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準(zhǔn)備花1.2億推廣公共自行車辛燥,計劃投放3萬輛車筛武,相對近百億的財政預(yù)算,這個不算多挎塌。如果按照這個思路下去徘六,廣州的市民見證著全中國最大的自行車墓地誕生,很有可能是全球最大榴都。屆時市民對自行車的負(fù)面印象更加牢固待锈,自行車在廣州的前景可以休矣。
緣木求魚嘴高,焉能不斅谩辉懒?
發(fā)展公共自行車只是權(quán)宜之計。在近二十多年的不停打壓下谍失,留給自行車的空間極少眶俩。重新劃出自行車道?無疑是與虎謀皮快鱼。相信誰也不敢開出這個口子颠印。君不見綠道建設(shè)多年,綠道辦對市中心卻是一點辦法都沒有抹竹,只好在郊區(qū)做文章线罕。
道路改造涉及的利益方實在太多,大家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窃判,要知道輿論上發(fā)聲的都是有車一族钞楼。沒車的市民占絕大多數(shù),但是他們都迫于各種原因“失聲”袄琳。皮球只好落在公共自行車身上询件,反正投放車輛最容易統(tǒng)計,做不好還有一堆廢鐵唆樊。
可是廣州市民不騎車宛琅,真的是因為沒有車嗎?是因為停放車輛不安全嗎逗旁?還是買不起車嘿辟?都不是。
是因為沒有路呀片效!誰愿意騎著自行車和汽車肉搏呢红伦。
這個人人都知道的問題,該如何解決淀衣?現(xiàn)實點色建!廣州的自行車出行比例只有8%,專門為自行車開辟出道路簡直癡心妄想舌缤。
如果把目光投向杭州等長三角,和北方城市某残,你就會發(fā)現(xiàn)——自行車和電動車共用一條非機動車道国撵。以目前查禁不力的情況下,電動自行車加上自行車在廣州的比例應(yīng)該在20%左右玻墅,而長三角的城市普遍在30%左右介牙。
有了20%,開設(shè)一條非機動車道是不是更有說服力呢澳厢?這樣做有幾個好處:
1#減緩地鐵公交的壓力环础。
2#與機動車隔離囚似,增加騎行的安全感,為自行車出行創(chuàng)造條件线得。
3#減少五類車非法營運的現(xiàn)象饶唤。
4#脫掉廣州“違法”禁止電動自行車上路的帽子。
當(dāng)局者不會不知道解禁電動自行車的好處贯钩,自今年三月起各大部門和公共自行車公司到訪杭州數(shù)次募狂。從禁止電動自行車改為“加強管理”,必然遭遇巨大阻力角雷。但是祸穷,交通管理的決策,既要專業(yè)勺三,也需要“良心”雷滚。
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