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貨幣體系
采用具有穩(wěn)定性和可流通性的貨幣所意,以及完善的交通體系是羅馬帝國經(jīng)濟發(fā)展的有效保障淮逊。普遍和平的降臨,使地區(qū)之間的大規(guī)模貿(mào)易活動不再受到來自海盜和山間劫匪的威脅扶踊,自從龐培率軍進攻海盜泄鹏,以及他的小兒子塞克斯圖斯被奧古斯都擊敗以來,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秧耗,海盜在地中海沿岸幾乎絕跡备籽。從西班牙海岸到尼羅河口,從亞德里亞海到東地中海分井,地中海沿岸出現(xiàn)了一個此前從未出現(xiàn)過的车猬、活躍的經(jīng)濟共同體。在共和國時期尺锚,貿(mào)易總是伴隨著大規(guī)模得對外戰(zhàn)爭而來珠闰,通過軍事手段打擊對手的貿(mào)易是常用的措施之一。不過有時候缩麸,激烈的貿(mào)易競爭也有可能引發(fā)一場戰(zhàn)爭铸磅,對科林斯的徹底毀滅赡矢,除了對阿卡亞人的威懾以外杭朱,或許與這座城市同羅馬/意大利之間的貿(mào)易競爭有一定關(guān)系阅仔。
元首制早期的羅馬貨幣體系,來源自共和國晚期業(yè)已形成的貨幣體系弧械,并以此為基礎(chǔ)發(fā)展而來八酒。主要貨幣有奧利烏斯(Aureus)、第納利烏斯(Denarius)刃唐、塞斯特斯(Sesterces)和阿斯(面額最小的銅幣)羞迷。羅馬鑄造的金幣和銀幣,最初只是用來支付士兵的軍餉画饥,后來才逐漸成為意大利和地中海世界的流通貨幣衔瓮。在羅馬帝國東部各省(阿卡亞抖甘、馬其頓热鞍、小亞細亞、敘利亞和埃及)衔彻,第納利烏斯銀幣與當時仍然在使用的希臘四德拉克馬銀幣并行薇宠,成為東部帝國的主要貨幣。共和晚期艰额,盡管此時羅馬已經(jīng)控制了地中海沿岸的大部分地區(qū)(西班牙澄港、山外高盧、意大利柄沮、西西里回梧、希臘、馬其頓祖搓、小亞細亞狱意、阿非利加和敘利亞),然而始終缺乏能在這一范圍內(nèi)流通的小面值貨幣(如銅幣)棕硫,這一類貨幣仍由各行仕柩摹(尤其是東部行省)中的城市發(fā)行哈扮,直到公元1世紀時纬纪,它們才被羅馬發(fā)行的更加規(guī)范的貨幣所取代。奧利烏斯是所有貨幣中幣值最堅挺的滑肉,從它第一次發(fā)行以來包各,幾乎從未遭遇貶值。
由于貴重金屬本身價值的波動所造成的不穩(wěn)定性(在羅馬帝國境內(nèi)靶庙,黃金的溢價【實際支付金額超過面值】超過白銀问畅,白銀的溢價超過青銅,嚴重影響了貨幣的穩(wěn)定性),以及自公元1世紀中期之后护姆,羅馬的貨幣不斷被貶值矾端,主要流通貨幣含金/銀的比例【重量和純度】一再減少,尼祿皇帝因此增加了自身財富的價值卵皂,然而導致的嚴重后果卻是難以估量的秩铆。在此后的兩個世紀里,這種飲鴆止渴的做法不止一次被使用灯变。從公元2世紀開始殴玛,貨幣的價值伴隨著金/銀比例的減少呈逐年下滑之勢,盡管理論上1奧利烏斯能兌換25第納利烏斯和400阿斯添祸。
經(jīng)過馬爾庫斯.奧勒利烏斯和康茂德父子兩代(公元161年~193年)在位的32年滚粟,安東尼.庇烏斯(公元138年~161年)一朝國庫中所積累的財富(27億塞斯特斯)被消耗一空【實際上在最初幾年就已經(jīng)消耗過半】,僅僅奧勒利烏斯繼位之初刃泌,賞賜給羅馬城中的1萬名禁衛(wèi)軍士兵的獎金總額就多達5000萬第納利烏斯凡壤。這還不算奧勒利烏斯在位時期頻繁的對外戰(zhàn)爭開支,以及意大利境內(nèi)爆發(fā)的導致上百萬人死亡的大規(guī)模傳染彩咭А(公元166年)鲤遥、臺伯河發(fā)生的洪水(公元162年)和小亞細亞城市庫齊庫斯(Cyzicus)發(fā)生的地震,加劇了帝國的財政危機林艘。
從公元14年~193年盖奈,禁衛(wèi)軍士兵所獲得的賞金明細
公元14年,奧古斯都皇帝去世后狐援,根據(jù)他的遺囑钢坦,禁衛(wèi)軍士兵每人獲得250第納利烏斯的賞賜。
公元31年啥酱,提比略皇帝因為禁衛(wèi)軍在其處置謝亞努斯時的忠誠表現(xiàn)爹凹,每人獲得了1000第納利烏斯的賞金。
公元37年镶殷,新繼位的卡里古拉皇帝用遺產(chǎn)賜予每名禁衛(wèi)軍士兵500第納利烏斯禾酱。
公元41年,克勞狄烏斯皇帝繼位時绘趋,賞金增至每人3750第納利烏斯颤陶。
公元54年,尼祿皇帝繼位時付給每個士兵3750第納利烏斯陷遮。
公元68年滓走,尼祿皇帝因禁衛(wèi)軍倒戈自殺后,每個士兵獲得了不高于500第納利烏斯的賞金帽馋;
加爾巴皇帝曾許諾給每人7500第納利烏斯的高額賞金搅方,然而始終沒有兌現(xiàn)比吭;
奧托皇帝則付給每個禁衛(wèi)軍士兵1250第納利烏斯的賞金;
維特里烏斯皇帝支付了同樣的數(shù)額姨涡。
從維斯帕先開始衩藤,此后的提圖斯、圖密善绣溜、涅爾瓦慷彤、圖拉真娄蔼、哈德良怖喻、安東尼.庇烏斯所支付的繼位賞金以及其他各種名目的賞金不詳。
公元161年岁诉,奧勒留皇帝和他的共治者維魯斯皇帝給予每名士兵5000第納利烏斯的賞金锚沸。
公元180年,康茂德皇帝繼位后涕癣,曾兩次許諾發(fā)放賞金哗蜈,然而始終沒有兌現(xiàn)。
公元193年坠韩,佩蒂納克斯皇帝被強迫發(fā)放康茂德欠下的賞金距潘,每人3000第納利烏斯;
同年只搁,狄迪烏斯.尤利安努斯以每人7250第納利烏斯高額報酬買下了皇位音比,然而幾個月之后,他就被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皇帝殺死氢惋;
塞維魯?shù)馁p金數(shù)額大打折扣洞翩,每名士兵只能獲得250第納利烏斯。
到了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皇帝在位時(,公元193年~211年)焰望,為了維持高額的軍事開支以及不斷增加的軍隊骚亿,他下令將第納利烏斯貶值,其含銀比例從81.5%降至78.5%熊赖。不過相應(yīng)的来屠,他增加了貨幣的含銀量,從2.40克增加至2.46克震鹉。不過次年俱笛,因為軍事開支的上升,他大幅貶值了第納利烏斯足陨,其含銀比例從78.5%降至64.5%嫂粟,含銀量從2.46克降至1.98克。公元196年墨缘,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皇帝第三次將第納利烏斯貶值星虹,其含銀比例降至54%左右零抬,含銀量從1.98克降至1.82克。這是自尼祿皇帝以來宽涌,規(guī)模最大的一次貨幣貶值平夜,對羅馬帝國的經(jīng)濟造成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加劇了通貨膨脹卸亮。
到他的兒子卡拉卡拉皇帝在位時(公元211年~公元217年)忽妒,士兵的軍餉被增加至每年675第納利烏斯,而此時士兵的總數(shù)已增至44萬人(含禁衛(wèi)軍兼贸、軍團士兵和輔助部隊)段直,龐大的軍餉讓帝國的財政入不敷出。公元212年溶诞,卡拉卡拉皇帝頒布法令鸯檬,授予帝國境內(nèi)所有行省中的自由居民以羅馬公民權(quán),取消了公民與非公民之間的限制螺垢⌒瘢卡拉卡拉再次將貨幣再次貶值,第納利烏斯的含銀比例從54%降至51.5%枉圃,含銀量由1.81克降至1.66克功茴,盡管貨幣的總含銀量增加了。公元215年孽亲,卡拉卡拉皇帝又發(fā)行了一種面值較大的安東尼努斯銀幣坎穿,其與第納利烏斯的兌換比率為1:1.5或1:2,故此也被稱為“兩第納利烏斯”墨林,其總重量為5.1克赁酝,含銀比例約為50%,含銀量為2.6克旭等。
【2】軍餉
公元前2世紀時酌呆,根據(jù)波利比烏斯的記載,羅馬士兵的軍餉為120第納利烏斯/年搔耕。
公元前50年隙袁,羅馬內(nèi)戰(zhàn)前夕,凱撒降不下士兵的年薪增至225第納利烏斯/年弃榨。帝國早期的尤利亞~克勞狄王朝仍保持這一數(shù)字菩收。
公元1世紀后期,羅馬士兵的軍餉增至300第納利烏斯/年鲸睛。
塞普提米烏斯.塞維魯繼位后娜饵,羅馬士兵的軍餉增至450第納利烏斯/年。
他的兒子卡拉卡拉在位時官辈,軍餉增加了20%箱舞,為675第納利烏斯/年遍坟。
輔助部隊的工資比軍團低一些,奧古斯都時期晴股,每名步兵為187.5第納利烏斯/年愿伴,混合大隊中的騎兵為225第納利烏斯/年,騎兵大隊則為262.5第納利烏斯/年电湘。
軍餉分三次發(fā)放隔节,每年1月1日、5月1日和9月1日為發(fā)餉日寂呛。
公元217年怎诫,卡拉卡拉皇帝在遠征東方途中遇刺,出身騎士階層的禁衛(wèi)軍長官馬克里努斯被擁立為皇帝昧谊。馬克里努斯皇帝執(zhí)政僅有不到兩年時間(公元217年~218年)刽虹,在經(jīng)濟上頗有遠見的他,繼位之初即下令將貨幣的含銀比例從51.5%增至58%呢诬,含銀量由1.66克增至1.82克。這是半個世紀以來胖缤,羅馬貨幣含銀比例首次得到增加尚镰。
次年,馬克里努斯皇帝死于兵變哪廓,卡拉卡拉的姨表弟埃拉伽巴盧斯(又名赫里奧蓋巴盧斯)成為羅馬皇帝狗唉。埃拉伽巴盧斯在位時(公元218年~222年),羅馬的貨幣再度貶值涡真,含銀比例由58%降至46.5%分俯,含銀量由1.82克降至1.41克。此外哆料,他還下令禁止安東尼努斯銀幣在帝國境內(nèi)的流通缸剪。埃拉伽巴盧斯揮霍無度,不惜花費重金舉辦奢華的宴會东亦,在羅馬城內(nèi)修建神廟(供奉東方神祇)并舉辦各種節(jié)日慶典杏节。
最終,他在公元222年被叛變的禁衛(wèi)軍殺死典阵,他的一位表弟奋渔,軟弱的奧勒利烏斯.塞維魯.亞歷山大被擁立為皇帝。其繼位之初壮啊,貨幣的含銀比例再次由46.5%降為43%嫉鲸,含銀量由1.41克降至1.3克;幾年后(公元229年)歹啼,他重新評估了貨幣玄渗,將其含銀比例和含銀量分別增加至45%和1.46克减江。次年,他便因第納利烏斯中賤金屬的減少而獲得了更多的白銀捻爷,故此他再次下令提高了貨幣的含銀比例和含銀量辈灼,分別增至50.5%和1.5克。此外也榄,為了方便市民貸款巡莹,他還重新厘定了貸款利率√鹱希總體上降宅,在其執(zhí)政的13年間(公元222年~235年),羅馬帝國恢復并保持了繁榮囚霸。
公元235年腰根,塞維魯.亞歷山大和他的母親在萊茵河前線死于兵變。此后拓型,羅馬帝國進入了長達50年的內(nèi)亂额嘿,史稱“3世紀危機”。至公元3世紀中期劣挫,不斷貶值的第納利烏斯最終消失了册养,而安東尼努斯的含銀比例至伽利埃努斯皇帝在位時(公元260年~267年)已降至5%,僅剩表面的一層鍍銀压固。作為彌補球拦,貨幣的發(fā)行量增加了幾十倍,以至于物價騰踴帐我、假幣泛濫坎炼,羅馬帝國的經(jīng)濟陷入崩潰的境地。
由奧勒良皇帝在位時(公元270年~275年)進行的貨幣改革拦键,在意大利增加了兩個新的鑄幣工場谣光,規(guī)定安東尼努斯的含銀量為5%。同時矿咕。亞歷山大里亞發(fā)行的四德拉克馬銀幣重量減少了20%抢肛。戴克里先在位時(公元284年~305年)進一步加深了改革,恢復了黃金本位碳柱,并發(fā)行了一種名為“新奧利烏斯”的金幣捡絮。幾十年后,他的繼任者君士坦丁一世又發(fā)行了重量為4.48克“索里達”(solidus)金幣【希臘語名為諾米斯瑪(nomisma)】莲镣。在此后的8個世紀里(公元4世紀~12世紀)福稳,索里達金幣一直是整個地中海世界最穩(wěn)定的流通貨幣。君士坦丁一世在部分程度上恢復了實物稅的征收瑞侮,以供養(yǎng)日漸龐大的軍隊的圆,相比于公元2世紀時鼓拧,羅馬軍隊的數(shù)量在公元4世紀時,增至50~60萬人越妈。實際上季俩,早在3世紀初(公元211年),羅馬軍隊的數(shù)量就已經(jīng)超過40萬人了梅掠。
【3】道路系統(tǒng)
“條條大道通羅馬”(All roads lead to Rome)酌住,四通八達的道路是羅馬人成功的關(guān)鍵。軍事大道和重要干線一般采用直線鋪設(shè)阎抒,并在具體操作中根據(jù)地形等特點做出適當?shù)恼{(diào)整酪我。如遇到險峻的高山時,往往繞道鋪設(shè)且叁,然而在修筑軍事大道時也會開鑿隧道都哭;在某些丘陵地帶,則會采用“之”字形筑路逞带,以減緩上下坡度欺矫;遇到湍急的河流時,則多數(shù)選擇架橋鋪路掰担,而不是繞道而行汇陆。即使在當時,羅馬在勘察道路時也會借助各種儀器带饱,如使用“便攜式日晷”確定方位;使用量角儀(一根木桿上裝有水平交叉橫木阅羹,四端各有線垂一重物)來測量直線和直角等勺疼。這些前期的仔細測量為之后的道路鋪筑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公元前312年捏鱼,檢察官阿庇安(Appius Claudius Caecus)主持修建了羅馬歷史第一條軍用大道执庐,從羅馬往東南方向延伸212公里到達坎帕尼亞境內(nèi)的卡普亞的“阿庇安大道”。道路修筑使用了大量石灰石和硬石导梆,所有石塊都整齊地切割成多邊形并用混泥土連接轨淌,整條道路異常堅固結(jié)實。為適應(yīng)行軍需要看尼,路面本身用沙子和石塊鋪筑四層:最下面一層為基礎(chǔ)層递鹉,以碎石鋪以泥灰或沙,夯實作為路基藏斩;第二層是不透水層躏结,用小鵝卵石,碎石狰域,磚塊和混泥土混和夯實媳拴;第三層是混凝土(或石灰)黄橘,與下面一層粘牢,為路面提供牢實的基底屈溉;有時候工人鋪設(shè)碎石或粗沙摻以泥灰塞关,再用滾壓機壓平。最后一層子巾,也就是軍騎直接接觸的路表面帆赢,用平整的石塊鋪成,接縫處十分嚴密砰左,石塊整齊劃一匿醒。
路面中間稍稍隆起,形成小弧形缠导,這樣下雨的時候水就不會聚集廉羔,而是順勢流向邊邊,分散到兩旁的下水道僻造。路邊有石砌保護憋他,有排水溝。主要軍用大道寬約11髓削、12公尺竹挡,路中間硬面部分寬約3.7~4.9公尺,供步兵通行立膛;外側(cè)為騎行道揪罕,供騎兵通行,寬約2.5公尺宝泵。鋪設(shè)羅馬大道要從異常精確的勘查開始好啰,在開闊地帶,道路是直的儿奶,在凹凸不平的鄉(xiāng)間框往,則要穿過地勢較高的地區(qū)。必要時闯捎,需開鑿隧道通過山坡椰弊,遇到沼澤地帶時,堤道則把它抬高瓤鼻。
最初秉版,一些羅馬城市的街道相對狹窄,加上人口眾多娱仔,道路擁堵的情況十分嚴重沐飘。在之后的城市規(guī)劃中,羅馬人吸取教訓,更加重視城市生活各方面的需要耐朴。羅馬著名建筑師借卧,馬爾庫斯.維特魯威((Marcus Vitruvius Pollio)曾經(jīng)指出一些在城市規(guī)劃中應(yīng)該注意的細節(jié):在城市周圍筑起城墻,接著在城里劃分建筑用地筛峭,按照天空的各個方向定出大街小巷铐刘。正確的設(shè)計應(yīng)該是讓小巷擋住風向,因為風如果冷的話就會有害身體健康影晓,熱又會使人懶惰镰吵,含有濕氣則會致傷。因此挂签,必須避免這些情況疤祭。
在奧古斯都統(tǒng)治期間,羅馬就建立起了帝國的郵遞系統(tǒng)——驛站饵婆。驛站之間的間隔距離根據(jù)道路所經(jīng)過的自然條件和沿途人口勺馆、交通密度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如在路途陡峭難行的山地侨核,騾馬車輛需要雙倍力氣的地方草穆,驛站之間的間隔就短些,而在地勢平緩的平原地區(qū)搓译,驛站之間的間隔就長些悲柱,并且驛站之間有醒目的標志相連。
古羅馬的道路每隔一段距離就設(shè)有一個里程碑些己,一般設(shè)置在比較醒目的地方豌鸡。碑身上有用拉丁文或希臘文刻寫的碑文,上面記載著道路的名稱段标,道路歸屬于那個城市管轄直颅,該城與羅馬城之間的距離,沿路將要到達下一個城市的名稱和距離怀樟,還有道路的創(chuàng)立者或修建者的名字,帝國時期盆佣,還刻有在位皇帝的名字和在位時間以及一些對皇帝歌功頌德的贊語等往堡。目前保留下來的里程碑約有4000多個。除了里程碑外共耍,道路兩旁還會有一些界碑或木制標牌虑灰, 給行人們提供了沿途的各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