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伴著舒緩亦或深情的美聲章鲤,揭開香薰的蓋子,一絲一縷的香氣在狹小的房間里亂竄著怕轿,一不小心輾轉(zhuǎn)著縈繞在鼻尖偷崩。
著著寬松且暖和的棉衣,坐在書桌前撞羽,桌案上帶著淡黃的暖光更是讓小屋溫馨了不少阐斜。一手抱著熱水袋,一手執(zhí)著鋼筆在紙上沙沙地竄動诀紊。雖然不知道寫了什么谒出,可能只是在享受著筆尖順滑的觸感。
寫日記是需要“儀式感”的,比如現(xiàn)在笤喳,聽著輕音樂为居,燈下放著一盞熱茶,思緒受阻時杀狡,便盯著杯口冒出的縷縷青煙蒙畴,緩緩升起,彌漫捣卤,消散于燈火照拂不到的黑暗中忍抽。找一個舒服的地方,舒服的姿勢董朝,以舒適的心情。
亦或是不需要儀式干跛?不必找個特定的本子記錄子姜。我們總會將自己習(xí)慣的事物貼上標(biāo)簽,教室和圖書館就是學(xué)習(xí)的地方楼入,回家就可以稍微放松哥捕,而寢室就是用來睡覺的,更遑論本子嘉熊?我們總是喜歡將所有事物分門別類遥赚,數(shù)學(xué)筆記本不能用來記化學(xué),蘋果和梨子為什么要?dú)w為水果而不是蔬菜阐肤?既然都是吃的凫佛,又何必分的如此清楚?分類確實(shí)讓生活井井有條孕惜,但又少了幾絲樂趣愧薛。
正如日記,本是隨心寫的幾行字卻大費(fèi)周折一定要工工整整地寫在特定的本子上衫画,估計(jì)每次翻開“日記本”都會心中默念:啊毫炉,又要寫日記了,還是要交給老師看的削罩,這次又寫什么瞄勾?……在無形之中給自己束縛了一道枷鎖,如若隨著心情在不知類別的本子上隨意撕下一張紙當(dāng)做日記的搖籃呢弥激?效果定會不同吧进陡,不過寫你所想,隨心二字而已秆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