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問:朋友圈為什么支持按分組發(fā)布內容牡彻,卻不支持按分組查看feeds內容?
微信上加的人越來越多出爹,朋友圈的內容也越來越雜庄吼。很久之前想如果朋友圈提供一個類似微博這種,按分組標簽來查看feeds內容該多好呀严就。微信提供發(fā)布范圍的分組設置总寻,查看內容卻沒有提供分組篩選。
rex:
微信這樣做的原因主要可能有3點:
1梢为、大部分用戶使用朋友圈是打發(fā)時間的需求渐行。所以朋友發(fā)的內容對于他們來說轰坊,越多越好。增加分組功能祟印,反而會降低內容的數量肴沫,讓用戶需要很多操作才能看完所有內容。
2蕴忆、對于內容過濾的需求颤芬,已經提供不看某人動態(tài)的功能。
3套鹅、從內容分發(fā)上來說站蝠,增加按組來查看內容,很容易忽略掉其他分組的朋友產生的高質量內容芋哭。
為什么發(fā)布的時候可以提供分組篩選的功能沉衣。因為微信要掃清你一切上傳內容的障礙。在不同分組中你的角色也不一樣减牺,見不同人說不同話是一個最基礎的溝通需求豌习。
tony:
從結果來說,微博有關注人的分組拔疚,初衷應該也是為了解決信息過載的問題肥隆。但數據可能很不好,于是才有后面的改feed算法(按照fb的edgerank算法搞)來解決信息過載問題稚失。
從產品層面來說栋艳,維護分組是一個成本很高且反饋很弱的動作(分組完了很難有快感,而在瀏覽分組內容上句各,也很難意識到這是維護分組這個行為的后果)吸占,用戶接受度上不去。
這不像分組發(fā)布或屏蔽凿宾,我就是不想老板爸媽或者誰誰誰看到矾屯,而且我屏蔽以后他們確實看不到。反饋周期短且反饋強烈初厚。
harbuzi:
同意上面@tony 說的件蚕,維護分組是成本高反饋弱的行為,因此只有部分人能長期堅持維護产禾。不過我覺得這個不是問題的關鍵排作。
1 發(fā)布信息時選擇讓誰看不讓誰看,是自然的思維過程亚情。朋友圈本質上是個人表達(裝逼妄痪,非貶義)工具,而大部分人裝的逼楞件,可沒辦法面向自己的所有好友衫生,因此這一點實際上確實如@rex 所說僧著,是掃除上傳內容的障礙的。
2 「查看內容分組」卻是相反的障簿,它在朋友圈不自然盹愚。反過來說,看朋友圈站故,實際上是看其他人的個人表達(而非信息皆怕、資訊,這很重要)西篓,因此愈腾,你對朋友圈里想看不想看的區(qū)分,是對個人的岂津,不存在對群體這種可能性——換句話說虱黄,即使有分組,大部分人恐怕也不知道自己的好友該怎么分呢吮成。
3 某種意義上橱乱,我覺得這是朋友圈不把自己當媒體,而微博把自己當媒體粱甫,兩種思路衍生出來的結果泳叠,本質上,是因為朋友圈和微博滿足的茶宵,實際上已經是人的不同需求了危纫。
rex:
@tony @harbuzi 你們刷朋友圈的時候如何查看親友圈內容和工作圈內容的呢。
親友圈就是親人乌庶、老同學种蝶、老朋友這些內容,工作圈是和工作瞒大、職業(yè)相關的內容螃征。
我現在每次想看家人們的朋友圈,只能點擊他們的頭像一個個去看糠赦。因為工作圈的朋友他們發(fā)的內容更頻繁会傲,會把親友圈的內容快速淹沒掉锅棕。
melodylai:
killtime的內容還要分組查看拙泽,那人生得有多累啊。
harbuzi:
@rex 的確裸燎,微信過去努力控制好友數和信息量顾瞻,按微信之前一直表達的理念,微信現在有點失控德绿,之前看報告說微信人均好友數增長很大荷荤,大部分是工作原因認識的。我認為這事兒微信團隊并不愿意看到,是違背他們初衷的摔笤,客觀上導致了微信原本極力避免的信息過載妥曲,所以我猜微信不會給分組這個方案,而是從根本上讓朋友圈“回到朋友圈”古毛。
cicada:
rex提到的情況是存在的翻翩,但harbuzi的解釋強有力地論證了分組的不可行。對朋友圈分組是“不自然的操作“稻薇,即便有合理的出發(fā)點嫂冻,仍然因為“不自然“而事與愿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