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喜歡上海嗎?”
這個問題纹坐,在最近三周的時間里枝冀,被不同的人問了三次。
我喜歡大四那年春天耘子,畢業(yè)論文進(jìn)行得正酣之時果漾,一個人冷不丁飛到杭城面試,結(jié)束后跑去西湖邊晃蕩路過音樂噴泉無心偶遇整點表演的那一刻谷誓。面對起伏的水花绒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自在;
我喜歡深夜酒吧里捍歪,兩三人漫無目的吐露心扉户辱;
我喜歡在陽臺吹風(fēng);
我喜歡看云糙臼;
... ...
我喜歡某個狀態(tài)庐镐、某個場景、某個時刻......
可你若要問我是否喜歡一個名詞弓摘,
這幾乎是to be or not to be的問題了焚鹊。
但上海于我,是有很多特殊記憶的——
曾經(jīng)參加了上海某外國語大學(xué)的研究生考試韧献,不才末患,沒考上;
曾經(jīng)參加了某市場份額占50%中國總部位于上海的500強(qiáng)終面锤窑,不幸璧针,遇到最后一刻招聘取消之奇事;
曾經(jīng)收到base上海上過巴黎時裝周的某中國頭部獨立設(shè)計師的工作邀約渊啰,不巧探橱,時機(jī)不對申屹;
... ...
以及,
曾經(jīng)的確喜歡過一個名詞:
一個上海人隧膏。
于是當(dāng)因人生際遇機(jī)緣巧合而突然有機(jī)會長時間生活在一座很長時間都和你充滿羈絆的城市哗讥,你很難再去單純地想那個問題:我喜歡你嗎?
單純的喜歡胞枕,并不需要理由杆煞。但記憶點太多,就會模糊感受腐泻。
而很多時候能讓人念念不忘的决乎,都是自己的記憶罷了。
更何況由此帶來的這個階段的人生經(jīng)歷派桩,對我而言更像是:
霆鋒哥最后從了王菲构诚。
和張柏芝繼續(xù)在一起,也許幸福铆惑,也許不幸范嘱;
和王菲在一起,也許轟轟烈烈鸭津,也許一無所求彤侍。
抱著這樣的感受,就這樣即將迎來在上海的第三個周末逆趋。
一直希望自己能開啟一番“寫作事業(yè)”,奈何始終找不到具備可持續(xù)性的切入點晒奕,也擔(dān)心自己筆輟不耕闻书。
不過如今倒覺得,將這個階段的經(jīng)歷感受以日記形式如實記錄脑慧,也算是對自己的一個交代了魄眉。
無論今后何去何從。
無論最后闷袒,我是否能給開篇那個終極問題一個肯定答案坑律。
是為序。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1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