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武器裝備偵察探測能力和遠程精確打擊能力的不斷提高,軍事力量的分散布勢已經成為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鮮明的特點脆炎,這主要是基于防御的考慮,目的是盡量減少一次打擊帶來的損傷,而對于進攻而言烟央,軍事力量分散對作戰(zhàn)效能集中的妨礙往往大于裨益。為了平衡“形散”對效能集中帶來的阻力歪脏,只有通過信息系統(tǒng)的“神聚”作用疑俭,實施不間斷的指揮控制與協調,才能最終達成效能集中的目標婿失。因此“形散”應當有度钞艇,倘若超出了“神聚”的范圍,那就真可能成了一盤散沙豪硅。
軍事力量的分散布勢是需要條件的哩照,如果沒有實時有效的指揮控制和精確可靠的后裝保障,那么“形散”就等同于“力散”舟误,無非是為對手多提供幾個“軟柿子”罷了葡秒。在近幾場信息化條件下局部戰(zhàn)爭中,美軍的一線交戰(zhàn)部隊雖然呈現“形散”的態(tài)勢嵌溢,但并非以聚力為目的眯牧,而是以分力為目標。俯瞰整個戰(zhàn)場態(tài)勢赖草,美軍在地面進攻階段学少,制信息權和制空權都已經取得絕對優(yōu)勢,防御已不再是軍事力量布勢的桎梏秧骑,“形散”的布局主要是為了大縱深立體突擊對手要害或打擊對方廣域分布的抵抗力量版确,而即使是在這種背景下扣囊,美軍地面部隊依然多次停頓“整形”,目的就是為了防止因機動過快失去對部隊的有效控制绒疗;再看美軍的高級指揮機構和后勤保障基地侵歇,由于處于對手的有效打擊范圍之外,都是集中布局吓蘑,以便于防護和聚力惕虑;反觀伊軍,為了躲避對手遠程精確的空中打擊磨镶,做得最多的是將部隊分散配置溃蔫,以小規(guī)模的編隊形式展開獨立作戰(zhàn),結果反而由于防御能力的減弱更易遭受聯軍空中打擊的重創(chuàng)琳猫∥芭眩可見“形散”往往是在“形聚”受到制約時才會退而求之,唯有“神聚”才是最終追求的目標脐嫂。
從效能集中的效果看统刮,除了兵力突擊,對于火力打擊和信息力攻擊而言雹锣,無論是從四面八方群聚而至网沾,還是從單一方向直搗黃龍,只要強度和精度一樣蕊爵,兩種布勢的結果并沒有區(qū)別辉哥,但需要的支撐條件卻大不相同≡苌洌“形散”往往意味著力散醋旦,力散則會對效能集中帶來負面作用,兩種布局要達成一致的效果会放,“形散”必然要比“形聚”消耗更多的資源饲齐。因此信息化戰(zhàn)爭中對作戰(zhàn)力量的運用,應當散而有度咧最,在全維造勢的同時捂人,始終以“神聚”為準則,確保通過信息網絡將分散的作戰(zhàn)力量聯成一體并協調一致地行動矢沿。
由于生產力發(fā)達程度不同滥搭,處于不同經濟和綜合國力發(fā)展階段的軍事力量的通聯能力、機動能力和防護能力各異捣鲸,從而導致軍隊的“形散”程度也各不相同瑟匆。因此在戰(zhàn)法研究過程中,不能被戰(zhàn)史戰(zhàn)例中態(tài)勢布局的表象所惑栽惶,應當立足支撐條件愁溜,以現有裝備為基礎疾嗅,以目標打擊為牽引,充分發(fā)揮人的主觀能動性冕象,克服技術條件的瓶頸代承,制定科學的力量分散標準,確苯还撸“形散有度次泽,神聚為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