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先生的老家是湖北省仙桃市培慌,舊稱沔陽,沔陽是一座歷史悠久的千年古城柑爸。
有一年我們回鄉(xiāng)探親吵护,仙桃沔城區(qū)的張書記帶我們游覽古城風(fēng)景。我們行走沔陽古城墻表鳍,參觀歷史名人陳友諒的故居……張書記學(xué)識淵博馅而,一路上對于沔陽的名勝古跡,歷史典故譬圣,如數(shù)家珍瓮恭,娓娓道來。
我們走到排湖厘熟,這里出產(chǎn)的蓮藕味道甜美屯蹦,遠(yuǎn)近聞名。湖中有一小亭盯漂,名叫洗鵝亭颇玷。別看這個普普通通的亭子,里面蘊藏著一個淵源流長的歷史典故就缆。
唐朝時帖渠,地處云南的藩國南緬派遣大臣伯高,將一只天鵝進(jìn)貢唐朝皇帝竭宰。緬伯高跋山涉水空郊,日夜兼程,走到沔陽的排湖邊切揭,捧水解渴狞甚。他打開鵝籠,為天鵝洗塵廓旬。一不小心哼审,天鵝騰空而起,飛上天去孕豹,緬伯高慌亂間只抓到一根鵝毛涩盾。他號啕大哭,思前想后励背,進(jìn)退兩難春霍。無奈之下,他把鵝毛用綢緞包好叶眉,趕赴長安址儒。唐太宗和滿朝文武見他送上一根鵝毛芹枷,大惑不解。緬伯高講了事情的來龍去脈莲趣,并附詩一首:
將鵝貢唐朝鸳慈,山高路遠(yuǎn)遙。
沔陽湖失去妖爷,倒地哭號號蝶涩。
上復(fù)唐天子理朋,可饒緬伯高絮识。
物輕人意重,千里送鵝毛嗽上。
唐太宗不愧為一代英主次舌,不僅沒有降罪,還嘉獎緬伯高不辱使命兽愤。緬伯高帶著唐太宗賞賜的中原特產(chǎn)榮歸故里彼念。從此,“千里送鵝毛浅萧,禮輕情意重”的故事就千古流傳了逐沙。
今天我收到仙桃好友,一位年輕能干的美女書記寄來的包裹洼畅,打開一看吩案,都是仙桃當(dāng)?shù)赝撂禺a(chǎn):鹵雞,刁子魚帝簇,炒米徘郭,麻花,米糕丧肴。我頓時感動了残揉,一行詩句從心底油然而生: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芋浮。
我用漂亮的盒子把這些仙桃美食裝好抱环,慢慢品嘗,暖意盈懷纸巷。
古往今來镇草,歲月悠悠。
唯愛與美不可辜負(fù)何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