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xué)的語文學(xué)過《醉翁亭記》皇型。這是一篇好文章默垄。
即使在中學(xué)的那個階段千扔,對于文章的好壞也是能分得清的憎妙。語文課本中所選库正,大多是很好的文章曲楚。但也有一些味如嚼蠟,無病呻吟的文章褥符。比如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龙誊,巴金的《燈》,我一直不認(rèn)為是什么好的文章喷楣。
《醉翁亭記》趟大,也沒有什么有趣的情節(jié)鹤树,很“清雅”的一篇文章,既算不上游記逊朽,也算不上一座亭子的“志”罕伯,但就是好,讓人很喜歡讀叽讳。
我想追他,好就好在,寫透了那種可以讓人沉浸的閑適岛蚤、自在的情調(diào)邑狸,而又寫的清麗自然,婉轉(zhuǎn)流暢涤妒。
文章中用了那么多“也”字单雾,就更加讓這篇文章,在語調(diào)上有了一種徜徉在快樂中的感覺她紫。
仿佛透過這篇文章硅堆,能看到一個自足自得的微笑。
在中學(xué)那個時代犁苏,就很喜歡這篇文章硬萍,其給枯燥緊張的中學(xué)生活,增添了一份山野之趣围详,在心中裝上了山間之四時朴乖。
醉翁亭離南京很近,但是一直都沒有去助赞,除了覺得近买羞,什么時候都可以去,還有一個原因是雹食,怕失望畜普。非常擔(dān)心去了這么一趟,遇到的很可能就是山野間的一座并不怎么樣的新建的亭子群叶,作為招攬游客的由頭吃挑,并沒有什么可看之處。
這一次約了幾位朋友一起去醉翁亭街立,有幾位還是游玩達人舶衬,去過世界上很多地方。但依然能夠一呼就應(yīng)赎离,還是是因為醉翁亭的名頭逛犹。
南京駕車到滁州才一個多小時。滁州是一座很小的城市,但是非常干凈整潔虽画,充滿一種寧靜閑適的氛圍舞蔽。
以前還讀過一個關(guān)于歐陽修寫《醉翁亭記》的過程的文章,說歐陽寫剛開始下筆時码撰,把滁州的山都寫了一遍渗柿,滁州城東面有什么山,西面有什么山脖岛,南面做祝、北面有什么山,還寫了山勢形狀等鸡岗。后來混槐,定稿時,大筆一揮轩性,統(tǒng)統(tǒng)去掉声登,改為“環(huán)滁皆山也”五個字,干凈簡練揣苏。
因此我想悯嗓,去滁州,也要看一看“環(huán)滁皆山”的樣子卸察。
但是到了之后脯厨,發(fā)現(xiàn)好像滁州并沒有環(huán)滁皆山。而瑯琊山坑质,也并不是“其西南諸峰”合武,而是在城市的西北面。大概古代的城建與現(xiàn)在有所不同吧涡扼。但“蔚然而深秀”確實如此稼跳,離很遠,就看到瑯琊山植被蔚然吃沪,十分秀美汤善。
我們跟著導(dǎo)航到了醉翁亭景區(qū)。門票75塊錢一張票彪,我們一行五人沿著山路红淡,向山里走去。
這座山真的是非常非常的美降铸,正好是深秋在旱。很多葉子樹葉都已經(jīng)黃了。這里有鵝掌楸垮耳,有烏桕樹颈渊,還有很所不認(rèn)識的植物,山上的植被又非常豐富终佛,把整座山點綴的青俊嗽,黃,紅三者相間铃彰。
邊走邊想著《醉翁亭記》中的句子绍豁,看看以前讀這篇文章時想象的瑯琊山,想象的醉翁亭和看到的是否一樣牙捉。
“野芳發(fā)而幽香竹揍,佳木秀而繁陰”,是的邪铲,是這樣的芬位!
我們?nèi)サ臅r候正好是上午九點多,陽光透過枝葉照落下來带到,“日出而林霏開昧碉,云歸而巖穴暝”,是的揽惹,是這樣的被饿!
上午的陽光明麗但不太熾熱,金色的陽光把我們影子照的很長很長搪搏,“夕陽在山狭握,人影散亂”,這時的陽光疯溺,和夕陽的熱度和亮度都接近论颅,恰恰讓我們先感受到了那種“人影散亂”的美感。是的囱嫩,是這樣的嗅辣!
歐陽修的《醉翁亭記》的妙,就在于精確挠说,文學(xué)的精確澡谭。
網(wǎng)上流行的一個段子:
“為什么要讀書?舉個例子:當(dāng)你看到夕陽余暉…你的腦海浮現(xiàn)的是:“落霞與孤鶩齊飛损俭,秋水共長天一色蛙奖。”而不是:“臥槽杆兵,這么多鳥雁仲,真好看,真他媽太好看了琐脏!”
但是攒砖,如果接著往下問的話缸兔,為什么“落霞與孤鶩齊飛”那一句就一定比“真好看,真他媽太好看了”好吹艇?后者不也有一種率真粗曠之美嗎惰蜜?不也能表達甚至宣泄那種強烈的美的感受嗎?
我想受神,答案應(yīng)該是在“存儲能力”上抛猖,對美的“存儲能力”上。前者可以將這一美的感受更大限度的存儲下來鼻听,并且可以“搬運”到別處财著,讓一個沒有見到這個場景的人,通過這一詩句便可以感受到這種美景撑碴。王勃不就是通過這一詩句將這一美景存儲了一千多年了嗎撑教?而后者的存儲能力就要差的多。
歐陽修為一代文宗醉拓,他可以將山景驮履,將心境,用文字給存儲起來廉嚼。蘇軾在《答謝民師推官書》中寫道:“求物之妙玫镐,如系風(fēng)捕景,能使是物了然于心者怠噪,蓋千萬人而不一遇也恐似。”好的文章傍念,能系住風(fēng)矫夷,捕住影,把不可摹狀之事物存儲下來憋槐。歐陽修做到了双藕。
這條路被稱為“瑯琊古道”。走在山路上阳仔,我就想著歐陽修他們當(dāng)年進山去游玩忧陪,應(yīng)該也是沿著這樣一條道路,看到的景色近范。
就這樣嘶摊,在陽光透射的樹蔭中,沿著石頭鋪成的山道一直走著评矩,這里很多的景觀都叶堆,心思全都在《醉翁亭記》上面。進山不久的一個城門一樣的石拱門斥杜,門內(nèi)門外都有門額虱颗,外面一側(cè)寫著“峰回路轉(zhuǎn)”沥匈,里面一側(cè)寫著“蔚然深秀”,路邊的湖忘渔,叫“深秀湖”高帖,都是用《醉翁亭記》中的語句。
沿著瑯琊古道走了很久辨萍,終于來到了醉翁亭,醉翁亭不是一個單獨的亭子返弹,而是處于一片院落之中锈玉。院落的門是方形的,青磚砌成义起,門不大拉背,門額上寫著“醉翁亭”三個字,是蘇軾所寫默终。從院門進去椅棺,就是一個小院落,再往里有一個圓的月亮門齐蔽,門額上寫著“有亭翼然”四個字两疚。聽到一位導(dǎo)游說在門前蹲下來,就會看到亭子的角含滴,正好是對著那個門額上的“翼”字的诱渤。于是我們在門前蹲下看了看,果然如此谈况。也看到了那個飛翹起來的亭檐勺美,有墻擋著,也只能看到一個亭檐碑韵。歐陽修寫的“有亭翼然立于泉上者”赡茸,他看到的亭子的第一感覺就是“翼然”,我們第一眼看到的醉翁亭祝闻,也是一個半遮面的“翼然”占卧。
穿過月亮門,里面的小院落中联喘,四周墻上鑲嵌著好多石碑屉栓,上面的文字都是古代文人圍繞著醉翁亭寫的文章∷释啵看了一小段友多,沒有細(xì)讀,就從一個拱門又往里走堤框。
終于見到了醉翁亭域滥。
醉翁亭是一個方形的很大的亭子纵柿,果然像一只展翅欲飛的大鳥一般,亭檐大幅度的向兩邊張開启绰,把“翼然”二字體現(xiàn)的淋漓盡致昂儒。
現(xiàn)在的醉翁亭好像是清代復(fù)建的,和歐陽修見到的醉翁亭可能早已不同委可,每個朝代復(fù)建的建筑渊跋,都加上了當(dāng)時人自己的理解。
很多人詬病現(xiàn)在很多著名景觀都是假古董着倾,都是現(xiàn)在復(fù)建的拾酝,而且加上了現(xiàn)代元素,比如滕王閣卡者,比如黃鶴樓蒿囤。殊不知自古以來,很多著名的建筑崇决,都經(jīng)過了很多次的復(fù)建材诽。因為中國古代建筑大多是磚木結(jié)構(gòu),時代的動蕩恒傻,戰(zhàn)爭頻仍脸侥,很多建筑很難保存下來,因此總要復(fù)建盈厘。復(fù)建總不能按照原先的樣子湿痢,甚至,原先的樣子扑庞,在沒有照相技術(shù)的時代譬重,也總難能完全記錄下來,因此復(fù)建總要加上時代的面貌和時代的技術(shù)罐氨。
其實臀规,我覺得現(xiàn)在的黃鶴樓和滕王閣,實在是設(shè)計得非常棒的栅隐。如果按照原始的風(fēng)貌來復(fù)建塔嬉,將會令人大失所望的。
中國古代的建筑很難恒久的保留租悄,但是文章卻能夠給這些建筑提供一種“永恒”谨究。有了一篇流傳千古的文章,也就把這座建筑深深的刻入人心泣棋,刻入了這個民族的文化之中胶哲,雖然樓宇被毀,但這個地方總會再建成一座這個亭臺樓閣潭辈。
有的時候就連沒有的樓閣鸯屿,因為有了一篇傳世的文章澈吨,這個樓閣總有一天會形成,比如寄摆,南京的閱江樓谅辣。明代開國不就就有了《閱江樓記》,但后來卻因為種種原因沒有建成婶恼,形成了有記無樓的奇特局面桑阶。但有了這樣一篇記,一直到幾百年后勾邦,還是“化生”了一座樓出來蚣录。
歐陽修當(dāng)時在亭子中飲酒,以山間的野菜做菜肴检痰,喝釀泉的水釀成的酒包归,下棋锨推,投壺铅歼,自由自在的喧鬧,無拘無束地喝醉“頹乎其間”换可,快樂無比椎椰。當(dāng)時他所在的亭子,應(yīng)該也就是一座亭子而已沾鳄,而沒有現(xiàn)在的這樣慨飘,院落與建筑群包圍著這個亭子。
我們有去看了看周圍的各個建筑译荞,這群建筑據(jù)說也大多是明清所建瓤的。被稱為“醉翁九景”,什么二賢堂吞歼、解酲閣圈膏、醒園、古梅亭……構(gòu)成了一片園林般的建筑群篙骡,命名稽坤、對聯(lián)大都是和醉翁有關(guān)。
參觀完了醉翁亭建筑群糯俗,我們又去看了同樂園尿褪,這是現(xiàn)代修建的一個小園,聽這個名字就知道得湘,是取自《醉翁亭記》中的“醉能同其樂”杖玲。里面有一片水池,山崖絕壁下一個山洞淘正,還有一個歐陽修紀(jì)念館天揖,可玩可觀之處不太多夺欲。于是出了同樂園,沿著山路往山的深處走去今膊。
山路用石頭鋪成些阅,也就一米多寬,兩邊全是植物斑唬,有的時候樹枝還伸過道路市埋,形成一個拱形的隧道。山路的一側(cè)是一條山澗恕刘,只是可能很久沒下雨了缤谎,山澗中并沒有水。但枯澗也很美褐着。我們就在枝葉坷澡、落葉、陽光含蓉、山石的包圍下频敛,沿著山路向上走去,風(fēng)景美不勝收馅扣,游人不多斟赚,好久才能見到一個游客。沿著山路越走越高差油,越走越深拗军,于是有點慌了,不知道山路一直通向哪里蓄喇,是不是還要走回頭路发侵。
想著既然修了路,應(yīng)該是貫通的妆偏,應(yīng)該能走到下一個景點并且能夠走到景區(qū)大門刃鳄。后來問了一個下山的游客,得到確定后楼眷,便放下心來铲汪,繼續(xù)往前走。
午后的山間靜謐無比罐柳,陽光也很好掌腰,總覺得這時的陽光很熟悉,應(yīng)該早就見過张吉。在我們過往的生命中齿梁,有無數(shù)這樣的午后,這樣的陽光,這樣的寧靜勺择。雖然地方不一樣创南,但是經(jīng)歷過的午后的陽光卻是一樣的。就連歐陽修一行游玩這座山省核,所感受的稿辙,應(yīng)該也是相同的陽光。
走了許久气忠,途中也有同伴累到走不動邻储,看來是好久沒有運動了。到了山頂旧噪,山路也有了交叉的路口吨娜,這里人突然多了起來,幾十個人正在這里吃飯淘钟,三三兩兩的坐著宦赠,旁邊擺滿了登山背包和登山杖,一看就是專門來登山的米母。一問勾扭,是從蘇州和常州過來的,他們是從另外一條山道上來的爱咬。歐陽修的那次游山尺借,其實也是一次野餐绊起,這些登山的游客精拟,他們繼續(xù)著歐陽修之樂。
山路不用再登高虱歪,應(yīng)該是沿著山脊走了蜂绎,景色也美到隨手一拍就是一幅美不勝收的風(fēng)景畫。正值深秋笋鄙,樹木都開始落葉师枣,不經(jīng)意間,就看到樹葉悄悄的落下萧落,雖然無聲践美,但總覺得能聽到簌簌的聲音≌裔“無邊落木蕭蕭下”陨倡,我想起了這句詩。
山間無邊的樹木许布,它們千百年來就長在這里兴革,這是一種“自在”。
寧靜的“自在”,本身就能構(gòu)成一種詩意杂曲。從古自今庶艾,很多詩人,都捕捉到了這種詩意擎勘,于是他們的詩詞中咱揍,有很多帶“自”的詩句。
比如棚饵,李清照的“花自飄零水自流 ”述召,晏殊的“乍雨乍晴花自落”,韋應(yīng)物的“野渡無人舟自橫”蟹地,杜甫的“映階碧草自春色”积暖,吳文英的“翠幕紅亭,露紅晚怪与,閑花自發(fā)夺刑。”白居易的“云自無心水自閑”分别,杜牧的“流水無情草自春”遍愿,李華的“芳樹無人花自落”,王安石的“檻外長江空自流”耘斩,李白的“南軒有孤松沼填,柯葉自綿冪” ……? ? ? ? ?
那么多詩人,只要感受到了那種萬事萬物的“自”括授,也就感受到了一種詩意坞笙。不光是古代詩人,當(dāng)代的詩人也感受到了荚虚,顧城寫道:
草在結(jié)它的種子
風(fēng)在搖它的葉子
我們站著薛夜,不說話
就十分美好
還是對一種“自”的描寫。
18世紀(jì)英國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里版述,記者采訪時問道“為何想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梯澜,他有一句非常著名的回答——“因為山就在那里!”
就在那里渴析,也就是“自在那里”晚伙。
也突然明白,歐陽修《醉翁亭記》的妙俭茧,就在于他寫出了一種“自在”咆疗。
山間之朝暮,山間之四時恢恼,這是自然之自在民傻,觥籌交錯,起坐喧嘩,可以隨眾賓歡騰漓踢,可以醉酒頹乎其間牵署,這是人之自在。它存儲的不光是風(fēng)景之美喧半,還存儲了一種自在之樂奴迅。
醉翁亭景區(qū)值得去,一半是因為一座有名的亭子挺据,一半是因為一片自在的山景取具,二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