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實在非虛構文學中不能成為一個道德標準署辉,作者還必須安排有意義的藝術形式在里面,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文學岩四】蕹ⅲ”——梁鴻
梁鴻,學者剖煌、作家材鹦,中國人民大學文學院教授。出版非虛構文學著作《出梁莊記》和《中國在梁莊》耕姊,曾獲“首屆非虛構大獎·文學獎”桶唐、“2010年度人民文學獎”等多獎項。
梁鴻:非虛構寫作的人物與結構(一)
01 什么是非虛構文學茉兰?
“一種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說家的直覺洞察力去記錄當代事件的非虛構文學作品的形式”尤泽。
非虛構文學融合了新聞報道的現(xiàn)實性與細致觀察及小說的技巧與道德眼光——傾向于紀實的形式,傾向于個人的坦白,傾向于調查和暴露公共問題坯约,并且能夠把現(xiàn)實材料轉化為有意義的藝術結構熊咽,著力探索現(xiàn)實社會問題和道德困境。
在非虛構文學流行之前闹丐,中國就已經有了非虛構文學横殴,比如報告文學。
80年代妇智,劉賓雁滥玷、劉心武等一批作家都在寫關于重大社會問題的報告文學。報告文學在80年代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文體巍棱。它能夠攜帶重要信息惑畴、揭示社會重大問題。但是航徙,90年代以后大家不再提“報告文學”這個稱呼如贷,即便是我自己,在寫作時都絲毫沒有想過我寫的可能是報告文學到踏。
我們再追溯到1920杠袱、1930年代。那時有一大批作家在根據(jù)真實的人物寫“人物素描”窝稿,但是那一批作家并沒有形成影響力楣富,自然“人物素描”也沒有變成一個被重視的現(xiàn)象,而同時代的西方文學界伴榔,非虛構文學已經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纹蝴。
回到當下。現(xiàn)在美國踪少、歐洲的非虛構文學作品銷量是遠遠大于虛構文學的塘安,中國的非虛構文學也再次受到追捧,可是中國的非虛構文學還在摸索之中援奢,沒有找到好的寫作方法兼犯,也沒有成熟的寫作模式。
所以我想從非虛構文學發(fā)源地開始講起集漾。19世紀中期的美國是非虛構文學的重要發(fā)源地之一切黔,那時候美國出現(xiàn)了一大批非虛構文學,比如卡波特的《冷血》帆竹,這本書在50绕娘、60年代的美國影響非常之大,也帶動了一大批作家去寫這樣的作品栽连。
當時的批評家寫了一本薄薄的小冊子叫《非虛構文學》险领,其中給這個文體進行了界定——這是一種依靠故事的技巧和小說家的直覺洞察力去記錄當代事件的非虛構文學的作品形式侨舆。
這里有幾個關鍵詞:故事技巧、小說洞察力和當代事件(目前的非虛構文學也可以記錄歷史事件绢陌,這個定義只是為了界定當時的非虛構文學)挨下。
大家可能會問,非虛構文學不是強調真實嗎脐湾?怎么還要講故事臭笆?其實,并不是這樣秤掌。
不論是虛構文學還是非虛構文學愁铺,它所要表現(xiàn)的真實跟現(xiàn)實的真實都是不同的。就單一事件而言闻鉴,文學作品里面所呈現(xiàn)的真實大部分都是片面的茵乱,只在某種程度上呈現(xiàn)了真實。
比如《冷血》的作者卡波特在聽到“堪薩斯州滅門慘案”之后孟岛,花了6年時間去調查瓶竭,他采訪了警察,采訪了被害者的小鎮(zhèn)渠羞,采訪了殺人者的家庭斤贰,甚至還有殺人者本人,之后才寫出了《冷血》次询。
這本書的開頭荧恍,作者描寫麥地中的麥浪,講麥子是什么樣的屯吊,這完全是小說的筆法块饺,可它不是小說。作者也沒有把任何關鍵的東西虛構進去雌芽,所有的關鍵性事件、證詞辨嗽、結論都來自于他的調查世落。卡波特是在記錄當代事件糟需,但是任何重大的當代事件中一定有個人性屉佳。
個人性,正是我要講的洲押。
大家談到非虛構文學時武花,千萬不要僅僅關注語言媒介、思想媒介上的真實杈帐。還要關注到非虛構文學里的個人傾向的坦白体箕。這里的坦白不僅是作家自己专钉,還包括調查者、受調查者袒露傾向的問題累铅。所以跃须,非虛構文學仍然是文學,它不是關于某個事件的流水帳式記錄娃兽,它是一個有意義的藝術結構菇民。
真實在非虛構文學中不能成為一個道德標準,作者還必須安排有意義的藝術形式在里面投储,這才是一個真正的文學第练。
02 經典非虛構文學作品的寫作手法
在卡波特的《冷血》中,他采用了力求中立的新聞主義寫法玛荞,但為什么要力求而不是真正中立娇掏?因為很難,每個人只要是一個人冲泥,那么他的寫作總會多少帶有自己的價值觀驹碍、理解力。所以凡恍,只能力求中立志秃,力求多角度、多層次地展開調查嚼酝,進入事件內部浮还。
作者以“客觀”的態(tài)度分析了社會、家庭闽巩、環(huán)境對青年兇犯的生活钧舌、思想、感情的影響涎跨,他沒有草率地將貝利定義為兇殘無人性的“冷血動物”洼冻,而是不勝其煩地帶領著讀者去回顧貝利的成長經歷及其社會環(huán)境。
在6年的調查過程中隅很,作者發(fā)現(xiàn)兇手并不是天然的殺人犯撞牢,無愛的家庭,無人關注的成長環(huán)境塑造了他的冷血叔营,所以屋彪,“冷血”本身是有雙重含義的,一方面是冷血的兇手殺害了一家人绒尊,另一方面是整個美國的社會生活的冷漠畜挥。在書中作者不厭其煩地回顧主人公的成長環(huán)境,這個也揭示了美國精神的缺陷婴谱。
所以《冷血》為什么始終是非虛構文學里面的經典蟹但?因為作家確實一點一點地抽絲剝繭躯泰,進入了事件的內部,呈現(xiàn)它的復雜邏輯矮湘。
我們都知道抽絲剝繭非常艱難斟冕,并不是每個人都具有這樣的能力,不是說你愿意下這樣的功夫就有這樣的機會缅阳。舉一個簡單的例子磕蛇,比如貴州畢節(jié),前幾年有一個男孩把他幾個兄妹殺死之后自殺十办。
假如說我們以此為素材創(chuàng)作非虛構文學作品該怎么做秀撇?
我們搜集報道的時候需要了解他們的教育局在干什么,他們生前向族、死后都干了什么呵燕,小男孩為什么要弄死自己兄妹,可是件相,他本人也死了再扭,那我們該怎么調查?
假如說由你來做非虛構文學夜矗,你怎么像卡波特一樣寫出我們的時代泛范,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村莊紊撕,我們稍微想想就有這么多話題罢荡。
現(xiàn)在的中國正是寫非虛構文學的好時候,中國的生活太奇幻了对扶,發(fā)生的每一個事件都可以讓你調查出無數(shù)線索区赵,這些都需要一個對社會脈絡了解,一個真正的關注人性的寫作者浪南。
201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授予了白俄羅斯作家阿列克謝耶維奇笼才。頒獎詞寫到:
“她的復調式書寫,是對我們時代的苦難和勇氣的紀念络凿』颊”
我想從她的授獎詞入手講解非虛構文學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復調式書寫。
什么叫復調式書寫喷众?俄羅斯文學理論家巴赫金說復調式書寫是對我們時代苦難和勇氣的紀念,所以阿列克謝耶維奇的大部分作品都是白俄羅斯的政治事件紧憾,比如蘇聯(lián)侵略阿富汗到千、蘇聯(lián)崩潰前后的俄羅斯的整個民眾的生活和精神狀況,都是寫的重大社會事件赴穗。
她因為寫作付出了很多憔四,包括所謂的政治迫害膀息,包括寫作的艱難,但是她的成就是巨大的了赵。下面講一下她作品的結構特點:
1.《鋅皮娃娃兵》潜支。當時蘇聯(lián)發(fā)兵阿富汗,招了一大批青年人過去柿汛,其中有戰(zhàn)死的就用鋅皮棺材運回國冗酿,一旦哪家的孩子用鋅皮運輸回來的,就知道他在戰(zhàn)場上犧牲了络断。父母非常悲傷裁替,但是他兒子也是英雄,能夠彌補他的傷心貌笨∪跖校可戰(zhàn)爭正在進行之時,國內又有一股新的力量出現(xiàn)锥惋,阿富汗戰(zhàn)爭被定性為侵略戰(zhàn)爭昌腰。在此之前,這些死去的孩子至少還是英雄膀跌,現(xiàn)在他們的兒子成了一個死去的侵略者遭商,這還有什么榮耀可言呢?所以很多父母非常傷心淹父,當一個鋅皮棺材送回來的時候連門都不好意思開株婴。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事件,阿列克謝耶維奇就抓住這個事件做了廣泛的調查暑认,一方面調查這些曾經的英雄母親困介,了解她們內心的悲傷、憤怒和疑惑——我兒子到底是什么蘸际?是英雄嗎座哩?是侵略者嗎?當年去打仗的時候并不是這么說的粮彤,我兒子也不知道是什么戰(zhàn)爭根穷。
這里有母親的自述,旁觀者的自述导坟,參與者的自述屿良,也有阿富汗軍人的自述,眾人喧嘩惫周,來自不同角度的不同聲音組成了這部作品尘惧。
里面有沒有主旋律呢?沒有递递,因為母親說的話跟軍官說的話完全不站在一個立場上喷橙,軍人當然要好好的打啥么,可是對阿富汗居民而言,你就是侵略者贰逾。
這么多不同的聲音相互交合悬荣、相互碰撞、相互沖突疙剑,最后形成一個什么樣的聲音氯迂,我們也不太清楚『搜浚或者說碰撞中的思考是開放性囚戚,通過一個事件的不同的人,不同立場讓我們了解事件本身的復雜性轧简,戰(zhàn)爭的復雜性或者說生命本身的復雜性驰坊。
2.《二手時間》寫的是1991年前后蘇聯(lián)的崩潰時期,這本書涉及的人物非常多哮独,像一部由多種聲音構成的交響曲拳芙。但是,說來也奇怪皮璧,當你把這么多人的聲音放在一起時舟扎,你會發(fā)現(xiàn)社會生活內部本來就是非常復雜的,并非用一種聲音就可以涵蓋住的悴务。
我經常說“復調”睹限,這種多重聲音重現(xiàn),就是消解中心話語的方式讯檐,中心話語不能涵蓋每一個人的生活羡疗,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怒哀樂的方向,每個人也有自己的生活的方向别洪、向往的方向叨恨,話語是涵蓋不住的。
所以在阿列克謝耶維奇的作品中每個人都是特別重要的挖垛,每個小人物痒钝,哪怕是一個即將死去的農民,也要傾聽他這一生要講什么痢毒。
(選自創(chuàng)意寫作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