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文
一叢一叢的秋菊環(huán)繞著房屋斟冕,看起來好似詩人陶淵明的家。繞著籬笆觀賞菊花搞挣,不知不覺太陽已經快落山了带迟。
不是因為百花中偏愛菊花,只是因為菊花開過之后便不能夠看到更好的花了柿究。
注釋
⑴秋叢:指叢叢秋菊。
⑵舍(shè):居住的房子黄选。
⑶陶家:陶淵明的家蝇摸。陶,指東晉詩人陶淵明办陷。
⑷遍繞:環(huán)繞一遍貌夕。
⑸籬(lí):籬笆。
⑹日漸斜(xiá):太陽漸漸落山民镜。斜啡专,傾斜。因古詩需與上一句押韻制圈,所以應讀xiá们童。
⑺盡:完。
⑻更(gèng):再鲸鹦。▲
賞析
東晉大詩人陶淵明寫了“采菊東籬下慧库,悠然見南山”的名句,其愛菊之名馋嗜,無人不曉齐板,而菊花也逐漸成了超凡脫俗的隱逸者之象征。歷代文人墨客愛菊者不乏其人,其中詠菊者也時有佳作甘磨。中唐詩人元稹的七絕《菊花》便是其中較有情韻的一首橡羞。
第一句“秋叢繞舍似陶家”的“繞”字寫屋外所種菊花之多,給人以環(huán)境幽雅济舆,如陶淵明家之感卿泽。詩人將種菊的地方比作陶家,可見秋菊之多吗冤,花開之盛又厉。這么多美麗的菊花,讓人心情愉悅椎瘟。
第二句“遍繞籬邊日漸斜”表現(xiàn)了詩人專注地看花的情形覆致。第二句中的“繞”字寫賞菊興致之濃,不是到東籬便駐足肺蔚,而是“遍繞籬邊”煌妈,直至不知日之將夕,表現(xiàn)了詩人賞菊時悠閑的情態(tài)宣羊。詩人被菊花深深吸引住了璧诵,其愛菊之情,似較五柳先生有過之而無不及仇冯≈蓿“遍繞”“日漸斜”,把詩人賞菊入迷苛坚,流連忘返的情態(tài)和詩人對菊花的由衷喜愛真切地表現(xiàn)了出來比被,字里行間充滿了喜悅的心情。前兩句短短的十四個字泼舱,有景等缀、有情、有聯(lián)想娇昙,活脫脫地勾勒出一幅詩人在秋日傍晚漫步菊叢賞花吟詩而樂不思返的畫面尺迂。
三四兩句“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冒掌,點明了詩人愛菊的原因噪裕。這兩句以否定句式陡地一轉,指出自己并非沒來由地鐘情菊花股毫。時至深秋州疾,百花盡謝,唯有菊花能凌風霜而不凋皇拣,獨立支持严蓖,為世界平添了盎然的生機薄嫡。詩人熱愛生活、熱愛自然颗胡,這四季中最后開放的菊花使他忘情毫深,愛不能舍了。詩人從菊花凋謝最晚這個角度出發(fā)毒姨,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愛菊花的理由哑蔫。其中也暗含了對菊花歷盡寒冷最后凋零的堅強品格的贊美之情。中國古典詩詞常借物詠懷喻志弧呐,如屈原的《桔頌》闸迷,陳子昂的《感遇》,都是范例俘枫。元稹《菊花》一詩贊菊花高潔的操守腥沽、堅強的品格,也是這種寫作手法鸠蚪,寓有深意今阳。
這首七言絕句詩,雖然寫的是詠菊這個尋常的題材茅信,但用筆巧妙盾舌,別具一格,詩人獨特的愛菊花理由新穎自然蘸鲸,不落俗套妖谴,并且發(fā)人思考。詩人沒有正面寫菊花酌摇,卻通過愛菊膝舅,側面烘托它的優(yōu)秀品格,美妙靈動妙痹,意趣盎然铸史。該詩取陶詩的意境鼻疮,且也以淡雅樸素的語言吟詠怯伊,便不似陶公全用意象,蘊藉之至判沟;而是在描繪具象之后耿芹,以自述的方式道出愛菊之由而又不一語說盡,留下了想象空間去回味咀嚼挪哄,這就增強了它的藝術感染力吧秕。▲
元稹(779年-831年迹炼,或唐代宗大歷十四年至文宗大和五年)砸彬,字微之颠毙,別字威明,唐洛陽人(今河南洛陽)砂碉。父元寬蛀蜜,母鄭氏。為北魏宗室鮮卑族拓跋部后裔增蹭,是什翼犍之十四世孫滴某。早年和白居易共同提倡“新樂府”。世人常把他和白居易并稱“元白”滋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