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這問題放在早些年我情愿年輕,基于年輕才不畏懼失敗兜挨,年輕才有狂野的資本膏孟,年輕才能談及重頭再來,再加上曾經(jīng)我很崇拜張愛玲的一句話:“出名要趁早拌汇,來的太晚柒桑,快樂也不那么痛快≡胍ǎ”
可是眼下若是允許的話魁淳,我情愿老二十歲飘诗,意思是早二十年出生,有這想法源于對時代的無力感界逛,同時也因為自己的無能感昆稿,借此覺得這時代的人文跟曾經(jīng)的人文不可比擬……
我寫過一篇文章——《90后也許是最后一代聽粵語歌的人》,表達了現(xiàn)在的歌曲確實都太難聽息拜,細想一下能火起來的歌曲或多或少因為滲透滑稽溉潭、娛樂成分——《我們不一樣》,再早一點少欺,風(fēng)靡全球的《江南Style 》喳瓣,打破YouTube點擊率,但這首歌細聽下來赞别,遠未能到觸動人的情分層面畏陕。
相比九十年代初香港樂壇各類歌曲還差得很遠,上周日有一個朋友結(jié)婚仿滔,結(jié)婚前一晚約我唱K蹭秋,K房里依舊是那個時代扣人心弦的歌曲—— beyond《光輝歲月》;張學(xué)友《如果這都不算愛》堤撵;甚至梅艷芳的《夕陽之歌》仁讨。
我有意識去聽流行歌,早在五歲那年实昨,父親是黎明的粉絲洞豁,在一家西餐廳,那回很流行點歌荒给,服務(wù)員會給上一張點歌紙丈挟,父親寫了一首《夏日傾情》,那旋律至此仍不過時志电,相比之下曙咽,如今該沒有人再去聽《江南Style》了吧。
造成這種情況我并不認為是生活水平提高了挑辆,大家缺少了痛苦導(dǎo)致心態(tài)麻木例朱,所以寫不出動人心弦的歌曲,即便沒有好聽的情歌鱼蝉,最至起會有好聽的愛國歌啊洒嗤。畢竟一旦提起“勿忘國恥”,每個人都激動澎湃成公雞中的戰(zhàn)斗機魁亦,所以我想最主要的因為是這時代不允許你有失敗渔隶。
一個新人出一張唱片不大賣,唱片公司不會給你第二次機會洁奈。九十年代初香港對待一個歌手即便出三張唱片不紅间唉,仍能給你出唱片绞灼。香港還不像大陸,香港是沒有音樂學(xué)院呈野,但是回顧一下香港的樂壇镀赌,卻出了羅文、梅艷芳际跪、四大天王商佛、包括后期的陳奕迅、容祖兒姆打、TWINS……比比皆是良姆。
我們現(xiàn)在的樂壇,若不能一炮而紅就永遠不能大紫大紅幔戏,音樂選秀節(jié)目越來越多玛追,奪冠的人能夠給你出唱片,出了一張后還是石沉大海闲延,娛樂公司都在追熱點痊剖。
從現(xiàn)在長大的人,他們是沒有青春垒玲,這話說得有點過陆馁,但我跟一些年輕人聊天,他們確實是無法找到一些關(guān)于青春的點合愈,就是不會聽到周杰倫的歌曲便感性地言道:這就是我的青春叮贩。跟他們聊電視劇、聊電影佛析,他們也未能說上幾部烙印心里的戲劇益老,至少我那個年代還能說三個字:周星馳或周潤發(fā)。
上一陣子寸莫,我就看了吳宇森的采訪捺萌,中國著名導(dǎo)演之一,他曾拍攝過一部電影叫《喋血街頭》膘茎,當時拍攝成本很貴桃纯,上映的時候票房全部垮掉,投資人虧了大錢辽狈,所有人包括同行都說這是爛片——“別人說這是‘爛片’已經(jīng)算客氣了慈参,有些人還夾帶臟話呛牲」蚊龋”
投資人卻對吳宇森說:“這是你拍過最好的一部電影∧锢”
你是無法想象那個年代會不停地給年輕人機會着茸,會允許你犯錯壮锻,后來吳宇森就拍了一部震驚行業(yè)的電影《縱橫四海》涮阔,當時香港也踴躍一大批優(yōu)秀的導(dǎo)演徐克猜绣、劉鎮(zhèn)偉,換作現(xiàn)在你能說出幾個從這時代誕生的著名導(dǎo)演嗎敬特?
你跟投資人說掰邢,“我要拍一部有自己風(fēng)格的電影∥袄”
投資人會說:“你滾辣之。”
因為一個年輕導(dǎo)演如果沒有粉絲經(jīng)濟皱炉,他連做導(dǎo)演的機會都沒有怀估,這個時代即便有很多李安,但少了給李安機會的人合搅。
我曾接觸過一名出過書的人多搀,他是某平臺的編輯,寫了一部小說在豆瓣上好評如潮灾部,出了實體書康铭,一共賣出100本,慘遭滑鐵盧赌髓。如今出版社都不主動聯(lián)系他麻削,他曾以為出書是夢,最后出書成為了心理上一道禁錮——“郭栩鵬春弥,希望越大失望越大呛哟。”他在微信上跟我說了這句話匿沛。
很多企業(yè)說有才華的人難找扫责,這世界真的不缺有才華的人,稍微找一個貼吧看看評論就知道逃呼,中國還是人才濟濟鳖孤,你總能看見不少“硬邦邦的想法”還有“黏糊糊的建議”,只是我們對才華的定義越來越苛刻抡笼,所謂的才華在這時代的是不能有差錯苏揣,你的形象還得要好,一旦差錯推姻,就算郭敬明拍小時代系列很賺錢平匈,到了《爵跡》虧本了,一年過去,連微博都少發(fā)了增炭。每一步都得步步為營忍燥,因為投資人都很看重金銀。
“我情意老二十歲也不愿意年輕二十歲”隙姿,這話有點牢騷的味道梅垄,因為不管電影、音樂這類大文化產(chǎn)業(yè)输玷,還是工作上队丝,我們常常都會碰到想得到一個機會,沒人愿意為你的機會埋單欲鹏,我們都缺少信賴炭玫,但小時候我們就知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沒想到這事一旦跟金錢扯上就會變味貌虾,變成“不如意高達十之八九吞加,你還是滾吧【『荩”
于是衍生了抄襲衔憨,看見某游戲火爆了,立即全面抄襲袄膏,從端游到手游践图;看見某公眾號雞湯文火爆了,然后立刻洗稿沉馆;看見杜蕾斯的文案行業(yè)第一码党,大家也去抄襲,發(fā)現(xiàn)抄襲了不了斥黑,從口吻上改成學(xué)習(xí)揖盘。其次面對很多事情,若不是有高達80%的成功率锌奴,大部分人還是選擇不做兽狭,寧可當名吃瓜群眾,也不笨笨地犯錯鹿蜀。
我想說的是箕慧,即便成功率只0.0000000000000000001,也比0好啊茴恰,因為人生很多情況是一道數(shù)學(xué)題不是哲理題啊颠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