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道題厨钻,請先做下你的選擇。
1坚嗜、你認為讀書應該有目的嗎夯膀?
A.?應該有 ? ? B.?不應該有
2、你對文學以外的書籍有涉獵嗎苍蔬?
A. ?有 ? ? B. ?很少
3诱建、你是否有讀完一本書,收獲不明顯的困惑碟绑?
A. ?有 ? ? B. ?沒有
1俺猿、調查結果
上文的3個問題,你的選擇是格仲?
半個多月前辜荠,我對學校讀書社團里44名同學做了一個問卷調查,問了類似的問題抓狭,這算是工科學校里少有的讀書人伯病,來看看他們是怎么回答的。
問題1:你認為讀書應該有目的嗎否过?
①8名同學的看法是「不應該有」午笛,理由多是:
“不應該,讀書是為享受苗桂,帶有目的性的不叫讀書药磺,那是任務∶何埃”
“不應該有癌佩,讀書是放松自我充實自己閑暇時間的一種方式”阆牵”
“不應該有围辙,讀書是為了自身的愉悅,帶有目的性自己讀書會有壓力放案∫ǎ”
②36名同學的看法是應該「有目的」讀書,其中:
28名同學的目的是:
陶冶情操吱殉、修身養(yǎng)性掸冤、提升內涵
8名同學的目的里提到了:
獲取知識
問題2:你對文學以外的書籍有涉獵嗎厘托?
1名同學表示沒有看懂題目的意思。
8名同學對文學以外的書籍沒有或幾乎沒有涉獵稿湿。
35名同學表明自己有涉獵铅匹,他們的舉例多是:
“羊脂球,鋼鐵是怎樣煉成的”
“文學以外饺藤?推理小說算嗎”
“有包斑,但……具體的話,說不上來”
“有策精,《安徒生童話》……”
“有:高數(shù)書……”
真正對文學以外書籍有涉獵的同學,只有15名崇棠。
問題3:你是否有讀完一本書咽袜,收獲不明顯的困惑?
超過半數(shù)的同學認為自己有這個困惑枕稀。
2询刹、讀書應該有目的嗎?
這個調查結果萎坷,不知道你有沒有看出點問題來凹联?針對這3個問題,我自己分別得出了3個結論:
這44名同學里
大部分人讀書并沒有明確的目的
大部分人幾乎不讀文學以外的書
大部分人讀完一本書沒什么收獲
最終哆档,我的看法是:
因為大部分人讀書并沒有明確的目的蔽挠,且很少讀文學以外的書,導致他們讀完一本書并沒有什么收獲瓜浸。
首先來看澳淑,讀一本書有收獲與沒有收獲,真的有那么重要嗎插佛?
1杠巡、如果你僅僅是為了消遣,那有無收獲一點都不重要雇寇。
2氢拥、如果你想要通過讀書獲得成長,但是你讀完一本書卻一點收獲沒有锨侯,讀和沒讀一個樣嫩海,你還談什么成長呢?
不妙的是囚痴,很多人都存在讀完一本書收獲不明顯的情況出革,為什么?原因之一在于渡讼,他們在讀書時骂束,并沒有明確的目的耳璧。
先讓我們回到第一個問題:你認為讀書應該有目的嗎?
這個問題看似難以回答展箱,其實根本沒有意義旨枯,我只是虛晃一槍,因為:
每個人讀書都有目的混驰。
那8位聲稱讀書并沒有目的的同學攀隔,明顯在撒謊,他們給出的理由已經充分暴露了讀書的目的:享受和消遣栖榨。
但是昆汹,不是每個人讀書都有明確的目的。
注意是「明確」婴栽,不是享受满粗,不是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愚争、提升內涵映皆,這些都不是明確的目的,頂多算是良好的愿景轰枝。
那到底什么是「明確」捅彻?
任何以可量化收獲為導向的讀書目的,都是明確的鞍陨。
什么是可量化的收獲步淹?我們先看什么是不可量化的收獲:情操、修養(yǎng)诚撵、內涵……陶冶情操贤旷、修身養(yǎng)性、提升內涵固然沒有錯砾脑,但是如果你始終拿這樣宏大的愿景來讀一本書幼驶,看似高端:
其實就是在書海中漫無目的地抓瞎,不知道該讀什么韧衣,也不知道該怎么讀盅藻,沒有收獲難道不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在我看來可量化指的是畅铭,你讀一本書的收獲氏淑,具備以下三個特質中的一種或多種:
①解答心中所惑:
讀《自控力》,我明白了人們意志力運轉的機制硕噩。
②解決現(xiàn)實問題:
讀《優(yōu)勢談判》假残,我學習了許多實用的談判技巧。
③拓展知識邊界:
讀《智能時代》,我了解了人工智能的基本知識辉懒。
這三點收獲好像也看不見阳惹、摸不著,那我們如何讓收獲看得見眶俩、摸得著呢莹汤?
其實你只需要做到一句話:
以輸出為目的的閱讀
這也是我個人閱讀理念的核心,這里的輸出包含3個層面:
1颠印、把知識收入印象筆記纲岭,建立知識體系
我會把不同書籍同一主題的知識收集在一起。
其實不光是書籍线罕,我在我在直播平臺聽的一場分享止潮、在得到app上聽的音頻、在公眾號上看到的好文章钞楼,都會一一收入印象筆記喇闸。
最近,我開始收集心理學概念的零碎知識窿凤,這些概念放在印象筆記里仅偎,就像一個個抽屜跨蟹。
不斷把零碎知識分門別類地塞進去雳殊,等某個抽屜塞得差不多了,就可以針對這個概念進行更高級的輸出——書寫窗轩。
2夯秃、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
我至今還記得思維研究者劉未鵬在那本《暗時間》說的話:
“書寫是為了更好地思考”
甚至可以說,書寫本身就是思考痢艺,只有開始寫仓洼,你才發(fā)現(xiàn)原來這些概念根本沒有搞明白,于是你拿起書堤舒,重新閱讀色建,重新思考,直至完全理解舌缤。
于是我從完全不寫作的小白箕戳,到在QQ空間寫日志,之后在知乎国撵、簡書上發(fā)文陵吸,再到創(chuàng)建公眾號。
堅持了一年的寫作直到現(xiàn)在介牙。
3壮虫、最高級的輸出:踐行
踐行是對一本書最大的敬意。
讀《自控力》环础,我就要利用書中知識囚似,合理利用意志力剩拢,從而更好地生活學習。
讀《優(yōu)勢談判》谆构,我就要把書里的技巧轉化為行動策略裸扶,想出自己的談判策略。
如果自己都不踐行搬素,你怎么有底氣跟別人炫耀讀過這本書呢呵晨?你怎么有底氣寫文章來啟發(fā)別人踐行呢?
3熬尺、你適合讀什么書摸屠?
說完了讀書目的,現(xiàn)在說說如何選書粱哼,選書的重要性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季二。
你讀的什么書直接決定了你的思考質量,如果讀的是一堆毫無營養(yǎng)的書籍揭措,就算讀了100本胯舷,所謂的思考其實是在嚼破爛。
可是市面上的書實在太多了绊含,該怎么選桑嘶?2015年,僅僅是簡體中文出版的新書就有260000種躬充,盡管數(shù)字嚇人逃顶,大體就這么四種類型的書:
①方法論的書籍
這類書是雞蛋。
其中的內容能夠打破你原來認知充甚、重構新的認知以政,不僅講了,還給了你背后的依據伴找。
通常是思維方法論盈蛮,更好的書會說“元知識”,即教你獲得知識的方法技矮,和判斷知識是否可信的準則抖誉,比如《暗時間》。
②專業(yè)書
這類書是米飯穆役。
一種是專業(yè)領域的書籍寸五,比如經濟學、人工智能耿币,讀完并不一定對現(xiàn)實產生明顯的影響梳杏,但在思想上,卻打開了你理解世界新的維度。
另一種是能夠解心中之惑十性,直接幫助你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書籍叛溢。
比如前段時間,我在運營微信群時有很多困惑劲适,于是買了一本《社群營銷》楷掉。
③文學
這類書是蔬菜。
為什么我說很少讀文學以外的書霞势,是他們沒什么收獲的重要原因烹植?我認為原因有三:
①大部分人讀文學是為了享受
把目的定義為享受,沒什么收獲也就沒什么奇怪的了吧愕贡?
②需要非常長時間的熏陶
文學自然是好東西草雕,閑時翻來很有滋味。
但文學對一個人的改變是潛移默化的固以,不是讀了一兩年的文學書籍就能改變了的墩虹,長時間的熏陶,5年甚至10年憨琳,才會在氣質上顯現(xiàn)出來诫钓。
而你讀完僅僅一本書后的收獲,是很難看見的篙螟。
③每個人對文學經典的判斷標準不一
別人口中的經典在你眼里可能就是破書菌湃,網上大量的所謂文學經典書單,不知道誤導了多少人闲擦。
曾經我也是因為篤信別人口里的經典慢味,買了一套博爾赫斯全集场梆,只看了一本就看不下去了墅冷,實在味同嚼蠟。
④雞湯書籍
這類書是垃圾食品或油。
全世界的雞湯書籍出了億萬種寞忿,說來說去就是一句話:只要努力,就能解決問題顶岸。至于如何努力腔彰,總是一帶而過。
但是有的人就是喜歡這樣的東西辖佣,也沒有辦法霹抛,我就不再贅述了。
如果你想同時保持身體健康卷谈、思想健康杯拐,我的衷心建議是:
多吃米飯和雞蛋,蔬菜為輔,盡量不吃垃圾食品端逼。
多讀方法論的書籍和專業(yè)書朗兵,文學為輔,盡量不讀雞湯書籍顶滩。
為什么文學為輔余掖,說下我的看法:
1、如果你是小學生礁鲁、初中生盐欺,請忽略我的所有話,任何書都可以讀仅醇,未來你很有可能成為一名文學大家找田。
2、如果你已經事業(yè)有成着憨,常讀文學陶冶身心當然無可厚非墩衙。
3、如果你是大學生甲抖,或是正在奮斗路上的朋友漆改,方法論的書籍和專業(yè)書才是你安身立命的根本。
為什么盡量少讀雞湯准谚?因為想要獲得心智成長挫剑,這類書給不了你任何幫助。
我們的成長分為兩種:
一種是身體的成長柱衔,從蹣跚學步的小孩樊破,直至成為健壯的青年。
一種是心智的成長唆铐,往往是一個人思維方式的轉變哲戚、迭代和升級。
心智成長是一個不斷打破舊認知艾岂、重構新認知的過程顺少。
顯然,雞湯的特點是什么王浴?就是認同你已有的觀念脆炎,不僅不給你新的知識和認知,還強化你舊有的認知氓辣,于是你產生共鳴秒裕,還覺得寫得真好啊……
而方法論的書籍和專業(yè)書,從來只會打破你已有的觀念钞啸。
只有打破了你的舊認知几蜻,新的認知升級才成為可能癞松,這才是你心智成長的源動力。
4入蛆、推薦三本書
這篇文章响蓉,我其實就講了讀書的2個核心觀點:
1、帶著明確的目的讀一本書哨毁,你的收獲才會最多枫甲。
2、讀方法論的書籍和專業(yè)書幫助你獲得心智成長扼褪。
很可能你并不同意我的觀點想幻,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话浇,在你的認知和我的看法碰撞以后脏毯,你的啟發(fā)、你的想法和你的改變幔崖。
最后推薦幾本好書吧食店,離雙十一還有不到六天,不知道你的購物車里塞了多少衣服赏寇、鞋子包包吉嫩,不妨騰出三個空位,留給這3本方法論的好書:
建議你立刻加入購物車嗅定,不是待會加入自娩、明天加入、以后加入渠退,是立刻忙迁。立刻不去做,不即刻行動碎乃,多半就永遠不會在做了姊扔。
吳軍老師在得到訂閱專欄里的一篇文章《再談談2%和98%的問題》,說過這樣一句話:
不同人的思維方式不同荠锭,這對個人最終的影響要遠遠高于智力旱眯、學歷和家庭因素晨川。
這就是2%的人和98%的人的最大區(qū)別证九。
即刻行動也是一種思維方式,我預測看完這篇文章以后會把書加到購物車的人共虑,不會超過文章閱讀量的10%愧怜,其實你仔細想想,這個數(shù)字太樂觀了妈拌。有人會說拥坛,我沒有即刻行動的思維方式怎么辦蓬蝶?
答案很簡單:練啊。
即刻開始練習「即刻行動」的思維方式猜惋。
所以丸氛,你準備做10%,還是做90%的大多數(shù)呢著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