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內心秩序的工具 - 斷舍離
“斷舍離”是日本“雜物管理咨詢師”山下英子女士早在2000年提出的概念,并且在日本注冊了商標祭往。
我在第一次知道這個概念時爹凹,最大的感慨是衫樊,“雜物管理”這個居家過日子的事情了罪,居然還是可以收咨詢費的锭环。
和采集狩獵的祖先相比,近代人類的腦容量是下降的泊藕,但我沒想到居然降的這么嚴重辅辩,有些人居然需要付費才能掌握整理家務的能力。
斷舍離的定義
斷舍離三個字娃圆,實際上各有含義玫锋,原書描述如下:
斷:斷絕想要進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東西
舍:舍棄家里到處泛濫的破爛兒
離: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念,處于游刃有余自在的空間
太長了有沒有讼呢,我改一個斷舍離的版本:
斷:打死不買
舍:統(tǒng)統(tǒng)扔掉
離:哈哈哈哈
斷舍離的起源
斷舍離的概念在日本出現撩鹿,不是沒有緣由的。消費品豐富悦屏,而居住面積縮小节沦,人們開始反思消費主義,反思空間和人的關系础爬,并下定決心甫贯,和家里的雜物斷絕關系,舍棄不常用的物品看蚜,讓自己成為家的主人叫搁。
歐美的也有追求斷舍離的文化,他們管自己的生活叫“極簡主義”供炎,英語成為:minimalism渴逻,實際上,這種追求使用極少物品生活的理念碱茁,遠在古希臘時期就已經出現裸卫,而且比現代人的實踐更加徹底
只有上帝才別無所求,離上帝越近的人需求越少
-第歐根尼
斷舍離這種類似三段論的描述纽竣,不是自己發(fā)明的墓贿,而是借用了日本傳統(tǒng)劍道和其他手藝匠人的方法論:“守破離”,用來歸納學習的三個境界:
守:跟從本流派的老師蜓氨,毫無保留的完全學習(死記硬背聋袋,大多數人一輩子陷在這個坑里)
破:跳出門派的界限,借鑒其他門派的技巧(質疑和挑戰(zhàn)穴吹,比較研究)
離:創(chuàng)建自己的流派幽勒,形成自己的風格(開山立派,一代宗師)
守破離的學習方法論港令,有層次遞進啥容,也有循環(huán)往復锈颗,是達到哲學高度的真知灼見,這個話題以后有機會可以展開來談咪惠。.
斷舍離的要義
斷舍離的精華在扔掉击吱,而非收納。
你一旦參透了這點遥昧,就已經理解了此書的一半覆醇。人是依靠習慣的動物,每天有高達70%的動作都是重復炭臭。
人在家中的移動軌跡永脓,會形成一條動線,這條動線上使用的物品鞋仍,使用率高達90%常摧,而他們在家中的數量,卻只占全部物品的10%凿试。這是二八定律的典型案例排宰。
判斷一件物品是否無用,最好的方法那婉,不是思考它的用處,而是回想它的使用頻率党瓮,如果一年以上都沒有使用過详炬,就是毫無疑問的無用之物,這是你親自用行為作出的證明寞奸,不需投入太多的留戀和感情呛谜。
斷舍離的價值觀認為,物品需要被使用才有價值枪萄,而反復的利用才是對它最大的尊重隐岛,而一個堆滿被遺忘物品的儲藏室,不過是一個室內的垃圾箱瓷翻。.
要扔掉聚凹,不要收納
在斷舍離的世界觀里,販賣儲物空間的宜家不值一提齐帚。
在扔過無數輪以后妒牙,家中物品所剩無幾,自然也就不需要專門的收納空間对妄,于是收納盒湘今,收納柜之類的家具,本身也成為一種多余的物品剪菱。
收納的陷阱在于摩瞎,人其實是非常依賴直覺的動物拴签,所有被收起來的東西,只要不經常出現在眼前旗们,就不會被想起蚓哩。
而不被想起的東西,自然也就不會使用蚪拦,變成了多余之物杖剪。
斷舍離,就是5S管理
斷舍離會要求你主動的思考一件商品在購買以后的來龍去脈驰贷,從事生產行業(yè)的人盛嘿,對這個過程并不陌生,它和5S管理的核心基本相同括袒。
你需要思考一件物品次兆,它將被如何使用,存放锹锰,清潔芥炭,保養(yǎng),修理恃慧,直到報廢园蝠。
你一旦開始在購買前考慮所有的細節(jié),就會發(fā)現很多商品其實不如人意痢士,輕易的熄滅被商家促銷而點燃的小火苗彪薛,把人生中大部分你其實并不需求的商品拒之門外。
斷舍離和心理健康
斷舍離和心理健康有直接的關聯(lián)怠蹂,很多人在深入實踐斷舍離后善延,生活中變的更加積極,在人生中向前一步城侧,作出重大轉變:比如搬家到新地點易遣,找到了新工作,甚至是離婚或者結婚嫌佑。這種現象的背后豆茫,有深刻的心理學原因。
思考物品是否應該丟掉歧强,是一個自我反省的過程澜薄,我們被迫審視身邊的環(huán)境和流程,把已經過于熟悉的生活變得重新陌生摊册。
我們不斷的丟掉東西肤京,每收拾完一個角落,就能享受一個小空間重新變得整潔的快樂,這種每天都能夠達成的小目標忘分,讓你感到開心棋枕,甚至產生安全感。
沒有什么活動妒峦,能像斷舍離一樣重斑,如此輕松的就能讓你獲得成就,而且這種成就感完全無需和他人發(fā)生關聯(lián)肯骇,它不是一種競爭窥浪,只能靠你自己完成,在獨立思考后作出選擇笛丙,構建自己內心的秩序漾脂。
一個勇敢堅強的人,內心世界也往往相當堅定胚鸯,不會輕易受人影響骨稿,而斷舍離正是練習內心秩序最便捷的工具。(獨居的人更容易開始斷舍離姜钳,其中的原因是不言而喻的坦冠,和家人一起居住,就必須作出各種妥協(xié)哥桥,人類不是一種獨居的物種辙浑,在相處中學會平等,尊重和妥協(xié)的藝術拟糕,既是調節(jié)體內激素分泌例衍,健康生活的需要,也是人生的魅力所在已卸。)
站在一位“雜物管理咨詢師”的視角,山下英子女士認為斷舍離的最后一步硼一,是脫離對物品的執(zhí)念累澡。但我的想法并不相同。
老虎的觀點
在我看來般贼,斷舍離的價值愧哟,在于通過切實的行為,實現“認知行為療法”的自我干預哼蛆,它能夠讓你擺脫麻木的生活蕊梧,讓熟悉的環(huán)境變得陌生,進而重新思考自己的存在腮介。
我們在不斷減少身邊物品的同時肥矢,并沒有降低對物品的欲望,實際上叠洗,我們對物品的欲望會不斷提升甘改,這種欲望的體現旅东,在于控制。
這個概念并不難理解十艾,斷舍離的高級階段抵代,你會對身邊所有物品都了如指掌,你能夠在腦海中數出每一件衣服忘嫉,或是按照順時針方向報出房間的每一件物品荤牍。
每一件器物,都擁有自己的位置庆冕,而消費品必定有固定的品牌康吵,甚至有固定的采購周期。你成功的實現了一個狀態(tài):生活中的每一個細節(jié)愧杯,都盡在掌握涎才。于是你實現了對生活的極度控制。
如果你看過斷舍離的經典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力九,當知道女主角根本不是無欲無求的圣女耍铜,與此相反,她甚至會在腦海中反復虛擬已經買了某件東西的場景跌前,實現對擁有物品的渴求棕兼。
日劇《我的家空無一物》
所以不管是斷舍離,還是歐美的極簡主義抵乓,都不是被外行膚淺理解的“性冷淡風”伴挚,購物的欲望被壓制,卻能換來對生活的絕對控制灾炭,這是一種只有當事人才能享受到的快樂茎芋,是內心秩序能夠達到的頂級享受。
如果您希望追求心理健康蜈出, 要不要試試斷舍離呢田弥, 它或許是一個很好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