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卓海平? ? ? ?圖丨源自網(wǎng)絡
1
我昨天的文章《一位曠世天才的奇幻生命旅程》堂竟,其實是看完《月亮和六便士》的讀后感嘁酿。
《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角倫敦證券經(jīng)紀人查理斯他原本有一個富裕和美滿的家庭:妻子跟普通的女人一樣,有些愛慕虛榮搂漠,兩個孩子健康快樂,他自己有著體面的工作。
然而摧冀,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他參加了一個畫展,然后他就有種中邪的樣子索昂,他覺得不能將靈魂浪費在無趣的肉體上建车,為了心中的理想,拋棄塵世間的一切繁華椒惨,在沒有任何繪畫的基礎(chǔ)上缤至,拾起畫筆,當一個畫師康谆,他不停的流浪领斥,最后來到了南太平洋波利尼西亞向風群島中的最大島嶼塔西提島,在那與世隔絕找了位土著姑娘愛塔結(jié)了婚沃暗,然后每天都不停的作畫月洛。
到這里開始,可以說他第二次生命也上軌道了孽锥。
不幸的是命運沒有就此放過他嚼黔,不久他就感染了麻風病,不久他就去世了忱叭,在他病逝的前一年隔崎,他成了瞎子。他的土著妻子愛塔一直照顧著他韵丑,直到他完成了自己的巨型壁畫爵卒。他的妻子依照他的遺言焚毀了掛滿壁畫的屋子,甚至沒有留下一根木頭撵彻。
當然每個成年人都有生命的自主權(quán)钓株,所以說那是他的選擇,旁人沒有資格說什么陌僵。放棄原本幸福美滿的生活轴合,而投身于只有畫畫的世界里,這得與失之間碗短,也只有他才能衡量出哪種更重要受葛。
他當成一流畫家的代價就是先放棄幸福的家庭,可惜余下的所有歲月里都在貧困饑餓和疾病中渡過偎谁,生命的最后還是身體潰爛而死总滩,從一個普通的金融經(jīng)紀人變成世界一流的畫家,到底他是賺了巡雨,還是虧了呢闰渔?也只有他自己能明白了。
2
其實這本書我前幾天才看铐望,是一位較好的朋友推薦我閱讀此書冈涧,我看完后告訴她“心中若有桃花源, 何處不是水云間? 成佛何需菩提樹, 梧桐之下亦參禪茂附。”
我并不覺得為了尋找所謂的生命價值就一定要殺妻求將那樣極端嗎督弓?俗話說得好营曼,金子在哪里都能發(fā)光。
只要你心中有樂園咽筋,那么無論你身處于哪里溶推,不都是白居易《白云泉》的那樣“云自無心水自閑”境界呢。
一定要剃度出家才能成佛嗎奸攻?一定要吃素戒律才能成佛嗎盏档?我看不然静稻,很多年前卓老板看過一個關(guān)于關(guān)于如何修佛的小故事:
某人問禪師:“和尚修佛惩阶,還用功嗎括享?”
禪師回答說:“用功∠跹担”
問:“如何用功响委?”
禪師說:“餓了吃飯,困了睡覺窖梁∽阜纾”
問:“普通人也如此,和尚你的用功有什么不一樣纵刘?”
禪師回答:“不同邀窃。”
問:“怎么不同假哎?”
禪師答道:“普通人吃飯時瞬捕,左顧右盼,想這想那舵抹,千般計較肪虎,萬般思慮;睡覺時惧蛹,顛倒夢寐扇救,夢這夢那,思緒萬千香嗓。而和尚餓了吃飯爵政,困了睡覺,沒有雜念陶缺,所以不同〗嗔椋”
3
瞧饱岸,成佛何需菩提樹, 梧桐之下亦參禪掺出。
如馬祖道一的“即心是佛”理論,還有慧能六祖的“頓悟理論”都是在提倡這樣的理念苫费。
簡單點說汤锨,就是只要你有向善之心了,那么無論你在哪里百框,都是修佛之路闲礼,擔柴,擔水铐维,種菜柬泽,吃飯,都是修煉之路嫁蛇。
蘋果的創(chuàng)始人喬布斯年輕的時候锨并,也在到處尋找“生命的意義”,從印度到日本都在成佛之路睬棚,(別問為什么不來中國第煮,那時中國并不是任何人都進得來),后來日本禪師乙川弘文給他講了中國唐代的著名禪宗故事——風吹幡動抑党““有僧人說:‘是風動〉卓浚’又有僧人說:‘是幡動害晦。’六祖慧能說:‘不是風動苛骨,也不是幡動篱瞎,而是汝等心動⊙髦ィ’”
喬布斯聽了后有如甘露入心俐筋,或醍醐灌頂。明白了生命的意義就在生命本身的過程严衬。
后來他回國實現(xiàn)自己的生命價值澄者,而之前那剛愎自用的喬布斯不見了,蘋果公司的簡潔產(chǎn)品面世了请琳,因為每一個產(chǎn)品里都有他的靈魂所在粱挡,所以他的產(chǎn)品也風靡了全世界。
4
就畫界而言俄精,古往今來中外的所有成名畫家询筏,我較頎賞齊白石大師,雖然他也是半路出家學的畫畫竖慧,但他的世界里嫌套,并沒有因為對藝術(shù)的追求而耽誤了對生命的享受及建筑逆屡,當然還有家庭的和諧及家族的興旺。
然而對于《月亮和六便士》的主角查理斯那做法踱讨,抱歉魏蔗,恕我不能茍同他的做法,他那不是在尋找“生命的價值”痹筛,他那已經(jīng)是走火入魔了莺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