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走在人生的路上功蜓,身邊總會過往許多,那年曾經(jīng)笑過宠蚂、哭過的歲月已經(jīng)成為回憶式撼,那些曾經(jīng)愛過、傷過的人已經(jīng)成為過去求厕。如復一日著隆,年復一年,你的周遭不停地變化著呀癣,你的身邊換了人美浦,你的家換了地方。有沒有一樣東西项栏,無論你搬了幾次家浦辨,無論你換了幾個地方,它總會在你身邊沼沈。
我有這樣的一個東西流酬,它是一本書币厕,余華的《活著》。這本書對我的意義非常大芽腾,它是我第一次作為禮物收到的書旦装,是我除了學校書本之外第一次去讀的人文書,它是擺在我的書架上十年有余的一本書晦嵌,它也是陪我最長時間的一本書同辣。
我仍然記得第一次讀它時的青澀和懵懂,我也記得我讀完它用了三年時間惭载。很簡短的一個故事旱函,講述了一個人的一生,講述了一段經(jīng)歷生生苦難的故事描滔,表現(xiàn)了一種面對死亡過程的可能的態(tài)度棒妨。那是我很青澀,根本看不下去含长。我討厭死亡券腔,我討厭苦難,這是我看不完這本書的借口拘泞。
再后來纷纫,我愿意選擇去讀完它。當我再硬著頭皮讀完前兩部分的時候陪腌,我發(fā)現(xiàn)我不需要再硬著頭皮把它讀下去辱魁,而是它一直推著我的思維走。而看書的我已經(jīng)在這本書里诗鸭,跟著福貴染簇,跟著家珍一起走。感悟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强岸,也沒有比活著更艱難的事”的人生哲理锻弓。
至今為止,這本書仍一直是我反復回味的對象蝌箍。有時無聊時再來翻看一邊青灼,也有失落迷茫時特地找來看一遍。它至于我十绑,像是對青春的祭奠聚至,也像是對人文的向往。有時候本橙,我很懷念那種進入到書中的閱讀狀態(tài),也很難再找到讀完仍讓人回味許久的感覺脆诉。
后來甚亭,我閱讀了很多書贷币,除了那些所謂的考試閱讀書目、專業(yè)方向的閱讀書目之外亏狰,愿意花錢去買的可能就只有青春勵志文學類的書籍了役纹。
我讀過“雞湯”,那是我在閑暇時最好的伴侶暇唾。在公車上促脉,在地鐵上,或在一個吵吵鬧鬧不想做事的下午策州,或在一個冷冷清清無人問津的雨天瘸味。我拿起一本書,一個下午就可以讀完够挂。
我也讀過“反雞湯”旁仿,那大快人心的語言,讓我怒對身邊天天嚼著甜言蜜語的嘴臉孽糖,那犀利枯冈、潑辣的毒舌式語言讓我不再活在對自己的幻想中,而是看清自己的丑办悟,然后再爬著走下去尘奏。
我讀過那些流行的青春勵志文學,在它們那里:我看見了我的孤獨和我迷茫的青春病蛉;我發(fā)現(xiàn)了我與世界只差一個你炫加;我也知道我配得上更好的生活,而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铡恕;我也知道有些人終會從我的世界路過琢感,而這個世界也會偷偷愛著我;我還知道我是個好姑娘探熔,我一定會光芒萬丈驹针;我還知道一輩子很長,一定要和有趣的人在一起……
我相信诀艰,那些讀過的書柬甥,終將讓我變成一個更好的人。我也相信其垄,那些有著美美的名字苛蒲、鼓勵我向上的書,肯定也會帶給其他人更多的美好绿满。
可是有時候我發(fā)現(xiàn)臂外,在充斥著這些勵志成功的光環(huán)中,我再也找不到當初閱讀《活著》時的青澀艱難和投入,也再也找不到求著好閨蜜送我《平凡的世界》時的美好感覺漏健。我好像不再愿意去閱讀人文類的書籍嚎货,因為那又長又難讀下去。
我想好多人可能跟我一樣蔫浆,現(xiàn)在更愿意用手機作為新的閱讀方式殖属,寧愿抱著手機去體驗碎片化閱讀和屏閱讀,讀著“大故事+小情感”的套路文瓦盛,討厭媒體用一片長的文章考驗你的閱讀耐心洗显,或許你也根本不會點開那篇你從標題都不愿意閱讀的人文哲思文章。
前兩天原环,在一個喜歡的公眾號上看到一個讀書號召:“你敢放棄雞湯挠唆,和我一起讀人文嗎?”看到這個號召的時候扮念,我的心突然被觸動了损搬。我敢放棄雞湯,去讀所謂的人文書嗎柜与?
這個活動號召2017讀十本好書的任務巧勤,而且對所讀的書單有一些要求,比如“非工具化的勵志類弄匕、成功學颅悉、雞湯類書籍,能夠提供智識迁匠、思想和獨到的見地剩瓶;提供新的看世界的視角,對人性和情感有深入解剖城丧,對時代有感受力的作品延曙。”這是對自我的一個挑戰(zhàn)亡哄,也是對重建文學的一個挑戰(zhàn)枝缔。
才疏學淺的我無法分辨出究竟什么是人文書籍,但我一直留心我所遇到但未讀過的那些書籍蚊惯。我有一個文藝的本子愿卸,專門記錄著偶爾遇見的好書,為了讓我哪一天想看的時候去看截型。當我想去找我的書單去翻這個本子的時候趴荸,我吃驚地發(fā)現(xiàn),我一直想看但沒有去看的書居然都是屬于人文社科的宦焦。
我翻著我的這個小本醋闭,然后寫下了下面的這個書單。正如木心所說的悉罕,最好的生活狀態(tài)就是冷冷清清的風風火火。我們既要保持對自己的孤獨园骆,也要保持對生活舔痪、對文學的熱愛寓调。我想做一個不孤獨的讀書人。所以锄码,你敢你敢放棄雞湯夺英,和我一起讀人文嗎?
附錄:我的2017年書單
十本書
《人類簡史》
《如何閱讀一本書》
《文學回憶錄》
《月亮與六便士》(中英文版)
《蘇菲的世界》
《親愛的生活》(中英文版)
《一個人的朝圣》
《當下的力量》
《鄉(xiāng)村生活圖景》
《絲綢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
兩個人物
木心
陳丹青
一個方向
生活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