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說老子(1):老子哈蝇、霍金棺妓、海森堡,哲學與物理為什么殊途同歸炮赦?【一】

題引:

“道”就好像是霧怜跑,你從遠處放眼望去,大霧漫天。

但當你真正走進霧中性芬,霧反而會消隱于視線峡眶。

因為此時的霧,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霧了植锉。

所以辫樱,我們無法站在霧外去觀看身在霧中的自己,就好像魚無法從陸地去觀看自己在水中的樣子俊庇。


《第一章》:

㊣道可道狮暑,非常道。

(“道”如果說出來辉饱,就不是永恒之“道”搬男。)

㊣名可名,非常名彭沼。

(“名”如果被命名缔逛,就不是真正的“名”)

㊣無名,天地之始溜腐。有名,萬物之母瓜喇。

(“無名”挺益,可以稱為天地的本源〕撕“有名”可以稱為萬物的開始望众。)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伞辛。常有欲烂翰,以觀其徼。

(因此蚤氏,要常從“無欲”中去觀悟“道”的奧妙甘耿。要常從“有欲”中去體察“道”的端倪。)

㊣此兩者竿滨,同出而異名佳恬,同謂之玄。

(無與有這二者于游,來源相同而名稱相異毁葱。都可稱之為玄妙。)

㊣玄之又玄贰剥,眾妙之門倾剿。

(玄妙又玄妙,深遠又深遠蚌成,正是天地宇宙的奧妙之源前痘。)

以上就是通行的原文與譯文凛捏。




【第一句】

原文:道可道,非常道际度。

1葵袭、

“道可道”后面的這個“道”字,一般都被解釋為“言說”乖菱。

意思是:

“道可以說出來坡锡,但說出來的就不是永恒之道≈纤”

這種解釋如果追本溯源的話鹉勒,可以追溯中國最早的文學開端——《詩經(jīng)》。

比如《詩經(jīng)?鄘風?墻有茨》曰:

“中冓之言吵取,不可道也禽额。所可道也,言之丑也皮官「梗”

【翻譯:宮中的私房話,實在沒法說出口捺氢。所能說出來的藻丢,都是不堪的丑話∩闫梗】

由此可見悠反,用“道”來代表“說”,從《詩經(jīng)》就開始了馍佑。

但是斋否,僅憑《詩經(jīng)》的一句話我們就認定“道”只是“說”意思嗎?恐怕有些武斷。

其實除了《詩經(jīng)》以外拭荤,后來戰(zhàn)國時期的《荀子?儒效》篇中亦有“客有道曰…”的句子茵臭。

再往后推,西漢司馬遷所著的《史記?李將軍列傳》中舅世,同樣有“萬戶侯豈足道哉笼恰!”的感嘆,甚至類似的不止一處歇终。

但是我們要知道:

《詩經(jīng)》的年代早于老子社证,但荀子(約前313年~前238)和司馬遷(約前145年~前90)如果論資排輩的話,可都是老子(約前580年左右出生)的晚輩评凝,而且晚了好幾個世紀追葡。

荀子起碼比老子小兩百五十多歲,司馬遷來的更遲,起碼比老子晚四百多年宜肉。

我們還要知道:

在老子生活的年代里匀钧,諸子百家基本上還沒有出生,只有儒家的孔子兵家的孫子等極個別人比老子小幾十歲谬返,是跟老子生活在同一個時空里之斯,像莊子、荀子遣铝、孟子佑刷、墨子、韓非子等等都是后來戰(zhàn)國時期的人物酿炸,普遍都要比老子的晚一兩百年瘫絮。等到他們在社會上開始“興風作浪”或者“著書立說”的時候 ,別說老子了填硕,恐怕孔子孫子的墳都已經(jīng)夷為平地了麦萤。

而且最關鍵的是:

我們翻遍《論語》和《孫子兵法》,找不到其中任何一個“道”字是用來表示“說”的意思扁眯。都是“子曰”或者“孫子曰”壮莹。

所以,我們大致上可以確定:

在春秋時期姻檀,用“道”來表示“說”命满,應該不算是一個普遍現(xiàn)象。

起碼在正規(guī)的書籍當中施敢,不太流行周荐。

我推測(不一定準確):

荀子應該是第一個把“道”“曰”放在一起連用的人狭莱,比如《荀子?儒效》里的那一句“客有道曰…”

然后隨著時間的推移僵娃,后人漸漸地用“道”代替了“曰”,開始流行起來腋妙,最起碼是在口頭上開始流行起來默怨。

而真正用“道”來代替“曰”,使“道”演變成一種普遍的書面用語的時代骤素,有一些學者就認為應該是在唐宋以后稚字。

因為從唐代開始伞鲫,通俗文學也就是小說(唐代的時候還叫“傳奇”),開始生根發(fā)芽,漸漸地走進了大眾的視野车吹,走上了歷史的舞臺。

所以博秫,我們在傳奇或者小說里督怜,通篇上下到處都能看到“某某道”或者“速速道來”等等的一些用語。

2、

綜合以上的種種因素唁桩,可知:

將“道可道”的第二個“道”字解釋為“說”闭树,雖然在某種程度上有理有據(jù),幾乎可以一錘定音荒澡。

但是报辱,還缺乏足夠的說服力。

起碼在證據(jù)鏈上有缺環(huán)单山,不能輕易結案碍现。

當然,我并不否認第二個“道”“說”的意思饥侵,但絕不只是“說”的意思鸵赫。

所以這個“案子”并沒有這么簡單,“道”的背后應該還有一個隱藏的真相沒有被我們發(fā)現(xiàn)躏升。

那么辩棒,這個隱藏的真相究竟是什么呢?

首先膨疏,第二個“道”是動詞一睁,這毋庸置疑。

就好比“目”字佃却,本來指眼睛者吁。

但是“吾目之”“目”就變成了“看”的意思饲帅。

同理复凳,“道”本來指路,路是走出來的灶泵。

那么“道”作為動詞時育八,就包含了“走“或者”到達”的意思。

所以這個“道”合理的解釋應該是:

“致達赦邻∷杵澹”

你這么說有證據(jù)嗎?當然惶洲。

3按声、

比如《論語?為政》里有一句話

“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恬吕,民免而無恥签则;

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铐料〗チ眩”

【翻譯:用政令來治理百姓侨颈,用刑法來整頓他們,老百姓只會追求避免受到懲罰芯义,卻沒有廉恥之心哈垢;用道德引導百姓,用禮制去同化他們扛拨,百姓不僅會有羞恥之心耘分,而且有原則,有品格绑警∏筇”】

那么請問,孔子口中的這個“道”是什么意思?

這里的“道”计盒,其實就是“使人民走上某一條道”的意思渴频。

說得再通俗一點:

“道之以政”指的是讓人民“走”上法律路線;

“道之以德”指的是讓人民“走”上道德路線北启。

所以卜朗,孔子口中的“道”,所表達的正是“使其致達”的意思咕村,即:

“使老百姓致達于某種規(guī)范之中场钉。”

4懈涛、

再舉一個例子逛万,《爾雅·釋宮》曰:

“一達謂之道路,二達謂之歧旁批钠,三達謂之劇旁宇植,四達謂之衢÷裥模”

?【翻譯:“一達是道路指郁,二達是分岔路,三達是三岔路踩窖,四達是十字路坡氯〕亢幔”】

【備注:《爾雅》是中國最早的詞典洋腮,專業(yè)人士稱為第一部“訓詁書”?∈中危《爾雅》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解釋詞義的書啥供,也是儒家的經(jīng)典之一,列入十三經(jīng)之中库糠。其中“爾”是近正的意思伙狐;“雅”是“雅言”涮毫,是某一時代官方規(guī)定的規(guī)范語言。成書于戰(zhàn)國與兩漢之間贷屎,據(jù)估計罢防,大約比東漢許慎(約58~147年)的《說文解字》要早兩百年左右“χ叮】

顯而易見:

上面所謂的“達”咒吐,十分明確的指出道路的功能就是“到達”,或者叫“致達”属划。

所以后來恬叹,許慎在《說文解字》里沿用了《爾雅》對“道”的解釋曰:

“道,所行道也同眯。從辵绽昼,從首。一達謂之道须蜗。 ”

所謂的“辵”硅确,就是“走之旁”,代表“走”?明肮;“首”即是“頭”疏魏,也就是“引領”。

其實意思就是

“道晤愧,引領你從腳下走向遠方大莫。”

如果說的在形而上一點就是:

“道官份,引領你從此岸走向彼岸只厘。”

那么到此我們就明白了:

無論是孔子口中的“道”舅巷,還是《爾雅》和《說文解字》里的“道”羔味,無疑都表達的核心意思其實就是四個字:“使其致達”

因而“道可道钠右,非常道”就應該翻譯成:

“道赋元,可以致達。但致達之后飒房,道就不是先前的永恒之道了搁凸。”

套用一句古語就是

“道可求而不可致狠毯』ぬ牵”

用我們現(xiàn)代一句話表達就是:

“真理,你只能接近嚼松,但無法完全掌握嫡良∶谭觯”

5、

為什么“道”致達之后寝受,就不是道了呢坷牛?

我們不妨用一個比喻:

“道”就好像是霧,你從遠處放眼望去很澄,大霧漫天漓帅。

但當你真正走進霧中,霧反而消隱于視線痴怨。

因為此時的霧忙干,已非你先前眼里的霧了。

所以浪藻,我們無法站在霧外去觀看身在霧中的自己捐迫,就好像魚無法從陸地去觀看自己在水中的樣子。

6爱葵、

那么這究竟是為什么呢施戴?我們不妨從三個層面來探討。

哪三個層面呢萌丈?

第一赞哗,世界本身;

第二辆雾,人類本身肪笋;

第三,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度迂。

我們先談第一個層面藤乙,我先說結論:

世界本身就是不可靠的,不是百分之百精確地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的惭墓。

霍金和加州理工學院的物理學家萊昂納德 ? 蒙羅蒂諾曾合寫過一篇文章坛梁。

文章開頭便提出了一個千古懸問:

一群金魚被養(yǎng)在圓形玻璃魚缸里,他們看到的世界和我們所處的世界腊凶,哪一個更真實划咐?

他們?yōu)槭裁磿@么問呢?

由于在金魚的世界里钧萍,光進入水以后發(fā)生了折射褐缠。

在我們看來,一個物體不受外力影響划煮,是做直線運動的送丰。

但在金魚的眼中缔俄,它是沿著曲線運動的弛秋。

如果金魚足夠聰明器躏,那么,金魚也可以在它們的世界里總結出一套物理學規(guī)律蟹略。

雖然這樣的規(guī)律對于金魚缸外的人類來說登失,根本就是胡說八道。

但是問題來了挖炬,我們怎么能確定:

人類不是在一個更大的揽浙,無法觀察到的圓形金魚缸里呢?

那么意敛,霍金的這個反問有沒有科學道理呢馅巷?

答案是:有。

為什么我敢這么肯定呢?

因為在2017年的時候草姻,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天文臺(LIGO)宣布了一項震驚世界的發(fā)現(xiàn):

他們實實在在的探測到了宇宙中的引力波钓猬。

這個發(fā)現(xiàn)對人類歷史有多重要呢?我說一個數(shù)據(jù)撩独。

全世界各國的953家科研機構的3674名研究人員敞曹,聯(lián)合撰寫了一篇綜述引力波被探測到的論文。

所以综膀,2017年8月17日澳迫,這一天我相信以后會成為全世界共同紀念的日子。

5剧劝、

那么什么是引力波呢橄登?

關于這個問題我會在《酷說老子》第二十五章中做一個比較詳細的介紹,在此處我就簡單的敘述一下讥此。

首先示绊,引力波是愛因斯斯坦在1916年就提出來的一個概念,他認為:

引力發(fā)生作用的速度暂论,等同于光速面褐。(光速:每秒/30萬公里)

也就是說:

光雖然跑的賊快,但引力完全可以追得上它取胎。

換句話說:

即使是光展哭,也會被引力所牽制。

我們可以想象一下:

一個天體的引力如果突然變化闻蛀,變大或者變小匪傍,會發(fā)生什么?

沒錯觉痛,必然會使這個天體周圍的光線隨著它的引力像波浪一樣起伏役衡,從而產(chǎn)生引力波

所以引力波還有一個形象的稱呼薪棒,叫“時空的漣漪”手蝎。

但是榕莺,愛因斯坦的這個推測一直沒有被證明,只是猜想而已棵介。

直到2017年8月17日才被公布證實钉鸯,科學家們正巧碰上了1.3億光年以外有兩顆中子星相撞合并,然后質(zhì)量突然變大邮辽,引力也突然暴增唠雕,再然后“引力”拉著“光線”一起跳舞,這個場景就被科學家們用精密的天文儀器給吨述、給抓了個正著岩睁。

引力波的發(fā)現(xiàn),證明了一百年前愛因斯坦理論是完全正確的揣云,也證明了霍金在十多年前的猜想完全是科學的笙僚。

也就是說:

億萬光年以外的恒星所發(fā)出的光線,在到達地球的過程中灵再,或多或少會遭遇到一些質(zhì)量巨大的星球肋层,甚至是星球的相撞,然后會發(fā)生一定的彎曲翎迁,所以光線抵達地球的時候栋猖,走的并不是完全直線,而是彎彎繞繞的曲線汪榔。

那么這就意味著:

我們所看到的億萬光年之外的某些恒星的位置蒲拉,是有一定偏差的。

我們就好像圓形魚缸里的金魚一樣痴腌,所看到的雌团,只是扭曲了的世界。

原來士聪,我們人類跟魚缸里的金魚本質(zhì)上沒有任何的區(qū)別锦援。

而霍金的意思其實就是:

人類一直都受到物理世界的局限,所以永遠無法看清這個世界的本質(zhì)剥悟。

換一句哲學用語就是:

人類無法看清“道”的本來面目灵寺。

就像道家的一部著作《關伊子》所言:

【備注:《關尹子》又名《文始真經(jīng)》共一卷,傳說是關尹喜所作区岗,實際成書年代不詳略板。】

“不可析慈缔,不可合叮称,不可喻,不可思。惟其混沌瓤檐,所以為道赂韵。”

歸根結底距帅,“道”是一種超越人類思維以外的存在右锨。

而思維本身是無法度量思維以外的事物的括堤,就好像你無法拽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面碌秸。

《道德經(jīng)》說白了,就是老子本人拽著自己的頭發(fā)離開地面的一次嘗試悄窃。

所以他寫道德經(jīng)是極痛苦讥电,極不情愿的。

如果不是關尹喜死皮賴臉轧抗,軟磨硬泡恩敌,老子才不會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寫什么“道可道非常道”横媚。

6纠炮、

第二個層面,還是先說結論:

人類本身也是不可靠的灯蝴,因為人類的五官無法做到百分之百精確地客觀地認識外部的世界恢口。

德國的大哲學家康德(1724-1804)一生酷愛《道德經(jīng)》,他提出一個受老子啟發(fā)的在哲學史上非常有影響力的觀念:

在現(xiàn)象世界之外穷躁,有一個永不可能被認識的自在世界——“物自體”(也譯:自在之物)耕肩。

【康德看過《道德經(jīng)》譯本的證據(jù)是:

①他在1794年發(fā)表的《萬物的歸宿》中認為斯賓諾莎(1632~-1677)的泛神論親近自然的思想與老子的思想有關,說明康德對老子的思想必定有過所了解问潭。不過猿诸,尚沒有證據(jù)表明斯賓諾莎看到過《道德經(jīng)》,但康德的分析和比較反映出西方哲學理論對《道德經(jīng)》的關注狡忙。

②康德在《論歷史》中有一段說:“老子稱道的“上善”在于“無” 梳虽,這種說教以“無”為“上善”,也就是一種通過與神格相融合灾茁、從而通過消滅人格而取得自我感覺消融于神格深淵之中的意識怖辆。中國哲學家為了具備這種狀態(tài)的實感而把自己關閉在暗室之中,閉眼不看經(jīng)驗而一味沉思他們的“無”的概念删顶,這的確是一個隨之而瓦解了他們的理解力竖螃,使所有思維自身都趨于終結的概念《河啵”】

他認為:

現(xiàn)象世界特咆,也就是我們所感覺到的世界,只是“物自體”在人類感官中所呈現(xiàn)出來的樣子。

7腻格、

我們不妨一項一項來探討:

㈠:你眼睛看到的顏色画拾,就是事物的本來顏色嗎?不一定吧菜职。

你看到一棵樹是灰色或者白色青抛,但在鳥的眼睛里,樹可能是紫色酬核,因為鳥能夠看到紫外線蜜另;

你看到樹葉是綠色的,但在綠色盲者的眼睛里嫡意,樹葉可能是黃色的举瑰;

你看到蘋果是紅色的,但在紅色盲者的眼睛里蔬螟,蘋果可能是灰色的此迅。

那么請問,誰看到的才是真相旧巾?

㈡:你鼻子聞到的氣味耸序,就是事物的本來氣味嗎?不一定吧鲁猩。

你聞到屎的氣味坎怪,臭不可當,但是狗聞到了卻香不可言绳匀。

那么請問芋忿,誰聞到的才是真味?

㈢:你舌頭嘗到的味道疾棵,就是事物本來的味道嗎戈钢?不一定吧。

青蛙就愛吃蚊子蒼蠅是尔,貓頭鷹就愛吃腐鼠殉了,哪一個你能吃得下?

同樣的道理拟枚,我們愛吃的西紅柿炒雞蛋青蛙和貓頭鷹它們誰能吃得下薪铜?

那么請問,誰嘗到的才是原味恩溅?

㈣:你耳朵聽到的聲音隔箍,就是事物本來的聲音嗎?不一定吧脚乡。

科學家們有一個估計:

動物們使用的聲音蜒滩,人類能聽到的還不到10%。

我們都知道,人類的耳朵只能聽見頻率在20~20000赫茲的振動波俯艰。

而狗的聽覺靈敏度是人類的十幾倍捡遍,比20赫茲低的聲音,比20000赫茲高的聲音竹握,狗都能聽到画株,我們卻聽不到;地震之前啦辐,有很多的小動物像貓谓传,老鼠,雞鴨鵝等等都能聽到動靜昧甘,我們卻聽不到良拼;還有大象之間是用低于20赫茲的次聲波聯(lián)絡和發(fā)布號令的(用蹄子有規(guī)律的踩踏地面)战得,最遠可以傳遞幾十公里甚至上百公里充边,我們?nèi)祟悈s聽不到。

所以即使在同一個地方:

我們覺得是萬籟俱寂常侦,可能對于其他動物來說是歡歌如潮浇冰;

我們以為是眾聲擾攘,可能對于其他動物來說是寂寞如云聋亡。

那么請問肘习,誰聽到的才是真聲?

:你身體觸摸到的溫度坡倔,就是事物本來的溫度嗎漂佩?

同樣是一杯熱水,有的人手拿都燙罪塔,有的人卻能一飲而盡投蝉;

地球上有一種生命力最頑強的體長不到一毫米的小生物叫水熊蟲,它可以在沸水中來去自如征堪,最高紀錄是在151攝氏度的高溫中存活好幾分鐘瘩缆。它也可以在冰雪里悠哉游哉,最高紀錄是在零下272攝氏度的低溫中存活八小時佃蚜,而且還能死而復生庸娱。

水熊蟲這種生物無論是生活在南極北極還是赤道,都沒什么區(qū)別谐算,因為這種小小的溫差它根本就感受不到熟尉。

那么請問,誰感受到的才是真溫洲脂?

所以康德認為:

人類由于受心靈先天框架和范式的影響斤儿,所以對萬物的認識總會在一定程度上被扭曲,而且永遠無法校準。

也就是說雇毫,他的“物自體”跟老子的“道”一樣玄捕,是無法被人類準確地認識的。

8棚放、

第三個層面枚粘,依然先說結論:

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同樣是不可靠的,我們無法通過一種手段飘蚯,可以百分之百精確地認識這個世界馍迄。

我們都知道在物理學界,德國的物理學家海森堡曾在1927年的時候提出一條“測不準定律”局骤,也叫“不確定原理”攀圈。

這條定律是說:

一個微觀粒子速度位置不能同時被精確地測量出來。

為什么這么說呢峦甩?因為人類一直以來都有一個絕對謬誤的觀念:

我們以為一個物體的速度和位置是可以同時測量出來的赘来,比如說一輛行駛在鐵軌上的火車,我們既可以測出它的速度凯傲,也可以測出它的位置犬辰。

但是,這只在宏觀的世界里成立冰单,如果放在微觀的物理世界里幌缝,恐怕就不適用了。

9诫欠、

那原因是什么呢?

因為我們觀測事物是靠眼睛涵卵,而眼睛需要借助一個必不可少的工具。

沒錯荒叼,就是光轿偎。

在宏觀的世界里,陽光照射到火車上甩挫,火車再把光線反射到我們的儀器里和眼睛里贴硫,然后我們就知道了火車的速度跟位置。

關鍵在于:

“陽光”這種東西伊者,它照射到火車上并不會對火車的速度和位置造成影響和干擾英遭。

但是在微觀的世界里,你要想觀測一個極其微小的電子亦渗,那么你必須用專業(yè)的儀器叫y射線顯微鏡挖诸。

y射線顯微鏡需要不斷地向這個電子發(fā)射光子(光子是陽光的最小單位,相當于宏觀世界里的光線)法精,然后光子再反彈到人的眼睛里多律,這樣我們才能觀測電子的狀態(tài)痴突。

宏觀世界微觀世界觀測的原理是一樣的,只不過把“火車”換成了“電子”狼荞,把“光線”換成了“光子”辽装。

10、

這時候相味,問題就出現(xiàn)了:

由于電子光子是同一級別的微小粒子拾积,所以當光子發(fā)射到電子身上的時候,會對電子的狀態(tài)造成干擾丰涉。

我們可以把電子和光子想象成兩個乒乓球:

假設電子在不遠處的一條軌道上運行拓巧,我們?yōu)榱擞^測它的速度和位置,于是把一個光子發(fā)射到了電子的身上一死。

這時候會發(fā)生什么肛度?

沒錯,電子的運行速度會發(fā)生變化投慈。

而且承耿,我們發(fā)射光子的頻率越快,電子受到的干擾就越多逛裤,那么它的速度就越不確定瘩绒。

但是電子的具體位置猴抹,相對就越精確带族。

比如我們每秒鐘發(fā)射10個光子,那就等于是每0.1秒就能從電子身上彈回來的一個光子蟀给,那么我們當然就能比較精確地知道這個電子的具體位置蝙砌。

所以:

發(fā)射光子頻率越快,位置就越確定跋理,速度就越不確定择克。

那么反過來,如果我們發(fā)射光子的頻率越慢前普,電子受到的干擾就越少肚邢,那么它的速度就越能夠確定。

但是電子的具體位置拭卿,就相對越模糊骡湖。

比如我們每10秒發(fā)射1個光子,那就等于是每10秒才能從電子身上彈回來的一個光子峻厚,那么下一個10秒之內(nèi)响蕴,我們就無法精確地知道這個電子的具體位置。

所以:

發(fā)射光子頻率越慢惠桃,速度就越確定浦夷,位置就越不確定辖试。

這就是海森堡所提出的“不確定原理”,這個原理告訴我們:

我們觀測事物所使用的工具劈狐,會對被觀測的事物本身造成影響罐孝,所以我們觀測到的不是客觀事實。

11肥缔、

其實海森堡的“不確定原理”其實是可以放大肾档,當?shù)郎钪衼眚炞C。

簡單來講辫继,意思就是:

無論你的觀測工具有多么精密怒见,都必定會影響你所觀測的事實。

舉個例子:

假如你想測量一下澡盆里熱水的溫度姑宽,于是你把一根溫度計放入水中遣耍。

可是溫度計本身的溫度洗澡水的溫度是不一樣的,當你把它放入水中測量的時候會發(fā)生什么炮车?

沒錯舵变,整體的水溫變低了(因為溫度計是涼的)。

哪怕只是降低了億萬分之一攝氏度瘦穆,你測出來的數(shù)據(jù)也是不準確的纪隙。

12、

其實“不確定原理”還跟一種生物學上的現(xiàn)象十分相似扛或,叫“觀察者效應”绵咱。

簡單來說就是:

我們?nèi)祟愒谟^察某些生物現(xiàn)象的過程中,也會對被觀察的生物造成影響熙兔。

比如早在1886年悲伶,一位美國的昆蟲學家就向《科學》雜志報告了他在實驗室里看到的奇怪一幕:

雌螳螂和雄螳螂在交配時,會吃掉雄螳螂的頭住涉,而無頭雄螳螂依然會完成交配麸锉。

這一現(xiàn)象在當時引發(fā)了許多生物學家的熱議,尤其是被法布爾寫進名著《昆蟲記》后舆声,“螳螂食夫”幾乎成了全世界生物學界的共識花沉。

那時候的生物學家們都想當然的認為:

雄螳螂是為了繁衍后代而犧牲自己,這是自然機制進化出來的一種偉大的父愛媳握。

但是碱屁,事實果真如此嗎?

直到1984年毙芜,兩名科學家里斯克(E.Liske)和戴維斯(W.J.Davis)在實驗室里做了一個實驗:

實驗人員事先把螳螂喂飽吃足忽媒,然后離開實驗室,留下一部攝像機紀錄腋粥。

結果令人驚訝——在三十場交配中晦雨,居然沒有一場出現(xiàn)“螳螂吃夫”現(xiàn)象架曹。

而且,他們首次拍攝到了螳螂之間復雜而又神秘的求偶儀式:

“雌雄雙方翩翩起舞闹瞧,互傳眉目绑雄,整個過程短則十分鐘,長則兩小時奥邮⊥蛭”

里斯克戴維斯認為,以前人們之所以頻頻在實驗室觀察到螳螂食夫洽腺,主要原因是:

在人類直接觀察的條件下脚粟,失去了“隱私”的雄螳螂會受到一種無形的壓力努潘,因而沒有去營造良好的交配氛圍遥缕,而舉行求偶儀式恰恰能消除雌螳螂的惡意。

所以款违,一場沒有感情基礎的交配藕坯,再加上實驗室里的雌螳螂經(jīng)常處于半饑餓的狀態(tài)团南,當然會有很大概率吃掉冒犯“她”的雄螳螂。

后來的一些生物學家也發(fā)現(xiàn):

如果是在野外炼彪,除非雌螳螂過度饑餓吐根,否則幾乎不會發(fā)生“吃夫”現(xiàn)象,而且雄螳螂也并非甘愿充當食物辐马,只是交配完跑得慢而已拷橘。

所以,我們?nèi)祟惖挠^察一些現(xiàn)象的時候齐疙,其實經(jīng)常會對現(xiàn)象本身造成影響膜楷,只是我們不知道,還誤以為自己看到的是就是真相贞奋。

13、

那么穷绵,我們已經(jīng)從三個層面都證明了:

世界本身不可靠轿塔,人本身也不可靠,而且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同樣不可靠仲墨。

這一些理論初聽起來你可能覺得很陌生勾缭,其實在佛法里早已經(jīng)是常識了。

比如佛法里講:

六根:眼目养、耳俩由、鼻、舌癌蚁、身幻梯、意兜畸。

六塵:色、聲碘梢、香咬摇、味、觸煞躬、法肛鹏。

六識:視、聽恩沛、嗅在扰、味、覺雷客、知健田。

六根、六塵和六識三者加起來佛纫,還有一個名稱叫“十八界”妓局,在佛家看來:

這十八界沒有一個靠得住的,都是空的呈宇,假的好爬,虛幻的,如露亦如電甥啄。

顯而易見:

六根存炮,對應的其實就是——人本身不可靠;

六塵蜈漓,對應的其實就是——世界本身不可靠穆桂;

六識,對應的其實就是——人類認識世界的過程不可靠融虽。

所以回到最初的那句話:

我們只能無限接近真理享完,而永遠無法達到真理。

因此老子說:

道可道有额,非常道般又。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剝皮案震驚了整個濱河市巍佑,隨后出現(xiàn)的幾起案子茴迁,更是在濱河造成了極大的恐慌,老刑警劉巖萤衰,帶你破解...
    沈念sama閱讀 217,185評論 6 503
  • 序言:濱河連續(xù)發(fā)生了三起死亡事件堕义,死亡現(xiàn)場離奇詭異,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脆栋,警方通過查閱死者的電腦和手機倦卖,發(fā)現(xiàn)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閱讀 92,652評論 3 393
  • 文/潘曉璐 我一進店門洒擦,熙熙樓的掌柜王于貴愁眉苦臉地迎上來,“玉大人糖耸,你說我怎么就攤上這事秘遏。” “怎么了嘉竟?”我有些...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163,524評論 0 353
  • 文/不壞的土叔 我叫張陵邦危,是天一觀的道長。 經(jīng)常有香客問我舍扰,道長倦蚪,這世上最難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8,339評論 1 293
  • 正文 為了忘掉前任边苹,我火速辦了婚禮陵且,結果婚禮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還像新娘个束。我一直安慰自己慕购,他們只是感情好,可當我...
    茶點故事閱讀 67,387評論 6 391
  • 文/花漫 我一把揭開白布茬底。 她就那樣靜靜地躺著沪悲,像睡著了一般。 火紅的嫁衣襯著肌膚如雪阱表。 梳的紋絲不亂的頭發(fā)上殿如,一...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51,287評論 1 301
  • 那天,我揣著相機與錄音最爬,去河邊找鬼涉馁。 笑死,一個胖子當著我的面吹牛爱致,可吹牛的內(nèi)容都是我干的烤送。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決...
    沈念sama閱讀 40,130評論 3 418
  • 文/蒼蘭香墨 我猛地睜開眼蒜鸡,長吁一口氣:“原來是場噩夢啊……” “哼胯努!你這毒婦竟也來了?” 一聲冷哼從身側響起逢防,我...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8,985評論 0 275
  • 序言:老撾萬榮一對情侶失蹤,失蹤者是張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劉穎蒲讯,沒想到半個月后忘朝,有當?shù)厝嗽跇淞掷锇l(fā)現(xiàn)了一具尸體,經(jīng)...
    沈念sama閱讀 45,420評論 1 313
  • 正文 獨居荒郊野嶺守林人離奇死亡判帮,尸身上長有42處帶血的膿包…… 初始之章·張勛 以下內(nèi)容為張勛視角 年9月15日...
    茶點故事閱讀 37,617評論 3 334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戀三年局嘁,在試婚紗的時候發(fā)現(xiàn)自己被綠了溉箕。 大學時的朋友給我發(fā)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飯的照片。...
    茶點故事閱讀 39,779評論 1 348
  • 序言:一個原本活蹦亂跳的男人離奇死亡悦昵,死狀恐怖肴茄,靈堂內(nèi)的尸體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詐尸還是另有隱情但指,我是刑警寧澤寡痰,帶...
    沈念sama閱讀 35,477評論 5 34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島的核電站棋凳,受9級特大地震影響拦坠,放射性物質(zhì)發(fā)生泄漏。R本人自食惡果不足惜剩岳,卻給世界環(huán)境...
    茶點故事閱讀 41,088評論 3 328
  • 文/蒙蒙 一贞滨、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處隱蔽的房頂上張望。 院中可真熱鬧拍棕,春花似錦晓铆、人聲如沸。這莊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1,716評論 0 22
  • 文/蒼蘭香墨 我抬頭看了看天上的太陽。三九已至幅垮,卻和暖如春腰池,著一層夾襖步出監(jiān)牢的瞬間,已是汗流浹背忙芒。 一陣腳步聲響...
    開封第一講書人閱讀 32,857評論 1 269
  • 我被黑心中介騙來泰國打工示弓, 沒想到剛下飛機就差點兒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東北人呵萨。 一個月前我還...
    沈念sama閱讀 47,876評論 2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樓奏属,卻偏偏與公主長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敵國和親潮峦。 傳聞我的和親對象是個殘疾皇子囱皿,可洞房花燭夜當晚...
    茶點故事閱讀 44,700評論 2 354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