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北有句名諺是"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意思是說要找婆姨(媳婦)就找米脂的箱锐,找老漢(丈夫)就找綏德的瑞躺,準沒錯兴想。
話說三國時候的天下美人貂蟬便是米脂人呢,帶著強烈的好奇心來到了這里一探究竟捞镰。
距離上次看到這種云朵已是一年多前了,因為對云朵比較敏感屎慢,沿途滿是這樣大塊的云朵,車速快了你還能看到云在浮動环肘。
沒有來陜北之前一直以為陜北的畫風都是硬派的悔雹,黃土高坡腌零、安塞腰鼓益涧,大口喝酒,大塊吃肉臼隔,沒成想還有如此微妙的一景摔握。
綏德縣境內(nèi)全屬黃河水系丁寄,所以不難想象湍流的河水渾黃的如此透徹氨淌,站在千獅橋上向遠處望去,如詩如畫盡收眼底伊磺。
來到這里就要入鄉(xiāng)隨俗盛正,從吃開始吧。站在攤餅婆婆身邊盯了好久屑埋,看她幾乎5秒鐘一張餅子的速度豪筝,不慌不忙的將事先拌好的濕面均勻澆在平底鍋上,迅速拿一個橫木板一樣的東西將面汁攤平摘能,均勻的涂抹在平底鍋上续崖,因為過于薄,就在這鋪平的過程里便蒸熟了严望,一張餅子就好。
餅子十分有彈性奸披,夾菜一般有三種洪鸭,豬頭肉、土豆絲和豆腐干箕母,對于肉食動物的我來說聂喇,豬頭肉再美味不過誊辉。
吃個餅子也頗有講究,沾的調(diào)料汁也是不同的。素菜餅沾的是專門調(diào)制的蒜水,葷餅汁沾的是調(diào)制的番茄汁和醬汁矢渊。
“天下第一樓位于縣城東南,牌坊長36.9米,高16.9米陈瘦,五門六柱十九樓雙面單式結構酥诽,由1118塊石料組成漱逸,有楹眉66幅袋坑,成了天下名州雄風霸氣橫溢的南大門。”
這座牌坊遠看就已然看出了雕刻的精細,走近一看骑篙,那精美的雕工,精湛的雕刻技術真的是從每一處雕花、鏤空處散發(fā)出來。
這里的吃的還真的是與眾不同骂因,在西安吃涼皮也是吃的不少绸栅,但這種伴著豬肝的類似涼皮的東西還真是第一次見。
主要原料是蕎麥十减,用醋芍锚、姜、芝麻、辣椒面妇萄、蒜泥放典、香油等配成蘸湯澆入即可食宴咧,再拌上事先鹵好的豬肝真是別有一番滋味氧卧。
因為距離較近粗悯,朋友非要帶我參觀下紅色圣地,楊家溝泉沾。彎彎繞繞在山里顛簸肩杈,不記得拐了幾個彎觉增,不知道穿過幾座山疾牲,終于來到了一片空地。真是不識廬山真面目低滩,只緣身在此山中。
在來的路上完全不知道自己經(jīng)歷了什么跑筝,身處什么位置定罢。下了車看到眼前的景色才松了口氣“我的個乖乖”宁仔。
這里是曾經(jīng)的指揮部攘蔽,這里曾居住過眾多偉人,曾做出過那么些個扭轉(zhuǎn)億萬民眾命運的決定漫雷。
現(xiàn)如今窯洞還保留著它的特色嵌屎,進窯洞迎面撲來冷氣,真正的冬暖夏涼乘陪。
窯洞的奇特之處在于黃土的材料,透氣性較好雕擂,冬暖夏涼啡邑。這種奇特的穴居在現(xiàn)在看來也是感嘆人類智慧的。
說起陜北印象多是黃土高坡井赌,安塞腰鼓谤逼,紅色印象,可這蜿蜒的山脈上也被綠色覆蓋仇穗,竟是那么可愛流部。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景點都加入商業(yè)的成分,也是纹坐,要不哪有錢來維護枝冀,來發(fā)展呢?理解的同時也希望不要變味太多耘子。
這里是姜氏莊園果漾,米脂縣城東,在山里不知道繞了多久才到目的地谷誓,或許是地理位置的原因绒障,這里開發(fā)的痕跡并不明顯,但說起血色浪漫你們一定熟悉捍歪,其中一個場景就來自這里户辱。
這曾是大財主姜耀祖歷時十六年親自監(jiān)修的私宅鸵钝。整座莊園無處不雕,無處不琢焕妙。
細節(jié)處仍然可見當時莊主的文化內(nèi)涵與聰明才智蒋伦。
時代變遷弓摘,不變的是姜氏族人對老人們的遺產(chǎn)的保護焚鹊。跟隨著還住在這里的老人,給我們介紹著每一間房間韧献,帶著一串串的鑰匙末患,帶我們看糧倉、看灶臺锤窑,一層又一層璧针,一片片靑澗石化作神用。
老人給我們看他最近整理的族譜渊啰,一本用繩線穿過的泛黃的草本探橱,上面仔細的畫著家族的傳圖,還能看出每一代人是什么字輩绘证。
離開了莊園后又回到綏德隧膏,細細觀察后發(fā)現(xiàn)綏德的石雕真是一絕,尤其熱愛雕刻石獅嚷那,所以我們慕名而來胞枕,來到了石獅博物館。
入園處聳立兩座19.5米高的獅子魏宽,震撼是真的腐泻。開著車一路盤山登頂,沿途滿是獅子队询。這里的獅子千奇百怪派桩,各種萌態(tài),絕對是你從未見過的傳統(tǒng)獅子蚌斩。
有的天真爛漫的露著牙齒微笑窄坦,有伸出舌頭故作萌態(tài)的,有的像ET凳寺,有的埃及風鸭津。
車上看到這枚獅子,必須要拍一下肠缨,哈哈逆趋,你懂了吧,看到這些憨態(tài)可掬的獅子晒奕,完全顛覆了我對石雕獅子的印象闻书。也不得不佩服工匠的創(chuàng)作力名斟,幾百頭獅子竟罕見重復發(fā)表情。
兩天的綏德之行也是結束了魄眉。最后還是把寶貴的時間留給特色小吃吧砰盐,記得以下幾個小吃,一定要試試才不虛此行翱勇伞:抿挾岩梳、碗托、長煎餅晃择、驢肉冀值、驢板腸、攤黃宫屠!作為肉食動物的你列疗,這里,你值得擁有浪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