。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埂淮,老板很快就給我打電話姑隅,提醒我要注意語氣,特別是讓同級別的同事做事情倔撞,一定要注意用詞粤策,正確的說法是,“我們能不能把這封email保存到某某文件夾误窖?”
當時我的第一反應(yīng)是,有必要嗎秩贰?但是霹俺,結(jié)合我老板的性格,他這么說也就不難理解了毒费。老板是一個非常謹慎的人丙唧,有時候他寫一封email給他的老板,如果涉及到下面某個人的項目觅玻,他總是先和那個人溝通一下想际,甚至把email讓對方看一下培漏,有沒有什么措辭、語法胡本、生詞拼寫錯誤牌柄。
如果把兩種說法直接比較一下,區(qū)別是明顯的侧甫。
第一珊佣,前者是建議,后者更像“命令”披粟。?建議和命令的區(qū)別是顯而易見的咒锻,建議可以采納,也可以置之不理守屉,命令就不同了惑艇,不做就是“抗命”(至少得回復(fù)不做的理由)。
第二拇泛,前者指名道姓滨巴,讓具體的人做具體的事情;而后者碰镜,籠統(tǒng)地說“我們“兢卵,結(jié)果就是誰都等著“我們”中的某個人做,最后誰都不做绪颖。
不可否認秽荤,讀信的人看到第二種說法一定覺得更舒服,可是大家忽略了做事的目的柠横。如果做事的目的是讓大家感覺舒服窃款,不可否認老板的建議非常中肯。但是如果做事是為了把事兒做好牍氛,在不傷害對方感情的情況下晨继,為什么不能提更直接的“命令”呢?
直到最近看了達里奧的《原則》一書搬俊,我找到了答案紊扬。
在工作原則的第11.3里寫道:一定要把問題說具體了,不能籠統(tǒng)地說唉擂。作者還舉了一個例子餐屎,我們不能說“客戶咨詢師沒有和分析師溝通好”,而應(yīng)該說“具體是哪個客戶咨詢師沒有做好玩祟,是怎么沒做好的”腹缩。作者甚至說,我們應(yīng)該避免使用“我們”、“他們”藏鹊,因為這樣就掩蓋了個人責(zé)任润讥。
有篇文章講了和員工談話的方法。在面談之前盘寡,一定要先想好談話的目的是什么楚殿,是批評、表揚宴抚、咨詢勒魔、閑聊……定下了目的,在談話的過程中就不能偏離這個目的菇曲,明明是為了批評冠绢,但是說了一大通不痛不癢的廢話、甚至還多多少少表揚了一下常潮,談話結(jié)束弟胀,員工也不知道領(lǐng)導(dǎo)為什么找他談心,甚至還誤解為是被表揚了喊式。
記得有一次我review了組員做的工作孵户,發(fā)現(xiàn)質(zhì)量實在太差,我就直接回信告訴他岔留,劈頭就是“質(zhì)量太差”夏哭。結(jié)果,那個組員找我私聊献联,當著我的面還哭了竖配,覺得自己挺冤枉,怪我沒有跟他溝通好我的期望值里逆。當然进胯,在這件事情上我確實做得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原押,自認為他們知道我的標準胁镐,太不注意對方感受,用詞太露骨……事后我總結(jié)了經(jīng)驗诸衔,但主要還是提高溝通的效率盯漂,而非語氣和用詞,因為說實話笨农,我并不認為什么話都說得客客氣氣的就缆,對工作有什么好處。結(jié)果也很明顯磁餐,之后大家知道了我的標準,工作質(zhì)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好就是好诊霹,不好就是不好羞延,有什么可以改進的,就直接說脾还,有什么問題伴箩,大家就拿出來一起討論。工作不是請客吃飯鄙漏,不是和稀泥嗤谚。
當然,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存之道和處事原則怔蚌。我還是應(yīng)該多向我老板學(xué)習(xí)巩步,在以解決問題為前提下,多考慮一層對方感受桦踊,如果能讓對方感覺舒服椅野,又確確實實把事兒做了,這才是高手中的高手籍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