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肥胖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為基層醫(yī)療機構的醫(yī)生對肥胖癥進行合理的診療及管理提供了具體指導唉侄。
關于肥胖的生活及行為方式治療,指南指出野建,限制熱量的攝入及增加熱量的消耗是預防及治療超重/肥胖的首選方案属划。
1、改善飲食方式
原則為低能量候生、低脂同眯、適量蛋白飲食,限制熱量攝入唯鸭、長期平衡膳食须蜗、個體化。
超重和肥胖者需要調整其膳食以達到減少熱量攝入的目的目溉。合理的飲食方案包括合理的膳食結構和攝入量明肮。減重膳食構成的基本原則為低能量、低脂肪缭付、適量蛋白質柿估、含復雜糖類(如谷類),同時增加新鮮蔬菜和水果在膳食中的比重蛉腌,避免進食油炸食物官份,盡量采用蒸、煮烙丛、燉的烹調方法舅巷,避免加餐、飲用含糖飲料河咽。同時钠右,建議患者控制食鹽攝入,戒煙限酒忘蟹。
合理的減重膳食應在膳食營養(yǎng)素平衡的基礎上減少每日攝入的總熱量飒房,肥胖男性能量攝入建議為1 500~1 800 kcal/d,肥胖女性建議為1 200~1 500 kcal/d媚值,或在目前能量攝入水平基礎上減少500~700 kcal/d狠毯。蛋白質、碳水化合物和脂肪提供的能量比應分別占總能量的15%~20%褥芒、50%~55%和30%以下嚼松。
具體的參考熱量或食物熱量,這里推薦一款(中康慧美健康產業(yè)公司旗下)APP,叫邦美愛APP献酗,在各大應用市場可以搜索“邦美愛”或“BMI”下載寝受,這是一款結合飲食、教育罕偎、檢測為一體強大功能的APP很澄,其中包含了上千種食物庫,可以隨時查看每一款食物每一百克含的熱量及食物營養(yǎng)成分颜及。希望對大家有用甩苛。
在有限的脂肪攝入中,盡量保證必需脂肪酸的攝入器予,同時要使多不飽和脂肪酸浪藻、單不飽和脂肪酸和飽和脂肪酸的比例維持在1∶1∶1。保證豐富的維生素乾翔、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爱葵,推薦每日膳食纖維攝入量達到14g/1000 kcal。
這里推薦食用“邦美愛BMI營養(yǎng)補充食品”反浓,每袋(25G)由3公斤天然食物萃取精華而成萌丈,每袋僅含91.9大卡熱量,一天3袋月275大卡熱量雷则,遠低于人體每天正常所需的2000大卡辆雾,并且提供人體所需的數(shù)十種營養(yǎng)素,保證人體每天所需營養(yǎng)月劈。
避免用極低能量膳食(即能量總攝入<600 kcal/d的膳食)度迂,如有需要,應在醫(yī)護人員的嚴密觀察下進行猜揪,僅適用于節(jié)食療法不能奏效或頑固性肥胖患者惭墓,不適用于處于生長發(fā)育期的兒童、孕婦以及重要器官功能障礙的患者而姐。
同時腊凶,建議患者糾正不良飲食習慣,控制食鹽攝入拴念,食鹽攝入量限制在每日6g以內钧萍,鈉攝入量每日不超過2 000mg,合并高血壓患者更應嚴格限制攝入量政鼠。建議患者戒煙并限酒风瘦,女性1d飲酒的酒精量<15g(15g酒精相當于350ml啤酒、150 ml葡萄酒或45 ml蒸餾酒)公般,男性<25g弛秋,每周不超過2次器躏。
2、增加運動鍛煉
運動是減重治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蟹略。長期規(guī)律運動有利于減輕腹型肥胖,控制血壓遏佣,進而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挖炬。運動治療應在醫(yī)師指導下進行。運動前需進行必要的評估状婶,尤其是心肺功能和運動功能的醫(yī)學評估(如運動負荷試驗等)意敛。
運動項目的選擇應結合患者的興趣愛好,并與患者的年齡膛虫、存在的合并癥和身體承受能力相適應草姻。運動量和強度應當逐漸遞增,最終目標應為每周運動150 min以上稍刀,每周運動3~5 d撩独。如無法做到一次30 min 的運動,短時的體育運動(如10 min)账月,累計30 min/d综膀,也是有益的。建議中等強度的運動(50%~70%最大心率局齿,運動時有點用力剧劝,心跳和呼吸加快但不急促),包括快走抓歼、打太極拳讥此、騎車、乒乓球谣妻、羽毛球和高爾夫球等萄喳。如無禁忌證,建議每周進行2~3 次抗阻運動(兩次鍛煉間隔≥48 h)拌禾,鍛煉肌肉力量和耐力取胎。鍛煉部位應包括上肢、下肢湃窍、軀干等主要肌肉群闻蛀,訓練強度為中等∧校抗阻運動和有氧運動聯(lián)合進行可獲得更大程度的代謝改善觉痛。
記錄運動日記有助于提升運動依從性。同時要養(yǎng)成健康的生活習慣茵休,培養(yǎng)活躍的生活方式薪棒,如增加日常身體活動手蝎,減少靜坐時間,將有益的體育運動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俐芯。
3棵介、針對行為方式進行干預
旨在通過各種方式增加患者治療的依從性,包括自我管理吧史、目標設定邮辽、教育和解決問題的策略,心理評估贸营、咨詢和治療吨述,認知調整等。
行為干預項目可以通過包含營養(yǎng)師钞脂、護士揣云、教育者、體育運動訓練員或教練冰啃、心理咨詢師等在內的多學科團隊有效地落實邓夕。心理咨詢師和精神科醫(yī)生應該參與進食障礙、抑郁癥亿笤、焦慮癥等精神疾病和其他會削弱生活方式干預項目有效性的心理問題的治療翎迁。
以上內容摘自:中華醫(yī)學會,中華醫(yī)學會雜志社,中華醫(yī)學會全科醫(yī)學分會,等.肥胖癥基層診療指南(2019年)[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20,19(02):95-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