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起小染,南開大學校長翘瓮、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曝18篇論文造假,論文實驗圖片有PS痕跡等消息在網(wǎng)上熱傳裤翩。截止發(fā)稿時止资盅,在最初曝出曹雪濤論文造假的國外學術交流在線平臺PubPeer上,能檢索到有上述圖像異常踊赠、作者署名包括曹雪濤的論文已超過40篇呵扛。
在這些以曹雪濤為作者或者通訊作者的論文里,出現(xiàn)了兩次實驗結果圖像完全一致筐带;一幅實驗圖中今穿,局部點圖多次“復制、粘貼”伦籍,兩幅實驗圖中蓝晒,部分一致,部分疑似有增添帖鸦、刪減等PS操作的現(xiàn)象芝薇。《中國新聞周刊》查閱到這40多篇論文中的35篇,其中曹雪濤擔任通訊作者或共同通訊作者的文章有29篇作儿。在這40多篇文章中洛二,目前有4篇被更正勘誤,有一篇2008年發(fā)表于《生物化學雜志》的論文被撤回攻锰,該期刊2018年的影響因子為4.106晾嘶。
對于這些質疑,曹雪濤于15日下午回復《中國新聞周刊》時表示口注,“我現(xiàn)在剛到上海實驗室变擒,要把這些事情查一下。我知道大家關注這個事情寝志,查完了娇斑,我會給大家一個回復策添。”
這些被疑造假的論文發(fā)表時間從2003年一直延續(xù)到2018年毫缆,絕大部分在曹雪濤供職第二軍醫(yī)大學唯竹、浙江大學免疫學研究所期間發(fā)表。文章多見于《細胞與分子免疫學》苦丁、《免疫學雜志》浸颓、《生物化學雜志》等國內外期刊,還有文章發(fā)表在自然出版集團主辦的《自然-免疫學》旺拉,另有一篇論文2014年被《科學》雜志收錄产上。
曝出曹雪濤論文圖像異常的人,是曾供職于斯坦福大學醫(yī)學院微生物學和免疫學系Elisabeth Bik博士蛾狗。Elisabeth Bik對《中國新聞周刊》說晋涣,2016年起,她就辭掉工作沉桌,專職調查各類論文圖像異常問題以及可能存在的學術不端谢鹊。
Elisabeth Bik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采訪時說,早在2014年留凭,她無意間發(fā)現(xiàn)了曹雪濤作為通訊作者的三篇論文有著可疑之處佃扼。這三篇論文中,有兩篇分別于2004年蔼夜、2007年發(fā)表在美國生物化學和分子生物學學會主辦的《生物化學雜志》上兼耀,另一篇2005年見于美國癌癥研究協(xié)會主辦的《臨床癌癥研究》中。這三篇都存在著上述類似的圖像問題挎扰。
其中翠订,發(fā)表于《臨床癌癥研究》的那篇文章在2015年進行了勘誤,勘誤意見稱:采用流式細胞儀遵倦、蛋白質印跡法(獲得特定蛋白質在所分析細胞或組織中表達情況信息的手段)等得到的實驗圖像中1A,3B–E官撼,4梧躺、5A和5E不正確,作者提供了新的版本傲绣,這些更改不影響本文章的闡釋或結論掠哥,作者對此錯誤表示遺憾。對此秃诵,Elisabeth Bik稱续搀,“《臨床癌癥研究》是高影響因子的雜志(2017年影響因子10.2),我認為更好的舉措應該是撤稿菠净〗希”?
目前彪杉,在PubPeer上,已經有超過40篇曹雪濤作為論文作者的文章被質疑牵咙。Elisabeth Bik解釋說派近,在一定條件下,實驗出現(xiàn)圖像的多次“重復”是有可能的洁桌,比如渴丸,蛋白質印跡法采用相同的實驗控制條件和樣本,采用相同的組織切片另凌,圖像會呈現(xiàn)相似性谱轨,但這樣的相似性應該在該出現(xiàn)的地方。而就流式細胞儀來說吠谢,即便用同樣的樣本碟嘴,細胞最終落點也不可能完全一致,“只是會大體位于同一象限囊卜,大體位置接近娜扇,但絕不會每次一樣”。
Elisabeth Bik發(fā)現(xiàn)栅组,在2014年開啟雀瓢、2016年發(fā)布的關于過去20年、國際上40種期刊20000多篇論文的研究報告中玉掸,有3.8%的論文刃麸,共計782篇圖像存在問題。這其中司浪,主要有兩種情況泊业,一種則是有意為之,這一比例她推斷約占一半啊易,另一半是“誠實或者無意的錯誤”吁伺。Elisabeth Bik以曹雪濤2018年發(fā)表在《細胞與分子免疫學》的一篇論文舉例稱,兩張流式細胞儀實驗圖像完全一致租谈,每張圖像的百分比也一致篮奄,這有著“誠實錯誤”的可能性,可能同一個圖表插入了兩次割去。
采訪中窟却,Elisabeth Bik多次強調,她只是將可能存在問題的圖像和論文標注出來呻逆,至于這樣的圖像是否構成學術不端夸赫,最終要看期刊的裁決,而期刊只有前期審查咖城,才可能杜絕這樣的現(xiàn)象茬腿。她還稱呼奢,圖像的復制粘貼、PS只是她能夠觀察到的科研作弊手段的一種滓彰,只是冰山一角控妻。
1989年,氣功熱席卷中國揭绑,在錢學森的帶動下弓候,很多研究者從不同角度用現(xiàn)代科學方法對氣功進行研究。當時正在第二軍醫(yī)大學攻讀碩士的曹雪濤他匪,與其導師葉天星菇存、第二軍醫(yī)大學附屬長海醫(yī)院的高也陶,在上海大學主辦的《自然雜志》上發(fā)表了《氣功外氣的抗腫瘤作用及增強免疫
功能機理的實驗研究(一邦蜜、二)》兩篇文章依鸥,其研究方法是讓氣功師對接種了腫瘤細胞的小鼠發(fā)放外氣,每次30分鐘悼沈,一共4次贱迟。
實驗證明了氣功外氣對體內抗腫瘤轉移、阻止腫瘤生長絮供、延長荷瘤宿主存活期及提高機體免疫功能的作用衣吠。如今,在對曹雪濤論文的質疑聲中壤靶,這兩篇論文也被重新提及缚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