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三啦,今天開年第一課云茸,晚上記得聽《波兒老師精講論語》哦~噪生!~
孔子一生追求“仁義禮智信绿淋,溫良恭儉讓”所有的行為指標都指向兩個字 ---------“君子” ,今天我們就來講講君字牌芋。
一 君
大家看君字的上面 伶跷,一只手拿著一個棍子的樣子掰读,可以理解為 手執(zhí)棍子指揮人 ,可以理解為手執(zhí)權杖叭莫,下面有一個口蹈集,就是拿著棍子管教別人,或者是擁有權力命令別人做事的人雇初,君就是主持大局拢肆,其他的具體的事情交代別人去做就可以了。
擁有權力的人靖诗,往小的說就是一家之長郭怪,往大了說就是 國家的領導人,在西周之前國家的領導人一般是指王刊橘,這個君鄙才,一般就指 擁有權力的貴族,例如 春申君促绵,孟嘗君攒庵,信陵君,這些貴族在歷史上不僅僅擁有顯貴的地位败晴,還非常有威望浓冒,所以可以作為君的人除了有權利 、有地位尖坤,還要有威望稳懒,有一定的德行,被人們認可才會有這種尊敬的稱呼糖驴,后來這些人就成為君子之典范了僚祷,大概慢慢就作為君子的意思了。
在論語里“君”字隨處可見贮缕,主要的意思只有兩種,
一種是領導俺榆,特別是國王感昼,可能是因為周王是天下共主,其他的小國的國王就稱為國君了罐脊,所以講的是君臣之道定嗓。
第二種就是君子了蜕琴,孔子關于君子的言行舉止可謂滲透到生活的每一個細節(jié)。
8.6曾子曰:“可以托六尺之孤宵溅,可以寄百里之命凌简,臨大節(jié)而不可奪也——君子人與?君子人也恃逻〕В”
目前我最喜歡這一句,君子寇损,當能夠值得信任凸郑,能夠肩負大任,能夠不負所托矛市。
二:民
與君相對的就是民芙沥,何為民?
大家看圖浊吏,民是一只被戳瞎的眼睛而昨,為什么被戳瞎了眼睛? 因為要防止他們逃跑找田,在原始部落時期歌憨,屬于奴隸社會,部落之間經(jīng)常發(fā)生戰(zhàn)爭午阵,打敗的一方就會被抓起來變成奴隸躺孝,作為奴隸有手有腳是會逃跑的,為了防止他們逃跑會用一些非常手段底桂,給他們戳瞎一只眼睛植袍,這樣他們就不容易逃跑了,因為別人一看這人眼睛是被戳瞎的就知道他是奴隸籽懦,另外眼睛受傷了 逃跑起來也不是很容易于个。所以民最初是奴隸的意思,地位是非常低下的暮顺,后來奴隸制度被廢除了厅篓,就把民用來表示普通的百姓。
所以每一個漢字捶码,都有它的歷史故事羽氮。在不同的時代 它會被賦予很多新的含義,但是它最本源的東西是我們應該去了解的惫恼,這樣我們才能夠知道屬于我們自己的文化是從何而來档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