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一個月前讀完的《一個人的朝圣》霜浴,那是一個父親够庙、丈夫恭应、朋友在幾個月獨行的路上對于內心的拷問和探索。面對自心耘眨,直逼靈魂的問題就是真相昼榛。在無常中如何做真實的自己,對于人生諸多困境毅桃,如果不選擇逃避褒纲,又該如何勇敢面對。
“所有被歌頌的钥飞,都只是被剪輯過的片段莺掠,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世界的影像读宙,不是真相彻秆。人們習慣于在紛雜的世事里翻滾,被一個熱浪追逐著又奔向另一個熱浪结闸,可是又有多少清醒的認知來自于內心唇兑。”
![](file:///private/var/mobile/Containers/Data/Application/A7292CF6-ED59-4048-995E-3BFE12AE814A/tmp/0AAAD59C-C0D4-4975-A48E-0182ECBEE34F.jpg)
看了布布的文章扎附,心有戚戚。語言其實可以有穿透靈魂的力量结耀。鐘情于這樣的文字留夜,你會看到靈魂不遠萬里的跋涉,雖艱難卻有力图甜。輪回里的那一抹絳紅碍粥,終會在風馬旗獵獵作響的風中,無言地指向遠方黑毅,那又是誰的必經之路嚼摩。也許宿命只是懶惰疏于思考的借口,有時,更愿意相信一切皆有安排枕面。靈魂也不過是踐約而行愿卒。忽然什么都不想說。千帆過盡后潮秘,能看到的是一望無際的蒼茫掘猿。越過山丘以后,自然無人等候唇跨。孤獨是人生注定的旋律稠通。無論你的身旁是否有家人相伴。法爾如是买猖。所有的語言改橘、行動都在自身有限的思維框架之內,視野和格局決定最終靈魂的高度玉控。
布布是一個失聰的女子飞主,可是她的思考,因為不斷地向內生長高诺,卻比一個健全的靈魂更遼闊碌识。在她的世界里,有我所熟悉的誦經的聲音虱而,有關于靈魂的掙扎和思考筏餐,有關于在世間深海如何自處的回答,仿佛和自己在一起牡拇,這樣的感覺讓靈魂安適魁瞪。讀這樣的文字,會覺得該遇見的靈魂終會遇見惠呼。只是导俘,好久不見。
如何在俗世和出世的轉換間實現自洽剔蹋,這的確是困境旅薄。俗世的繁雜終使人心生厭倦,但使命尚未完成泣崩,終是無法逃脫少梁。出世的心始終在那里,它召喚你腳步快一些再快一些律想,不要游離彷徨猎莲。
你是如此撕裂地前行绍弟。
朋友圈里和俗世相關的理性分析和切身利益相關的成長技即,大多是向外的追尋,始終無戚戚之感樟遣,至今還記得盤腿坐在床上而叼,讀幾百年前一個日本老和尚呢喃低語時的感動和快意身笤。好的文字是跨越時空,心甘情愿去赴一場靈魂之約葵陵。布布的文章讓我讀到了內心里熟悉的味道液荸,仿佛從鋼筋水泥一下子跳脫到山間田野,那是隔著籬笆只望著柴門就一見傾心的喜悅脱篙,它有來自生命的內在能量娇钱。喜歡這樣向內一路扎下去的靈魂,即便有痛苦绊困,最終也不過是實現蛻變的路徑文搂。這樣掙扎的思索和前行會讓人心安。因為能看清生命的來去秤朗。
如果走過很多的路煤蹭,才發(fā)現又回到了原點,為什么不在清醒的時候就回到原點取视。人生很短硝皂,生怕來不及,那么作谭,當下的我稽物,應該選擇的是什么。覺察這個心折欠。忽然想到上師的話姨裸,內心深處無限慚愧。好在這個世界是給你試錯機會的怨酝,就看你愿不愿意做傀缩。我愿意去嘗試,向內生長是終極目標农猬。這樣的終極目標赡艰,和俗世里作為一個媽媽、女兒斤葱、妻子這樣的角色存在慷垮,是否是有矛盾。又如何力圖保持平衡揍堕。當使命不斷完成料身,問題都不再是問題的時候,也許衩茸,就又翻越了一座山丘芹血。讓心獲得更大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