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間尋野味】有誰吃過這種野味嚒湿痢?
下午涝缝,在鄉(xiāng)村的山間小路和小安心走扑庞,老夏一眼見路邊長松樹的土崖上似乎有某種土苞菌的樣子,那東西就喜歡長土崖上拒逮,形狀像洋芋罐氨,頂破一點點土冒出點頭……
顧不得短衣褲扎人,顧不得穿著皮鞋滩援,也不擔(dān)心土崖太松軟栅隐,三兩下爬上去。果然玩徊,好幾窩小榕樹底下有些土被頂破了租悄,幾個小洋芋疙瘩一樣的東西窩在那里。
三扒拉兩扒拉恩袱,哈哈泣棋,回家加點辣椒,夠一盤好菜啦畔塔!
幾十年沒再嘗過的野味潭辈,回來,果然原來都在原地等我……
這種學(xué)名叫“馬勃”的蘑菇澈吨,小時候把敢,鄉(xiāng)里人稱它“雷趴菇”,意思是春天雷聲起夏天雷雨后它就會開始出來了谅辣;又叫它“趴趴菇”修赞,意思說它一窩一窩趴在土窩里。
它嫩的時候桑阶,里面肉白白嫩嫩柏副,素炒或者加點青辣椒鮮美可口;
再老一點蚣录,里面會開始發(fā)黑搓扯,色如腌透的松花蛋,食用有特殊香味包归;
再老一點锨推,就綻開呈花狀了,里面的塞滿黑色的孢子粉公壤,踢一腳一陣黑色的煙霧换可,小時候用來“打仗”當手雷,效果特逼真厦幅。
其實這種成熟的黑色粉末是一位涼血止血的好藥沾鳄,很小的時候老夏見鄉(xiāng)里的老郎中用它來止血,血淋淋的被刀割破的手敷點黑色的蘑菇粉上去确憨,血立刻像凍結(jié)了一樣译荞,而且傷口不會感染和發(fā)炎瓤的。
幾十年過去了,我不確定我對自然和植物的興趣到底與兒時的生活有多少關(guān)聯(lián)吞歼,但可以肯定圈膏,至少是一些啟蒙……
今天晚上,就以這盤“趴趴菇”入菜吧篙骡。沒有“海味”稽坤,卻有“山珍”,真不錯糯俗!
——老夏手工社·自然生活研究院201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