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有事情. 看到 RSS 積累的四位數(shù)未讀數(shù), 真是心生一種便秘一般的感覺
Hello, Stranger
欸雖然在路上走, 地鐵上晃悠時都試圖保持一個自己的覺得的"酷"勁, 帶著耳塞聽歌, 看 Instapaper 之類里存著的文章, 但是我啊始終還是有希望與人交流的沖動. 斑馬線前一起等綠燈的那位女士, 火車上隔壁坐著的那個學生, 在我看來都有許多的故事或者妙語可以獲得; 哪怕沒有, 我自己也有許多的東西想要表達, 即便是稱贊一下包隨口問一下回家做飯.
評論里的一位 therapist 說他治療那些憂郁焦慮的患者, 用的也是鼓勵他們多交流, 哪怕是和咖啡店里的服務員說聲謝謝聊一下天氣. 所以我其實是在自我治愈...?
Drowning in Problems
除去最終的游戲結(jié)果不論 (雖然也很容易猜到), 這個過程到有點解構(gòu)的感覺: 把傳統(tǒng)的 RPG 模式解構(gòu)成由幾個很簡單成分組成的簡單, 復古, 但又有種奇特的科技范的游戲. 類似的我能想到的還有這個.
注意保護手指或使用按鍵精靈
<del>- 還是先睡了吧...</del> Back...
I'm embarrassed for TechCrunch at how badly they handled Vic Gundotra's departure
TechCrunch 關于 Google+ 主管離職以及產(chǎn)品的未來發(fā)展的那篇文章, 引發(fā)了很大的討論. 不過文章的內(nèi)容和分析的質(zhì)量又是二說了, 比如說這篇文章. 事實上看了 TC 原文及下面的評論, 加上 HN 的一些評論, 就會發(fā)現(xiàn)有 3 點是沒法狡辯的錯誤:
- 消息來源不明
- 對人員變動的解釋...太牽強
- 通篇說 Google+ 作為 product 是失敗了, 是一個 "walking dead", 結(jié)果最后又說 " there are a ton of really interesting things going on in Google+ like its efforts in imaging", 說 "take advantage of Google+ as a platform, rather than a focus on G+ as its own integral product"...這真是強行找理由看空.
雖然很久沒有看 cnBeta 了, 不過這篇文章不由讓我想起了 CB 上常見的各種評論家文章, 如果你懂我的意思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