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便攜性
各大廠商為了讓手機減重1g而絞盡腦汁昆婿,為了讓手機再薄1mm費盡心機,而用戶依然在興致盎然地挑選自己心儀的手機殼以及樂樂此不疲地消耗一張又一張的屏幕貼膜琳要。
2.使用場景多元化
顧名思義浸锨,你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使用榨咐,其實是基于上一點的。這一點對交互設計提出了一些比較高的要求砰识,要求交互模式能盡量滿足可能的使用場景能扒,比如在車上,走在路上辫狼,吃飯前等時間和空間的因素組合初斑。
3.自身硬件優(yōu)勢(定位,拍攝膨处,錄音见秤,陀螺儀等)
移動端設備發(fā)展到今天,集成了看得見的攝像頭真椿,指紋識別以及看不見的GPS模組鹃答、陀螺儀等組建,它們是開拓軟件交互維度的好幫手突硝。
4.屏幕尺寸
它很小挣跋,畢竟沒有PC的顯示器尺寸大,對信息的排版和歸類提出了一定要求狞换。
它很大避咆,4英寸已經是一般人單手操控的極限,在往上就需要針對大屏幕的交互優(yōu)化了修噪。
5.網絡質量限制
無線數據傳輸的可靠性畢竟還是低于有線傳輸查库,遇到切換2、3黄琼、4G信號的時候樊销,意外斷開網絡連接的時候,以外斷開網路又恢復的時候這些場景脏款,如果反饋做不好围苫,會把用戶逼瘋。
————————————2015年12月28日更新——————————————
3.自身硬件優(yōu)勢
還應該加上3D Touch撤师,之前看過的一篇文章給了靈感剂府。
理論上,如果3D Touch的硬件能夠做的足夠成熟剃盾,足夠精確腺占,完全可以在屏幕的XY軸體系中創(chuàng)建出Z軸的空間范圍...引用作者的原話『可以完成非常線性精準的力度提取』淤袜,翻譯過來就是屏幕受到的力可以被檢測到并顯示或應用到實際情景中。
比如用手機屏幕稱個重
比如賽車游戲中的油門深淺控制
比如樂器類應用的虛擬彈撥或敲打的力度(其實在3DTouch誕生之前的GarageBand中已經實現了類似功能衰伯,比如鼓得重擊和輕擊的音色變化铡羡,不知道原理是什么,可能是通過檢測手指與屏幕的接觸面積之類的吧...)
蘋果這一次實現了交互設計從二維到三維的跨越意鲸,我們現在所看到的3Dtouch的功能運用只是皮毛而已...
不得不佩服蘋果的創(chuàng)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