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句話是這么說的:“當有一天揣非,上班成為一件讓你每天早上醒來都感到無比痛苦的事情時抡医,你就該考慮換份工作了≡缇矗”
不知從何時起忌傻,在60-70年代出身的人眼中讓人無比向往的朝九晚五式的工作,已越來越被80-90年代出身的年輕人感到厭倦搞监。
“每個月總有那么30幾天不想上班水孩。”
“沒有一技之長的人才會出賣自己的時間換取金錢腺逛『摄担”
“上班就是在浪費時間與青春」髅”
......
諸如此類的言論頻繁出現在我們的社交網絡與生活中安疗,于是“上班”聽上去像極了一個很喪的詞。
近幾年應屆畢業(yè)生的離職率正在持續(xù)飆升够委,其中2016年高達26.5%荐类。
“為什么現在的年輕人都不想上班了?”任何一個社會現象的背后一定有其錯綜復雜的原因茁帽。
作為一個已經上了3年多班的90后玉罐,我對這個問題充滿了好奇。所以前段時間潘拨,我看了很多關于“不上班”的文章吊输,也和身邊那些已經不上班的朋友們聊了聊,收獲頗豐铁追。
今天就來和大家聊聊:“這個時代的年輕人季蚂,為什么不想上班?”琅束,以及“不上班的話扭屁,可以做些什么?”
“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
首先需要明確一個觀點:“上班”和“工作”完全是兩回事涩禀。大部分人說自己“不想上班”料滥,其實并非“不想工作”。
?“上班”是一種個人與公司之間的“商業(yè)交易行為”艾船,公司付費購買你的勞動時間葵腹,你就必須按照公司的規(guī)章制度高每,在規(guī)定時間到規(guī)定地點去做規(guī)定的事情。
而“工作”則是一個人安身立命或實現自我價值的手段之一践宴。
簡而言之:上班是為別人做事觉义,而工作是為自己。
在貼吧里浴井,某位網友對“上班”和“工作”的定義晒骇,我覺得形容得非常貼切。
【上班】= 帶有一種勉強的磺浙、不情愿的洪囤、被動的、單純?yōu)榱瞬槐粠蠍u辱的“無業(yè)者”帽子的那些家境一般的撕氧、又沒有什么特殊才能的青年人瘤缩、中年人所做的事情÷啄啵“混日子”是上班族的普遍心態(tài)剥啤,因為收入不高,但又不能沒有這份收入不脯,所以“焦慮癥”患者的比例也相對高一些府怯,這在狼多肉少與攀比心較重的國家里最為明顯。當然防楷,也有一些人因慣性使然(上著上著就習慣了)牺丙,他們對生活的要求也不高,所以“混日子”對他們而然就是最好的日子复局。
【工作】= 帶有一種積極的冲簿、并不單純?yōu)榱瞬槐粍e人歧視為無業(yè)者的、有奮斗目標并能結合自身能力的亿昏、想要在工作中實現自身價值并能樂在其中的人做的事情峦剔。
所以千萬不要混淆了“上班”和“工作”的概念。那些整天嚷嚷著不想上班的人角钩,可能只是不想上班吝沫,而非不想工作。工作有很強的驅動力彤断,陳丹青說野舶,他也不喜歡上班易迹,卻可以像蟲子一樣醒來就工作宰衙,一直到深夜。
那么界定清楚了“上班”的真正含義睹欲,我們就來看看現在的年輕人為什么不想上班供炼。
“互聯(lián)網的發(fā)達 讓我們看清了彼此的生活”
其實我覺得一屋,大部分人并非生來就討厭上班。否則為什么職業(yè)倦怠癥一般都出現在那些已經工作了幾年的人身上袋哼,而不是在應屆畢業(yè)生身上冀墨。相反,剛剛離開學校的應屆畢業(yè)生反而對上班的積極性最高涛贯,因為新鮮好奇诽嘉、沒有經驗。在對上班還沒有一個清晰的概念和體會之前弟翘,我們往往會把“上班”和“工作”混淆一體虫腋,想從上班中獲取工作才能帶來的快感。
但結果往往是工作越久越發(fā)現:上班的本質其實還是為了賺錢謀生稀余。幸運的話悦冀,它也許還能給你帶來金錢以外的成就感;不幸的話睛琳,你就單純是在做一筆拿時間換金錢的交易盒蟆,所以才會有人抱怨“上班就是在浪費青春”。
但是生活在一個物質社會师骗,一個人想要生存下去历等,就必須犧牲點什么去換取金錢。而犧牲時間辟癌,可以說是每個人都天然擁有募闲,且成本最低的買賣。所以上班賺錢愿待,成了這個社會約定俗成的一件事情浩螺,它背后所折射的含義是:你要生存,就得上班仍侥。
所以大部分人哪怕上班沒那么順心要出,或正在做著自己不感興趣的事情,也只能忍氣吞聲农渊,日子久了患蹂,倦怠感自然而來。
上班所帶來的倦怠砸紊,相信每一代人都感同身受传于。但為什么我們的父輩母輩那一代,就從來沒聽說過誰誰誰不想上班醉顽,就干脆辭職了呢沼溜?
這與互聯(lián)網的高速發(fā)展有關。
在通訊和互聯(lián)網還沒有那么發(fā)達的時代游添,人們的生活相對貧乏簡單系草,那時他們工作和生活的重心都在自己所在的圈子里通熄,并不了解外面的世界,人們是如何生活的找都。
但互聯(lián)網時代唇辨,信息更加公開透明,大到世界能耻,小到身邊赏枚,你可以看到每一個人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狀態(tài):誰誰誰出國讀書了,誰誰誰創(chuàng)業(yè)了晓猛,誰誰誰一邊環(huán)游世界一邊賺錢了...
再加上各類媒體嗡贺、廣告、互聯(lián)網產品每天都在變著花樣供應各種生活方式:精英就該喝某品牌的咖啡鞍帝,戴某品牌的表诫睬;中產標配就是一房一車,一年兩次國外旅游帕涌;月薪上萬的女孩每天就要精致的生活摄凡;不油膩的中年男人周末都在健身房揮汗如雨...
一方面,不同階層的人毫無保留地看到了彼此的生活狀態(tài)蚓曼;另一方面亲澡,社會也越來越鼓吹同一種價值觀和成功標準。漸漸地纫版,所有人都被擠到了同一個地方床绪,向著同一個方向奮斗。
然而可悲的卻是其弊,東方是一個等級社會癞己,人與人之間的攀比心又極其重。于是那些無法突破現狀的人梭伐,只能一邊羨慕著別人的生活痹雅,想要努力改善自己,一邊又缺乏奮斗的斗志與能力糊识,于是挫敗不斷绩社,最后只能淪為社會的邊緣人,一日日重復上著沒有希望的班赂苗,不認命地活著愉耙。
“看似選擇很多的年輕人其實別無選擇”
雖說現在年輕人不工作可以做的事情比過去更多了,但如今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的生存壓力也比過去大多了拌滋。
特別對于那些家境一般又不顧父母反對朴沿,義無反顧離開家鄉(xiāng)去大城市工作的青年來說,衣食住行的生存壓力與日益膨脹的物質欲望都讓他們在許多個“不想上班”的時刻猶豫不決鸠真。既得不到父母的支持也沒有承擔風險的經濟實力悯仙,看似選擇更多的年輕人實則根本沒有選擇。于是只好一邊抱怨著“不想上班”吠卷,一邊繼續(xù)埋頭干活锡垄。
所以“不想上班”對當代青年來說,其實是一句十分沮喪而又無能為力的話祭隔,它背后隱含的是除了上班別無選擇的無奈货岭。
如果以上描述的人群是“不想上班”群體中的大多數,那么真正做出辭職決定疾渴,不再上班的年輕人千贯,可以說是這群人中“真的勇士”了。
不上班可以做什么搞坝?
消極選擇:混吃等死家里蹲
在不上班的人群中搔谴,有這么兩類對比鮮明的狀態(tài):混吃等死、得過且過的消極狀態(tài)桩撮;和破釜沉舟敦第、放手一搏的積極狀態(tài)。
消極狀態(tài)的常見表現有:回家啃老店量、家里蹲芜果、變賣已有資產坐吃山空(這種現象多見于家庭條件富足者)等。
在“啃老族”已不是什么新鮮概念的今天融师,“蹲族”這個新概念又出現在了人們的視線之中右钾。
“蹲族”,顧名思義旱爆,即不上班舀射、整天蹲在家里無所事事的無業(yè)青年,多存在于北上廣深等競爭激烈的一線城市怀伦。前陣子國內心理學一個作者發(fā)了一篇文章專門分析北上廣深獨有的“蹲族”現象后控。文章是這樣描述他們的:“這群人高學歷、無業(yè)空镜、既不熱血也不奮斗浩淘,他們在一線城市里租房混日子,回不去家也留不下來吴攒,終日無所事事张抄。”
“蹲族”這一時代的產物洼怔,充分驗證了那句“努力不一定成功署惯,但不努力真的好舒服”。我有時就想镣隶,我們這個時代是不是過于鼓吹“努力”了极谊,以至于每個人都像上緊了發(fā)條般诡右,好像不努力的人生就不值得一過一樣。明明有些人就是天性懶散轻猖、對什么都不感興趣帆吻,卻被這個社會的價值觀逼得不得不上進,拼命去尋找值得自己奮斗一生的目標咙边。
轉過頭來看現實社會猜煮,無數并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哪種生活的年輕人,和奮斗的大多數一起涌向了北上廣败许,卻發(fā)現那個競爭激烈的世界好像也不是自己的家鄉(xiāng)王带。可是來路已不能退市殷,于是只好在北上廣做一個“蹲族”愕撰,但蹲久了也有坐吃山空、蹲不下去的一天醋寝,最后還是得出去重新找工作盟戏、重蹈覆轍。
而對于那些出身在大城市甥桂,或者家庭富裕到即使不工作也可以衣食無憂的人來說柿究,不上班也可以靠已有資產舒舒服服地活著,再不濟在北上廣賣套房黄选,也可以支撐個好幾年蝇摸。我的一個朋友告訴我,她身邊就有這樣的人存在办陷。以前她一直好奇為什么他們整天不上班也有錢花貌夕,有一天實在憋不住開口詢問原因后才知道:原來他們沒錢花了就賣套房,賣個幾百萬又可以過個好幾年民镜。
“但是長期這樣也不是個辦法啡专,總得有個生錢的源頭吧≈迫Γ”朋友說们童。
這種坐吃山空的不上班,其實也算比較消極的狀態(tài)了鲸鹦。
積極選擇:自己給自己打工
積極的不上班的狀態(tài)就比較復雜了慧库,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他們都從“為別人打工”,轉變成了“為自己打工”馋嗜。我梳理了一下認識的人中所有不上班人群的選擇齐板,基本可以分為這么幾類:
1.創(chuàng)業(yè)
這類人中男生居多,他們大多目標性強,不喜歡被條條框框約束甘磨,不一定性格外向橡羞、有領導力,但大多不受約束济舆、渴望財務自由卿泽。
創(chuàng)業(yè)比較適合那些有一定人脈資源和獨立想法,并且抗壓能力較強吗冤、接受充實忙碌狀態(tài)的人又厉。至少我身邊創(chuàng)業(yè)的人中九府,沒有過得輕松的椎瘟。
2.開店做生意
我身邊開店做生意的朋友中女生居多,她們開的店也多在餐飲行業(yè)侄旬,并且她們都有一個同樣做實業(yè)的男友或老公肺蔚,兩人一起打理店鋪或擴大生意門類。
可能很多人好奇開店的起步資金有多少儡羔?在這個互聯(lián)網盛行宣羊、傳統(tǒng)行業(yè)叫衰的年代,開店到底能不能賺到錢汰蜘?
我了解下來仇冯,開店對于不上班的人群來說卻確實風險較大,起步資金至少20-30萬族操,這是在一家二線城市開一家小型咖啡廳的投入苛坚。至于店鋪能否賺錢就和諸多因素有關:前期投入、店鋪定位色难、經營管理泼舱、品牌營銷等等。身邊朋友開的店鋪中枷莉,有開了幾個月就開始盈利的娇昙,有人氣火爆算好了1年內回本的,也有每個季度虧損100萬的笤妙∶罢疲基本規(guī)律是:前期投入越高,回本越慢蹲盘。
所以開店對一個人的資金積累要求較高宋渔,如果完全拿自己的錢去開店的話,風險還是挺高的辜限。
3.自由職業(yè)
我身邊做自由職業(yè)的就五花八門了:有自媒體人皇拣、自由撰稿人、旅游達人、自由貿易者氧急、沙畫師颗胡、飾品手藝人、攝影師吩坝、糕點師等等毒姨。
自由職業(yè)也是一種職業(yè),它更多依賴于一個人的某項特殊技能钉寝,基本上那些能靠自由職業(yè)生活的人弧呐,在自己的專屬領域都有一定人脈資源且極其自律。但混得好不好嵌纲,就是一個仁者見仁的問題了俘枫。
4.學門技術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多門本領多個出路”逮走。
每天晚上的幾個小時鸠蚪,你在干嘛?窩在沙發(fā)看電視师溅,躺著床上玩手機茅信,和朋友出去狂吃海喝?
不如每天花兩個小時學點技術墓臭,如果你愛好影視后期設計蘸鲸、平面設計、動畫設計窿锉、游戲設計酌摇,每天晚上花兩個小時把這門興趣愛好堅持下去,幾個月后榆综,你將擁有一門新的本領妙痹。
“一技在手,吃喝不愁”鼻疮,你想跳槽換工作就有了底氣怯伊,或者工作之余接點私活掙點外快,或者自己創(chuàng)業(yè)已經有了經驗判沟。
所以每天晚上學習兩個小時耿芹,人和人的差距就在這2個小時開始慢慢拉開。
學習也講究方法技巧挪哄,自學起來很吃力吧秕。建議找個好的學習平臺,才能系統(tǒng)正規(guī)的學習迹炼。
關注公重號:影視后期交流學習砸彬,分享一些行業(yè)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