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讓我憑著記憶把1970年前后的馬號街艳馒、西北隅甚或老縣城的街巷畫個略圖憎亚,我自信應該是差不多的!
或許弄慰,有時間的時候第美,我真畫上一幅,把我的記憶塑出形來陆爽。也很有意思什往。
最近的日子里,完全是機緣巧合慌闭,我在網(wǎng)絡(luò)上看到幾幅老滕縣的草圖别威。其中標識為“民國二十七年(1938)滕縣城關(guān)略圖(草繪)”的,距我們最近驴剔。
1938年到1970年省古,不過三十二年。但是我們對比草圖和記憶丧失,感覺得到豺妓,這三十二年的變化實在是太大!
這也很好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建立,帶來的變化琳拭,就是翻天覆地载佳!
我試著,在1938年的地圖上找我們在西北隅的暫住地臀栈,對應上生宅蔫慧,也有后來高炯浩先生的證明,應該是確鑿的了权薯!當年我們所住的生家的四合院姑躲,后面大院,想必是生家花園盟蚣?
東風小學黍析,我原來以為是誰家的宅子,在1938年草圖上屎开,應該是張家祠阐枣!
我簡單描寫過東風小學的建筑格局,當時想當然的把西側(cè)開闊大院當了誰家的花園奄抽。當然蔼两,我現(xiàn)在仍然不知道具體的情況。
然后就是馬號街逞度。在1938年草圖上额划,找到黃山橋,以黃山橋為參照档泽,馬號街人委宿舍應該是建在東關(guān)大街之上的俊戳;但是,我記得馆匿,人委宿舍應該是建在推平了的城墻上的抑胎!
好在,懸殊不太渐北!何況阿逃,那只是一幅草繪地圖,比例大概是不太嚴謹?shù)模?/p>
至于人委宿舍是建在老城墻的遺址之上的記憶腔稀,我確信錯不了盆昙!因為我們爬過一段剩下的城墻羽历,不久就徹底拆除了焊虏!
從1970年到今天,也沒有幾十年秕磷,又發(fā)生了什么樣的變化了呢诵闭?我的同齡同學朋友們,肯定比我還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