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題。
我突然就明白了為什么出版圖書會需要一個編輯徒役,當然有可能他們的那個編輯具體的工作內容跟我理解的可能還不一樣孽尽,但是大體上的作用我想我可能明白了。
昨天找出來一個以前寫過的公眾號的題目忧勿,按現在的心境又改了改杉女,發(fā)給了一個合作過的號主。
號主是個小哥哥鸳吸,聲線沒到低音炮那么夸張熏挎,但也是低沉好聽的,朋友圈沒有照片层释,但是微信頭像是一個漫畫男生的形象婆瓜,是干凈嚴肅的快集。
每次他給我提出修改意見贡羔,因為可能會比較長嘛,就是會發(fā)語音个初。
今天又一次聽到語音的時候乖寒,我甚至有點覺得我可能是為了再聽到這個聲音所以才又投的稿?
而且那種聽到別人見我寫過的文字的感覺院溺,還確實有點奇妙楣嘁。明明他沒帶任何感情,但好像讀出來“就是有哪里不一樣了呢~”那樣的既視感珍逸。
我寫作的毛病其實不小逐虚,我自己是知道的。
以前寫自己的公眾號谆膳,因為是自己的叭爱,所以格外的肆意妄為。
句子有時候會很長漱病,一口氣不怎么斷句买雾,前后倒置,還有我小學寫作文留下的特別愛寫排比句的習慣杨帽。
排比句好用是好用漓穿,但是不適合公眾號這樣每一段落比較簡短的風格,會寫的整個文章有點拖沓注盈。
用詞也是稍微有一點古怪晃危,偶爾會爆出金句,但大多時候都是我自己鬼馬風格的靈光一現老客,這樣導致的結果就是會詞不達意僚饭。我以為我表述的是這個意思纠俭,但是讀者們get不到,而我不知道讀者們get不到浪慌。
所以我離下一個給雜志投稿的階段還遠著呢冤荆。
給別的公眾號投稿其實也都是提出要求要改的,鑒于我目前過稿經驗不多权纤,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公眾號可能都沒有一次過的稿子钓简,那就把它理解成是我自己的水平有限,也是一個對自己比較有益處的理解方式汹想,但是說實話外邓,自己改自己的東西確實是個像瓶頸期一樣難受的事情,很難下手古掏,改一段可能比寫一頁還要久损话。
有的沒過說是因為雞湯太多的,感想篇幅比較長——這可能是個人風格不同槽唾。有的提出的意見非常具體丧枪,但不適用下一篇的創(chuàng)作,這次的又沒過庞萍。
這里說點題外話:一些總是不過稿的小朋友會有點懷疑自己拧烦,不過這個原因里其實真的有公眾號調性的因素在,大多數投稿的人是真的沒有時間去挨個研究每一家的風格和主題钝计,除了個別是鐵粉的情況以外恋博,所以只好每篇文章一家一家的試,多投幾個私恬,總能找到那個興趣相投的審稿編輯的债沮。
不過我每次收到修改意見之后,是都會再次重新去讀自己的文章本鸣。幾次下來疫衩,我覺得我好像發(fā)現了我的癥結所在,所有問題歸到根本上永高,可能就只有一條隧土,邏輯沒有自洽。
倒不是說的大的邏輯命爬,而是在一些小的體現邏輯的細節(jié)上曹傀。這
大概主要是因為我總是斷斷續(xù)續(xù)地去寫作和修改一篇文章,極少能做到一氣呵成饲宛,又會邊寫邊想去考慮結構和篇幅皆愉,這都是我自身的局限所造成的。
我很高興我可以自己認識到這個程度,雖然通過鍛煉去修改這些小毛病可能是一個非常歲月漫長的事情幕庐,但我應該也值得這么去堅持久锥。有些事情是只要你堅持,付出了就會有收獲的异剥,或大或小瑟由,總會讓自己受益。
回到篇頭提到的冤寿,號主和審稿編輯最大的作用一是審這篇文章大體上符不符合他們自己的要求歹苦,二是站在作者以外的角度去看這篇文章中的小問題,因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督怜。
太多情況下殴瘦,自己審視自己可能即使感覺到有什么不適合,也很難說出具體的原因和為什么來号杠,但通過別人蚪腋,尤其是一個可能對你風格有一定了解基礎的別人,許多事情就非常容易由難變簡了姨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