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接到旁門三叔的電話络断,下午去給5歲孫子幼兒園報名裁替,卻被幼兒園拒收了,原因是孩子去年上中班時不聽老師管教貌笨,好象是有“多動癥”弱判,所以幼兒園拒收,建議家長另找幼兒園就學锥惋。
這個幼兒園就在三叔家樓下昌腰,一是接送孩子很方便开伏,二是孩子去年已經(jīng)在這上了一年,一切很熟悉遭商。下午被拒收后固灵,一家人愁眉不展,在家唉聲嘆氣劫流,愁了一個下午巫玻,晚上打電話讓我去說說情。
我和此園長也算是熟人吧困介,一是同是教育人士大审,二是若干年前曾教過園長女兒,但其它交情一般座哩。接了三叔電話后徒扶,我也發(fā)愁,才剛5歲的娃娃不能不上學呀根穷?想了想撥通了園長電話姜骡,拜托園長讓5歲孩子入學,園長說明天上班再研究研究屿良,再做做老師工作圈澈,答應晚一點可以帶孩子去。
今天專門在學校請了一會假尘惧,帶三叔和小娃娃來到園里康栈,在等待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這小娃娃的確有多動癥,一分鐘也不閑喷橙,在門口玩得翻天地覆[捂臉]啥么,我怎么勸說、喝斥都不管用贰逾,能想象出老師的為難悬荣。
因為只請了一會假,所以等的很心急疙剑,這一刻深刻理解做家長的難處氯迂,兒子從小學上到碩士畢業(yè),真沒有過這樣在門外無奈的等待……
半個多小時過后終于進到園里言缤,給園長嚼蚀、給老師說不盡的好話,做了一大通的保證管挟,終于交了費驰坊,把孩子送到教室。
去單位的路上想了好多,心里無味雜陳拳芙,很不舒服察藐,這到底是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