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看 《愛的藝術》的讀書筆記馏段。
《愛的藝術》是德裔美籍心理學家和哲學家轩拨、法蘭克福學派重要成員艾里希-弗洛姆最著名的作品践瓷,自1956年出版至今已被翻譯成32種文字院喜,在全世界暢銷不衰,被譽為當代愛的藝術理論專著最著名的作品晕翠。
(本書的寫作風格充滿了哲學論述 喷舀,所以閱讀頗為難懂。)
愛是一門藝術
作者認為淋肾,在傳統(tǒng)的對愛情的觀念之中硫麻,大部分人認為愛情一無科學,原因是存在三個誤區(qū):
** 1.他們認為愛情首先是自己能否被人愛樊卓,而不是自己有沒有能力愛的問題拿愧。**
這樣子他們認為問題的關鍵是,如何讓自己變得值得被人愛碌尔。
** 2.他們認為愛的問題是一個對象問題浇辜,而不是能力問題券敌。 **
這樣子他們認為愛的關鍵是尋找到一個合適的對象。產生這個想法的原因是現在自由婚姻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被普遍接受柳洋,這種新方式必然會大大提高愛的對象的重要性待诅,而不是愛情本身的作用意義。
** 3. 他們認為愛情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熊镣。 **
大多數愛情源于性的吸引力卑雁,而這種類型的愛情本質就不可能持久。
作者緊接著提出論點绪囱,認為愛情是一門藝術测蹲,人們要學會愛情。那么如何學習呢鬼吵?掌握理論弛房,掌握實踐。表示本書的內容結構也是如此而柑。
愛情的存在
作者在書中談論的愛情是以人為基礎文捶,將動物的愛情歸于本能的范圍。
作者認為媒咳,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克服TA的孤寂感粹排。
作者在書中關于上述論點的闡述:
孤獨意味著與外界沒有聯系,不能發(fā)揮人的力量涩澡,意味著一籌莫展顽耳,不能把握世界、事物和人妙同;意味著世界把我淹沒射富,而我只能聽之任之。所以孤寂是引起強烈恐懼感的根源粥帚。
我認為作者在這里并沒有說清楚為什么人最大的需求就是克服他的孤寂感胰耗。我的觀點是,孤寂感的需求最開始來源于人的群居動物屬性芒涡。在群居動物中柴灯,必然存在著社會性。也就意味著你要與外界打交道费尽,孤寂感就是缺乏社會性的表現赠群,所以人們是極力避免的,將對孤寂的恐懼深深的寫進了基因里旱幼。
弗洛姆認為查描,實現人與人的結合是人內心最強烈的追求,而結合的紐帶就是愛,愛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冬三,比如性愛鸯两、母愛。
在母親懷孕后长豁,懷孕的母親同胚胎之間的關系钧唐,既是兩體,又是一體匠襟。他們相互需要钝侠。
成熟的愛情則與上面提到的母愛相對立,那就是在保留自己完整性和獨立性的條件下酸舍,與他人合二為一帅韧。
愛情的積極性在于,愛情首先是給而不是得啃勉,這個“給”不是放棄或者自我犧牲忽舟,而是力量的最高表現,“給”比“得”帶來更多的喜悅淮阐,因為通過“給”表現了我的生命力叮阅。
愛情的積極性除了給之外,還有關心泣特、責任心浩姥、尊重和了解。
弗洛姆認為状您,真正的愛情存在是因為三個基本原因:
1.克服人的孤寂
2.實現人與人的結合:認識事務和生命的奧秘
3.生物性上的陰陽結合
在嬰兒剛生下來很長一段時間里勒叠,他們還意識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體之外的世界的存在,目前對嬰兒來說膏孟,就是溫暖和食物眯分。這一階段用弗洛伊德的概念就是自戀階段。八歲以下的兒童還不會愛柒桑,他對于愛的反應是感謝和高興弊决。八歲之后,他們就要通過自己的努力去喚起愛幕垦,在他們的生活中丢氢,愛的觀念-第一次從“被人愛”變成“愛別人”。從愛的最初階段到成熟階段還會持續(xù)很多年先改。
孩童式的愛情是:我愛,因為我被人愛蒸走。
成熟的愛是:我被人愛仇奶,因為我愛人。
不成熟的愛是:我愛你,因為我需要你该溯。
成熟的愛是:我需要你岛抄,因為我愛你。
從嬰兒出生開始狈茉,與其愛的對象首先是母親夫椭,這個時候嬰兒必須完全依賴母親才能存活,后來嬰兒開始學會走路氯庆、說話和認識世界蹭秋,同父親的關系開始重要起來。
父愛與母愛的本質區(qū)別是堤撵,母愛是無條件的仁讨,父愛是需要孩子通過努力表現換取的。嬰兒無論從身體還是心理上都需要母親的無條件的愛和關懷实昨。在六歲左右孩子就需要父親的權威和指引洞豁。母親的作用是給與孩子一種生活上的安全感,而父親的任務是知道孩子正視他將來會遇到的各種困難荒给。人從同母親的緊密關系發(fā)展到同父親的緊密關系丈挟,最后達到綜合,這就是人的靈魂健康和成熟的過程志电。
愛的幾種表現形式
博愛
博愛是對所有人的愛礁哄,特點是這種愛沒有獨占性。
母愛
母愛是無條件的愛溪北⊥┤蓿基于母愛這種忘我無私的特點,母愛一直被看做是愛的最高形式和最神圣的感情之拨。
針對母愛最重要的動機茉继,作者認為,是自我價值的體現蚀乔。
性愛
性愛的特點是要求兩者實現完整的合二為一烁竭,而且具有獨占性。
弗洛姆認為吉挣,只有沒有愛情的基礎派撕,性愛
只是一種生理上的滿足。
自愛
自愛不是自私睬魂,自私的人不是太愛自己终吼,而是太不愛自己。缺乏對自己的愛和關心導致了他會通過各種其他的滿足來彌補自己缺乏愛的能力氯哮。自愛和愛別人也并不互相排斥际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