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和我講起了她高中同學(xué)小A的故事。小A高度近視捧灰,但走路從不帶眼鏡淆九,平時看到班上同學(xué)都是直直地走過去,招呼都不打毛俏。為此班上同學(xué)給他起了個外號叫鐵面女郎炭庙,說她太高冷,見面連招呼都不打煌寇。小A只好解釋道焕蹄,自己只是不習(xí)慣走路戴眼鏡,看不清同學(xué)阀溶,不是裝冷漠故意不和大家打招呼腻脏。
她和室友的聊天基本是這樣的:
室友:寶貝兒早上好哦
她:嗯嗯
室友:今天外面好熱啊
她:嗯嗯。
室友:你待會會去教室嗎银锻?
她:嗯嗯永品。
室友:中午一起吃飯嗎?
她:嗯嗯击纬,啊不…
室友:不什么鼎姐?
她:不…不錯
后來換了一位班主任,第一節(jié)課說要做自我介紹更振,每個人上臺輪流發(fā)言炕桨。輪到她時,她漲紅了臉肯腕,支支吾吾把名字說完就下去了献宫,班上有幾個男同學(xué)起哄:“鐵面女郎臉紅啦……”她沒說話,只是把臉埋在桌子上乎芳。
朋友繼續(xù)說遵蚜,那天之后小A哭了,她說自己不想當(dāng)什么鐵面女郎奈惑,只是特別害怕到人多的地方去吭净,感覺所有人都在注視自己,雖然心里明白不是這樣的肴甸,但總是會控制不住的想寂殉,肢體就會變得不自然。
“歷史上從來沒有哪一刻像當(dāng)下這樣原在,對人們的社交技能有如此高的要求友扰⊥妫”美國心理學(xué)家菲利普·津巴多曾寫道,然而村怪,同樣是當(dāng)下這個時代秽浇,“我們與他人的共同活動越來越少,人們體驗到的社交焦慮情緒呈現(xiàn)逐年增長的趨勢甚负〖砘溃”
不喜歡和別人打招呼,認(rèn)為全世界最可怕的事是閑聊梭域。
同學(xué)朋友約飯斑举,一定要找一百個借口推脫。
聚會人數(shù)大于四時會被問【你怎么了】【你不開心嗎】【你不舒服嗎】病涨。其實并沒有富玷。
閑暇時候最喜歡的事,就是宅在家看書看電視既穆。
能打字解決的事赎懦,絕不當(dāng)面說。
談戀愛的時候像個啞巴幻工,認(rèn)識新朋友等于自殺铲敛。
………
微博上有位博友如是說:
“我是很害怕出門的那種人
有點點社交恐懼
自從錯過一次高鐵之后對高鐵堵車趕飛機也產(chǎn)生各種心理陰影
想一個人出門旅游 但是一想到外面要接觸到好多人就慫
還有訂票訂酒店乘地鐵種種零碎事宜
就會很害怕
也不習(xí)慣去接受新的東西
像學(xué)車學(xué)游泳之類的 開始前就會很焦躁
但是一上手就會覺得很好玩
以前談戀愛的時候每天跟男朋友在食堂見面之前
都會焦躁甚至想分手”
“喜歡安靜,但又選擇了一個熱鬧的職業(yè)会钝。
這個城市陌生到出門就得問路,問路都得鼓起很大的勇氣工三。
告訴自己迁酸,做一個開朗敢說話的人,努力說完后俭正,手心都捏了一把汗。
一直都告訴自己,有些事情蓄髓,你遲早都要一個人面對否彩。”
“我總是想表現(xiàn)得很隨和樂觀儿惫,給予對方所有的熱情澡罚,可是下一秒,我不知道從哪里談起肾请,說話找不到切入點留搔,尷尬地沉默。之前的熱情感覺特別假铛铁,可是我知道隔显,那是我最真的情感却妨,只是在沉默中變得不知所措。別人侃侃而談的時候括眠,總是插不上話彪标。恐懼焦慮到找不到適合自己的圈子掷豺±萄蹋”
這些都是典型的“社交恐懼癥”。
也有人把這種人稱為“隱蔽青年”萌业。
百度百科上說“隱蔽青年”一詞來源于日本坷襟,指人在某種程度狹窄的生活空間之中不出社會的意思∩辏患者對于在陌生人面前或可能被別人仔細(xì)觀察的社交或表演場合婴程,有一種顯著且持久的恐懼,害怕自己的行為或緊張的表現(xiàn)會引起羞辱或難堪抱婉。
前段時間档叔,推特上掀起了一陣關(guān)于“社恐患者最高興的瞬間”的討論,吸引了大量網(wǎng)友參加蒸绩。
里面提到令他們最高興的時刻大概有這些:
對方主動取消了你一直想找借口取消的約會衙四。
在你家的客人終于決定要走的時候。
路上碰到熟人但對方并沒有看到你患亿。
可以避免打電話的時候传蹈。
可是,內(nèi)向的步藕、有社交恐懼的人惦界,比想象中的還要多。
在芬蘭咙冗,為了避免陌生人坐在同一個長凳上沾歪,這里的長椅都被設(shè)計成錯開的樣子,目的就是為了避免與陌生人相觸的視線尷尬雾消。
在芬蘭灾搏,公交車上只要有挨著的座位有一個人,就等于兩個位置都有人立润,誰都不想和誰坐在一起狂窑。
在芬蘭,出門之前聽到或發(fā)現(xiàn)鄰居也正要出門桑腮,他們又會立即返回家中蕾域,等過一段時間再出門或者干脆不出門。
這種誰也不打擾誰、互不干涉的自由度旨巷,讓每一個人的思想都能保持一份靜謐巨缘,這大概也是芬蘭被稱為“創(chuàng)新之國”的原因。
社恐不過是一種處事方式采呐,內(nèi)向也只是一種性格若锁,不是缺陷。每個人都有對這個世界斧吐,對自己生活方式選擇的權(quán)利又固。
大概就像《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說的那樣,人窮盡一生追尋另一個人類共度一生的事煤率,我一直無法理解仰冠,或許我自己太有意思,無需他人的陪伴蝶糯。
在他們的眼里洋只,相比兩個人的無言以對,一個人的時光更快樂昼捍、更幸福识虚。一個人就這樣在自己安靜的歲月里躺著,健身妒茬、聽歌担锤、閱讀,做個有煙火氣的內(nèi)向者乍钻。
他們在遇見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和話題時肛循,也會展現(xiàn)出足夠的自信和熱情。
他們與生俱來的敏感和細(xì)膩會他們成為你最好的朋友和傾聽者银择。
他們也會在你不開心的時候育拨,放下手中的書本,默默地陪著你欢摄。
村上春樹曾在《當(dāng)我跑步時,我談些什么》里說過:
我這個人是那種喜愛獨處的性情笋粟,或說是那種不太以獨處為苦的性情怀挠。每天有一兩個小時跟誰都不交談,獨自跑步也罷害捕,寫文章也罷绿淋,我都不感到無聊。和與人一起做事相比尝盼,我更喜歡一個人默不作聲地讀書或全神貫注地聽音樂吞滞。只需一個人做的事情,我可以想出許多來。
也有調(diào)查顯示裁赠,成功者中殿漠,內(nèi)向者占大多數(shù)。愛因斯坦佩捞、比爾蓋茨绞幌、巴菲特、斯皮爾伯格……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實都是個內(nèi)向的人一忱。
內(nèi)向沒什么不好莲蜘,社恐也不必太自卑,在這個浮躁的社會帘营,不會左右逢緣的套路票渠,何嘗不是一種品德?所以芬迄,請尊重他們的意志问顷,讓他和自己多待會兒。
既然不能和光同塵薯鼠,那就無可替代吧择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