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還問我來著,說跨年怎么沒見我發(fā)讀書清單辱姨。去年年底那一陣子實在是太忙了柿菩,這次更新慢了一些。
紙質(zhì)版 有聲書
《小說的細(xì)節(jié)》
最佩服的斜杠學(xué)者雨涛,圖書編輯碗旅、小說家、翻譯家镜悉,依然可以給我很多靈感和閱讀趨勢祟辟。
《黃金時代》
多年后重讀
《必有人重寫愛情》
屬實被這個名字吸引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輕》
養(yǎng)了狗之后決定讀
《江城》
融合了很多,很喜歡彼得老兄講述教學(xué)經(jīng)歷那一段侣肄,中美文化差異那里
《天堂》
第一次接觸古爾納旧困,有點奈保爾和萊辛的非洲小說的感覺
《我看見無數(shù)的她》
雖然看評論說好像很多都是她講課的稿子,但還是挺inspirational的
《厭女》
不愧是上野稼锅,另外一本正在讀
《因為性別》
可讀性不是很強(qiáng)
《被掩埋的巨人》
典型的寓言故事吼具,但是感覺有點太“過”了,有點為了隱喻而隱喻矩距。如果要想強(qiáng)加闡釋拗盒,估計每個地方都可以聯(lián)系英格蘭的悠久歷史解釋一大通。而如果不這么看锥债,又會覺得這個故事沒啥意思:并不驚險陡蝇,中間很拖沓痊臭。梅林一帶而過,高文爵士的形象也不飽滿登夫,屠龍的部分寥寥幾筆广匙。最開始人們對于喪失記憶的無奈、恐懼恼策,對于找回記憶的渴望鸦致,到最后記憶回歸卻顯得蒼白無力,是否是因為殺掉母龍涣楷,反而在最后顯得沒什么必然聯(lián)系分唾。也許是作者有意為之,從讀者角度來說狮斗,反而有些喪失了期待鳍寂。如果作為暢銷小說,一定會突出找回記憶之后的“抓馬”感情龄。細(xì)想來,作為一本嚴(yán)肅文學(xué)捍壤,作者如此處理也很正常骤视。這也許就解釋了為啥這本最褒貶不一了吧!
《浮世畫家》
《我輩孤雛》
很喜歡《我輩孤雛》這種類型鹃觉,緩緩的敘事专酗,有一點點懸疑,尤其喜歡童年的那部分還有最后母子相見那里盗扇。有時候這種抓人的敘述和真摯的感情祷肯,會讓人們忽略critics的角度或者是其他方面的優(yōu)劣。主人公和童年摯友穿越戰(zhàn)火那一幕疗隶,讓我想起電影《八佰》里面的場景:一面是租界的“美人帳下猶歌舞”佑笋,對岸卻是“戰(zhàn)士軍前半死生”。
《遠(yuǎn)山淡影》
《遠(yuǎn)山淡影》是作者的處女作斑鼻,也可以看出這種寫作方式奠定了石黑一雄后期每一部作品都有的“回憶”蒋纬。書里面的描寫,正如這個名字A Pale View of Hills一般坚弱,遠(yuǎn)遠(yuǎn)看見模糊的山峰蜀备,但是又有很多留白,需要我們?nèi)ハ胂蠡囊丁Ⅲw會碾阁。也許是第一部作品的原因,感覺作者想表達(dá)“戰(zhàn)爭創(chuàng)傷”這個主題些楣,但卻處理的有些尷尬脂凶,夾雜在女性人物的命運中間宪睹、男性角色對于政治等討論中間,不是很自然艰猬。這一點和第二部作品《浮世畫家》有類似之處横堡。因為主角全是女性,也就又有評論家來老一套了:一看就是男性作家寫女性冠桃。還是老樣子命贴,我很不喜歡這種評價。深入人物內(nèi)心去體會就行了食听,何必過于糾結(jié)性別呢胸蛛?不過有一說一,聽到佐知子淹死小貓那里樱报,我的拳頭都握緊了葬项,差點就要跳過那一部分了。
《無可慰藉》
下半年耗時最久的The Unconsoled, 很痛苦迹蛤。評論和卡夫卡相比較民珍,并不了解。也有的和伍爾夫跟喬伊斯比盗飒,雖然石黑一雄是諾獎作家嚷量,但是論技巧明顯感覺不如前兩位
講書:
教育 家庭
《隔代養(yǎng)育》
《教育的減法》
《為什么你的學(xué)生不思考》
《園丁與木匠》
記住:童年的核心是無序和混亂
《原生家庭木馬快篩》
歷史
《點亮黑夜》
《華夏經(jīng)緯》
《翦商》
《棄長安》
《魏晉風(fēng)華》
《心學(xué)的誕生》
人文 社科
《花開與敦煌》
只有熱愛
《人口戰(zhàn)略》
偶爾聽聽逆趣,屬實沒這么大格局
《人人能懂的相對論》
商業(yè)
《跨越鴻溝》
《拿鐵因素》
心理 哲學(xué)
《道德經(jīng)說什么》
《恰如其分的孤獨》
《清醒地活》
《生命的禮物》
《修復(fù)玻璃心》
自我提升
《反時間管理》
《十分鐘冥想》
《掌控注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