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內向者的窘境
在社交和外向性格備受推崇的文化里禁漓,內向者很容易出現(xiàn)格格不入的感覺,甚至相對來講更容易得抑郁癥孵睬。
很多內向者會遇到這些情況:
- 在學校話少播歼,很容易被老師和同學忽略
- 集體活動被打趣時不知如何回復,常常出現(xiàn)尷尬的場景
- 不喜歡參加社交活動,被人認為不合群
- 聚餐飯局不知不自在秘狞,不知道也不想說什么
- 很少因為主動參加社交活動認識朋友
我也是一名內向者叭莫,甚至曾試圖改變自己的性格。 包括頻繁參加各種社交活動烁试、在找工作的時候特地找需要外向特征的工作雇初、努力讓自己成為活動的焦點等等。但是以上內容卻消耗了我巨大的精力减响,讓我疲憊不堪靖诗。后來,我開始接受自己的性格支示,也開始主動拒絕很多事情刊橘,讓自己的生活多了一份掌控感和自在感。性格成型后往往很難改變颂鸿,既然如此促绵,善用自己的優(yōu)勢才是對自己最大的幫助!
(二)
《內向性格的競爭力:發(fā)揮你本來的優(yōu)勢》
此書作者蘇珊·凱恩嘴纺,畢業(yè)于普林斯頓大學和哈佛法學院败晴。曾經(jīng)是華爾街律師,現(xiàn)從事談判栽渴、溝通技巧教育尖坤。她在內向、羞怯等主題上的文章經(jīng)常發(fā)表于《紐約時報》和《今日心理學在線》熔萧。在TED上進行過“內向性格的力量”的演講糖驴。
也許你也曾為自己是內向者而感到困擾,也許你只是好奇自己的競爭力是什么佛致?或是作為外向者的獵奇贮缕。這本書都可以給你或多或少的幫助。本書介紹了性格的形成原因俺榆、內向者如何最大化利用自己的優(yōu)勢感昼,如何處理工作和日常溝通。
推薦指數(shù):???
推薦理由:有很多東西會伴隨我們一生罐脊,性格定嗓、工作這些都是,而這本書對這兩點都會有所啟發(fā)萍桌。希望這本書能幫助你更好地認清自己宵溅。
(三)
性格的成因
在進入主題之前,先讓我們了解下我們的性格成因是什么上炎,這也能更好地解釋為何性格在成型后很難改變恃逻。
性格形成過程中基因大概占到了50%左右的作用。
1989年哈佛大學卡根教授進行了一項實驗。招攬500名400個月大的嬰兒寇损,在45分鐘的評估中凸郑,通過讓嬰兒接觸新鮮事,如聽錄音和氣球爆炸聲矛市,看彩色手機晃動芙沥,問酒精棉簽味等,看嬰兒的反應預測這些孩子未來是內向還是外向浊吏。
在實驗中而昨,20%的嬰兒嚎啕大哭,用力蹬腿及揮舞胳膊卿捎,卡根稱其為“高度應激群體”配紫。40%的嬰兒保持安靜径密,偶爾動動胳膊午阵,卡根稱其為“低度應激反應群體”。在這些嬰兒長到2享扔、4底桂、7、11歲的獅虎惧眠,回到實驗室接受新鮮事物的后續(xù)實驗及進行相關采訪籽懦。最后結果如卡根預測,“高度應激群體”表現(xiàn)出內向特征氛魁,“低度應激群體”更多的表現(xiàn)出外向特征暮顺。
科學家們發(fā)現(xiàn),當讓那些初步以基因圖譜確定的敏感或內向的人(那些帶有從獼猴身上分離出的5-羥色胺轉運蛋白變異基因的人)進入功能磁共振成像儀秀存,然后給他們看一些驚恐的面孔捶码、事故現(xiàn)場、殘缺的尸體以及污染的風景照片時或链,他們的杏仁核——大腦中扮演處理情緒這一重要角色的部分——會變得異潮鼓眨活躍。當敏感人群看到正在經(jīng)歷強烈情緒的人的臉時澳盐,他們大腦中掌管移情與控制強烈情緒的部位會比其他人更容易被激活祈纯。
一位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漢斯·艾森克認為,內外向群體對刺激的不同反應差異的基礎可能存在與大腦結構中叼耙,名為網(wǎng)狀結構上行激動系統(tǒng)(ARAS)腕窥。
ARAS是腦干的一部分,起著連接大腦皮層和大腦其他部分的作用筛婉。艾森克推測簇爆,ARAS可以通過控制流入大腦的感官刺激量來平衡過度喚起(over-arousal)和喚起不足(under-arousal);有時這些渠道是開放的,因此很多刺激會涌入大腦冕碟,有時流入大腦的刺激會受到限制拦惋,大腦所接收到的刺激程度就相對較低。他認為安寺,ARAS在內向者和外向者體內的作用機制也是不同的:內向者接收刺激的渠道是開放的厕妖,使自身處于刺激環(huán)繞之中而引發(fā)過度喚起;而外向者接收刺激的渠道相對較窄挑庶,從而更容易引發(fā)喚起不足言秸。
人們所尋求的是一種“適度”的刺激——不多也不少。刺激是我們從外部世界所接收的信息總和迎捺。如果“高應激群體”對刺激的反應更加強烈举畸,為了保持適度的刺激,該群體會用各種辦法來減少刺激凳枝,這也解釋了為何“高應激群體”會更容易形成內向性格抄沮。
(三)
內向和外向性格的典型特征
高度應激和低度應激可能并不是內向性格和外向性格唯一的生物學表征。
- 高度應激的孩子對于人和事物所持的態(tài)度被心理家們稱為“警覺注意力”(alert attention)岖瑰。他們在作決定之前一定會比其他人斟酌更久叛买,在選擇前,會來回打量對比很久蹋订。他們似乎覺得——有時是有意的率挣,有時是無意的——觀察越深入,他們從這個世界上獲取的信息量就越大露戒。
- 高度應激的孩子也會對他們注意到的事物思考和感受得很深刻椒功,并且總能在每天的經(jīng)歷中發(fā)現(xiàn)更深層次的差別。
- 高度應激群體通常也比其他人群在體形上要偏瘦智什。
- 高度敏感的人往往是敏銳的觀察家动漾,秉持“三思而后行”的原則。
- 高度敏感群體往往會在他們的人生方向上偏向于哲學或精神價值撩鹿,而不會向物質主義或享樂主義靠攏谦炬。他們不喜歡閑聊,往往會認為自己具有創(chuàng)造力而且直覺很準节沦。
- 高度敏感人群的另外一個特質是键思,有時他們會高度移情。在社交場合甫贯,他們所聚焦的問題往往是別人認為“太過沉重”的話題吼鳞,如個人問題等。
- 高度應激的內向者排汗較多叫搁,低度應激的外向者則排汗較少赔桌。他們的皮膚從字面上來說就是“比較厚”供炎,不易受刺激,觸摸起來比較涼疾党。
(四)
性格具有多面性
世界上不存在核心的自我音诫,有的只是在X情境下的自我、在Y情境下的自我雪位,以及在Z情境下的自我竭钝。心理學家稱之為“性格與情境”之爭:那種混合的性格特征是真的存在,還是人們根據(jù)情境不同而做出的改變雹洗?
一項最新的功能磁共振成像研究表明香罐,當人們采用自我對話(self-talk)機制對已經(jīng)被擾亂的情境進行評估時,隨著前額葉皮層活動的增加时肿,杏仁核的活動會隨之減少庇茫。研究發(fā)現(xiàn),內向者螃成,尤其是那些可以把自己偽裝得很像外向者的內向者旦签,這個特征被心理學家稱為“自我監(jiān)控”。自我監(jiān)控者在不同社交需要的情境下調整自己的行為方面很有技巧锈颗,會尋找一切線索來告訴自己應該怎么做顷霹。
(五)
內向者如何有效工作和溝通
“情緒勞動”指的是我們?yōu)榱丝刂埔约案淖兾覀兊那楦卸龀龅呐浠荩c壓力击吱、倦怠甚至身體病變癥狀(例如心腦血管疾病)的增加率等緊密相關遥昧。利特爾教授認為覆醇,長期從事超性格的行為可能也會增加植物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的活動,反過來講就會損害免疫功能炭臭。
“那些經(jīng)常抑制消極情緒的人永脓,世界觀可能會變得更加消極⌒裕”
工作中確定核心個人項目時有三個關鍵步驟常摧。
1. 回想一下你孩提時代最喜歡做的事情是什么。你長大以后想做什么威创?可能那時你給出的明確答案是不著邊際的落午,但那背后隱藏的渴望卻是真實的。如果你想做一名消防員肚豺,那么消防員對你而言意味著什么呢溃斋?一個救人于危難的英雄,一個冒失鬼吸申,還是單純出于對駕駛卡車的喜好梗劫;如果你想成為一名舞蹈家享甸,那是因為你想穿上演出服,還是你渴望得到掌聲梳侨?抑或純粹喜歡那種飛速的翻轉蛉威?在考慮過這些問題之后,你會比現(xiàn)在更了解自己走哺。
2. 注意那些吸引你的工作瓷翻。
3. 最后,重視讓你覺得嫉妒的事情割坠。嫉妒是一種邪惡的情緒齐帚,卻能說明真實情況。你通常會嫉妒那些擁有你所渴望的一切的人彼哼。
至于共同溝通对妄,當內向者能夠與他人以自己的方式交談時,他們完全可以與他人建立起深厚而愉悅的關系敢朱。外向者善于交際是因為他們的大腦可以很好地處理吸引他們注意的多種信息剪菱,聚會談話中所包含的內容往往就是如此。相反拴签,內向者會排斥那些強迫自己一次性面對很多人的社交活動孝常。接受自己,找到適合自己的溝通方式蚓哩,才能真正提升自己的溝通效率构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