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今日學習心得如下:
? ? 一是《律呂新書》,這是一部南宋音樂著作过咬,由朱熹和蔡元定師生兩人合著大渤。陽明先生在這里再次強調(diào)分析事理的標準是禮樂,即前文中說的掸绞,心中時時有一個天理在泵三。所以求學的人必須從禮樂根本上下功夫。對此衔掸,不懂先生所說烫幕。
? ? ? 二是先生的著名觀點,鏡子比喻心敞映,圣人的心如同明鏡较曼,而凡人的心如同昏鏡。格物之說其旨在照鏡振愿,而先生的主旨在“亮"鏡捷犹,即修心,心正則鏡明冕末。
? ? ? ? 三是為學之道萍歉,先生用研習道來打比方,知己不足則常提問档桃,一知半解就以為學透了枪孩,就會陷于井底之蛙。同時先生又認為道無止境,玄妙幽深蔑舞;但道又簡單明白拒担,只要用到功夫,就能達到純凈潔白攻询,透徹圓融的境界从撼。可見得道在功夫蜕窿。
? ? ? 四是如何達到意誠呢谋逻?這是《大學》中內(nèi)容,剛好今天學到這里桐经,《大學》中的原話是這樣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誠浙滤,意誠而后心正阴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齊纺腊,家齊而后國治畔咧,國治而后天下平∫灸ぃ”這里所說的格物誓沸、至知、誠意壹粟、正心拜隧、修身、齊家趁仙、治國洪添、平天下,是實現(xiàn)“明德”雀费、“親民”干奢、“止于至善”這三條綱領(lǐng)的步驟和方法,也就是“圣算”盏袄,這種“圣算”之法必須貫徹于生活的每時每刻的精妙處忿峻。
? ? 五是關(guān)于道的問題,先生認為心外無道辕羽,心外無理逛尚,從時空上看,道無始無終逛漫,如果認為道也有形體黑低,那一定是圓,而不是線段,圓是一個整體克握,圓為一蕾管,道即為一;從空間上看菩暗,道無處不在掰曾,無處不有,又無處不道同一理停团,所以旷坦,古人云:無理寸步難行,有理走平天下佑稠∶朊罚“道可道,非常道"舌胶,這些觀點與《道德經(jīng)》的論述有異曲同工之妙捆蜀。
? ? ? ? 六是治學如何能達到精湛,就象水塘幔嫂,"問渠哪得清如許辆它,為有源頭活水來",水看源頭履恩,掘數(shù)頃無源之池锰茉,不如挖一口有源之井,是掘源還是截流切心,當是治學之道飒筑,也是治國、齊家昙衅、修身都必須做到的扬霜。
? ? ? 七是"止于至善"就是知自己的天性,而自己的天性就是自己的心而涉,而心就是理著瓶,無私心就是當理,不當理就是私心啼县,所以說修心是達理的根本要求材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