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艾灸學堂仓犬,每天分享經(jīng)典艾灸案例
癰疽
原因:據(jù)病源辭典說,由飲食厚味舍肠,飲酒過多搀继,其熱薰蒸于臟腑,或坐臥濕地翠语,受風寒濕邪叽躯,襲于經(jīng)絡,發(fā)散未盡留壅為患肌括。(溫灸講義未載此病和治法)
癥狀:瘡之大者謂之癰疽点骑,發(fā)于內(nèi)者大小腸癰、肺癰谍夭、胃癰等黑滴。發(fā)于外者如背癰、乳癰和頭面四肢并無定處紧索≡玻或內(nèi)發(fā)于骨而外達于皮膚,如附骨疽珠漂、咬骨疽之類晚缩。大抵初發(fā)身體壯熱葛菇,隨即高腫作痛色紅者為陽癥,破潰收口皆易橡羞。初發(fā)寒熱往來不定眯停,歷久始見漫腫皮色不變不痛者為陰癥,不易成膿卿泽,久則破潰常流清稀膿汁莺债,或血水,治之較難签夭。
灸穴:初起有熱先灸風門25分鐘齐邦、陽陵泉25分鐘,如有大便干第租,再接灸左大橫30分鐘(右邊不灸)措拇、承山各30分鐘,俟熱止可灸肝俞30分鐘慎宾,二白20分鐘丐吓,患處30-60分鐘,(古直接灸法說瘡疼者灸至不疼趟据,不疼者灸至疼)券犁,日灸二次以好為止,器內(nèi)余熱灸臍汹碱,如惡癥灸數(shù)日不見好粘衬,再加膈俞25分鐘、大陵25分鐘咳促。破后止灸患處稚新,潰處須用藥包扎。
灸后經(jīng)驗:不疼陰癥還沒治過跪腹,其紅腫疼陽癥者很多初起患處灸30分鐘立消褂删,早先未有記載,近治一人把病歷列下尺迂。
附癰疽治愈病歷
趙淑賢笤妙,女,30歲噪裕,已婚蹲盘,住南開區(qū)南豐路19號。
主訴:腹部和四肢不斷長瘡膳音,破后流膿漸好召衔,現(xiàn)左手腕一個一寸大,大腿后根一個二寸大(并有肺結核等另治只治瘡)
現(xiàn)癥:手腕一瘡一寸大祭陷,大腿根處一個二寸大苍凛,已有十余日趣席,頭紅顯軟將破。
診斷印象:癰瘡
治療:1965年9月21日用溫灸自治(協(xié)助高云青同志治療)
灸穴:患處灸30-60分鐘醇蝴,以好為止宣肚。
灸后情況:10月5日她嬸說,手腕之瘡灸二次消去悠栓,大腿后根之瘡灸三次即無霉涨,均痊愈。
編者按:大腿后根之瘡已十余日惭适,頭紅顯軟證明已化膿笙瑟,灸三次消失,這證明連膿也吸收了癞志,那么膿到哪去了往枷,應該使我們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