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劇不終
每天清晨,7點45分左右讨便,是我們?nèi)毡局幸惶煨谐痰拈_始充甚。從租住的民宿出來,拐過兩個巷口就是寬闊的大街霸褒。
從民宿出來伴找,去大阪天神橋筋六丁目地鐵站,步行需要5分鐘废菱。
沿途技矮,我們會遇見一個名叫“四川食堂”的中華料理小館抖誉,一家日本的連鎖餐飲店——王將餃子,兩間小小的居酒屋衰倦,一間懸掛著“天六溫泉”招牌的湯池袒炉,三五間看不懂招牌文字的店鋪,五臺飲料自動販賣機樊零,兩臺香煙自動販賣機我磁,三個有著漂亮圖案的鑄鐵井蓋,兩叢盛開的不知名的花朵驻襟,一個只有6個車位但永遠空閑大半的晝夜停車場夺艰,一家藥妝店,一個飄著濃郁香味的賣章魚燒的小門臉沉衣,一個開門很晚打烊很早的“窮人”超市郁副,一個我們經(jīng)常在晚上光顧的“中等”超市,還有一個我們從來沒有進去過的“富人”超市......路上豌习,還會陸陸續(xù)續(xù)地和幾個日本小學生擦肩而過霞势。
從個頭來看,幾個小孩子充其量也就是小學一二年級的樣子斑鸦。穿著整潔好看的校服愕贡,光潔的小腿肚露在外面,胸前掛著一個晃來晃去有著卡通圖案的小水壺巷屿,還有一個小小的零錢包(1000日元以下都是硬幣固以,零錢包幾乎是人人必備物品),背上背著板板正正的純色書包嘱巾,有的會拎一個便當包憨琳,遇到雨天,手里還會多出一把傘來旬昭。
每天篙螟,小小的身影迎著我們走近,再漸漸走遠问拘。他們不知道的是遍略,對他們,我始終充滿好奇骤坐。好奇沒有父母車接車送绪杏,沒有一個高大的身影替他們背書包,沒有爺爺奶奶護送一路纽绍,好奇他們孤身一人背負這么多東西泰然自若地獨自上學蕾久。
去往京都嵐山的路上,地鐵換電車拌夏,車程大約1個小時僧著。車行一路履因,遇見幾個年輕的日本小家庭,夫妻兩人帶著年約3盹愚、4歲的小家伙乘車栅迄。
春末夏初的大阪和京都,早晚還有些涼意杯拐。大人們多數(shù)還穿著外套長褲霞篡,小家伙們卻清一色的短袖短褲上陣世蔗,胳膊端逼、腿都暴露在微涼的空氣里。
和比他們大幾歲的小學生們一樣污淋,幼稚園的小家伙們顶滩,后背上也背著大大的背包,從背包的鼓脹程度來看寸爆,裝的東西實在不少礁鲁。反倒是他們的父母,兩手空空赁豆,一副悠閑自在的樣子仅醇。
到了嵐山腳下,年輕的父母們?nèi)匀粵]有替孩子們接過書包的意思魔种,任由他們小小的身子向前微傾析二,奮力地向山上走去。唯一給的幫助节预,大概就是偶爾的大手牽小手了叶摄。
到了嵐山的半山腰,一個指示牌上寫著“兒童樂園”的字樣安拟。視線穿過樹葉的間隙望過去蛤吓,一個平坦的空場上,孩子們的頭頂上糠赦,人人戴著一頂像馬帽一樣帥氣的紅色小帽会傲,在場子里快樂地奔來跑去,就像一朵朵快速移動的蘑菇云拙泽。父母們退散在場地四周唆铐,知趣地把更大的場地讓給今天的小主角們。
從嵐山轉(zhuǎn)戰(zhàn)金閣寺奔滑,女兒好奇地指給我看艾岂,在巴士車的兩側(cè)窗戶上部,在常規(guī)的廣告區(qū)朋其,一幅接一幅王浴,張貼的都是兒童繪畫作品脆炎,它們中的大多數(shù)作品非常稚嫩,完全稱不上好看氓辣,但三三兩兩的乘車人仍然舉目向上秒裕,饒有興致地欣賞著。
在金閣寺景區(qū)入口钞啸,人頭攢動几蜻,幾個賣力吆喝的童聲鉆進了我的耳朵。
順著聲音尋過去体斩,是六梭稚、七個身著校服的小學生,排成一隊絮吵,大大方方地齊聲高誦著什么口號弧烤。往一旁的牌子上看過去,連看帶猜知道了他們是在為熊本地震災區(qū)募捐蹬敲。
一個30來歲的男子走過去暇昂,往募捐箱里投進去一些錢,幾個孩子迅速圍過去伴嗡,連連鞠躬急波,大聲道謝。
一天后瘪校,在奈良的春日大社入口處澄暮,同樣的一幕上演。不同的是渣淤,在募捐志愿者的隊伍里赏寇,最特別的一位,是一個用背帶把不到1歲的孩子縛在胸前的年輕女性价认。
此次日本之行嗅定,所到之處,各個景區(qū)里都穿梭著一隊一隊的日本中學生用踩,難道不用上課嗎渠退?了解了一下,這是日本各所中學組織的修學旅行脐彩。
修學旅行簡直就是一場校服大展示碎乃。有限的幾種校服顏色(深藍、白色惠奸、灰色梅誓、格子)被很好的搭配在了一起,風格款式各有差異,但無一例外梗掰,都很合身嵌言,都很漂亮。我想及穗,這樣的校服該不會被學生們厭棄吧摧茴。
據(jù)說,日本中學生的修學旅行有的跨國埂陆、有的跨區(qū)苛白,長途旅行是必然。老師們悉數(shù)出動陪伴旅行焚虱,過程中負責組織管理购裙、講解答疑。對于中學生們來說著摔,這絕不僅僅只是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缓窜,必須帶回知識和更深的了解定续。
所以谍咆,盡管進入景區(qū)后,孩子們就各自散開來私股,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地玩耍摹察。但每到一處,大家都會很認真地觀看每塊說明牌上的文字倡鲸,會很認真地聽老師或是景區(qū)講解員的介紹供嚎。
至于其它的學習機會,孩子們也不會放過峭状。我親眼所見克滴,在京都的高臺寺,一位白皮膚藍眼睛的老外在長椅上坐下來休息优床,幾個身著校服的孩子們慢慢圍了上去劝赔,由一人先用英語征詢對方意見,老外同意交流后胆敞,孩子們興奮起來着帽,你一言我一語地向老外提問,并不時在手里的本子上寫著什么......我猜他們大概是在練習英語口語移层,也有可能是在完成一次集體采訪仍翰。
曾有人尖銳地把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概括為:小學是聽話教育;中學是分數(shù)教育观话;大學是知識教育予借。對此,我不想評判。
我只是好奇灵迫,從小到大喧笔,在不同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下成長起來的孩子,在長大以后龟再,他們將有著怎樣的不同书闸?
這個問題,或許交給我們的教育學家利凑、心理學家來探究答案更為合適浆劲。
我只知道,從第三天起哀澈,女兒默默地接過了我身后的背包牌借;此后幾天的出行,背包再也沒有回到我的背上割按。
學習膨报,不止在課堂上;教育适荣,也不止在校園里现柠。
走吧,邊走邊學弛矛。
Endless
只記錄所見所聞
文 | 劇不終
圖 | 劇不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