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16 梁艷琴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等到某些事物快消逝的時候酝枢,才懂得珍惜恬偷。今天這個繪本《蘇丹的犀角》講述的就是這樣一個真實的故事。
2018年3月20日帘睦,蘇丹去世了袍患,享年45歲。曾經竣付,它是這個世界上最出名的犀牛诡延,也是世界上最后一頭雄性北方白犀牛。有人千里迢迢趕去非洲只為看它一眼古胆,還有專人24小時為它持槍護衛(wèi)肆良,它肩負著整個北白犀種群最后的希望。
在2012年逸绎,姚明前往肯尼亞犀牛保護區(qū)探望“蘇丹”惹恃。當時它的身體情況還是比較好的」啄粒可隨著它的離去巫糙,這個種群只剩下一對無法自然生育的母女。不過短短百年間颊乘,我們把一個在地球上生存了5000萬年的物種推向了滅絕参淹。那么醉锄,蘇丹是如何成為世界上最后一只雄性北白犀牛的呢?下面讓我們進入今天的繪本《蘇丹的犀角》浙值。
繪本解析:
1恳不、從故事發(fā)生的地點:蘇丹的一生跨越了三個地域,第一個是在童年以及少年時期亥鸠,它生活在非洲的蘇丹妆够,第二個是在青年壯年時期,那時候的蘇丹被帶到了捷克的動物園负蚊。到了蘇丹邁入老年時期神妹,它又被帶到非洲肯尼亞的自然保護區(qū),重返那一片綠色大草原家妆。
2鸵荠、繪本通過犀角的生長與斷裂,從一個側面反映了蘇丹的一生伤极,其中包括三次斷角的過程蛹找。第一次是蘇丹在童年目睹了媽媽被偷獵者斷角、屠戮的過程哨坪;第二次斷角是蘇丹在捷克動物園不小心摔斷了角庸疾,想通過長頸鹿夫婦之口,告訴讀者犀角的成分和人類的指甲是一樣的当编;第三次是蘇丹回到非洲届慈,自然保護區(qū)的人為了防止偷獵者殺害蘇丹而先行鋸掉了蘇丹的犀角。
3忿偷、從繪本的色調變化金顿,繪者用了三種色調來表現(xiàn)了蘇丹在不同時期的生存狀態(tài)。第一部分是蘇丹的童年鲤桥,用熱烈的橙紅色調來表現(xiàn)揍拆,因為橙色代表了溫暖的母愛,紅色代表的是偷獵者的殘暴茶凳。第二部分是蘇丹生活最久的捷克動物園嫂拴,用了藍色來表現(xiàn)。因為捷克的冬天非常冷慧妄,同時藍色也帶有表現(xiàn)了蘇丹失去自己顷牌、失去自由的悲傷。第三部分用了黃綠色調來表現(xiàn)肯尼亞大草原的陽光與大自然塞淹。
你們知道嗎?
其實在動物世界里罪裹,
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領地里的國王饱普,
而犀角就是他們的王冠运挫。
但通過今天的故事,
我們了解到北白犀的滅絕不是物競天擇的結果套耕,
完全是人類為了獲取犀角牟取暴利而導致的谁帕。
如果沒有犀牛沒有角,
也許它們就可以逃脫被殺害的命運冯袍。
但是匈挖,
如果犀牛沒有角,
它們還是犀牛嗎康愤?
犀角是犀牛生命的象征儡循。
......
但愿我們能夠通過蘇丹的故事,
紀念蘇丹征冷,更加懂得珍惜身邊的野生動物择膝。
莫等珍稀,才懂珍惜检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