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和田之玉可生煙糕伐?
中午從老媽那里吃完餃子路過好友小店砰琢,從一款活力四射的鯉魚手把件我倆聊起了和田玉的前世今生,我忽然好奇李義山為啥不說“和田日暖玉生煙”?和田玉那可是地球人都知道的玉石屆“白富美”呀陪汽,為何就入不了素來追求“意必極工训唱、調必極響、語必極艷挚冤、味必極永”的小李之法眼呢况增?
另一個疑問就是都是石頭出身,為啥我從路邊撿來的石頭無人問津训挡,而我手中的這塊和田出的石頭卻身價百倍那澳骤?我的好友還告訴我只有呆在自己的玉器小店里面才忘卻俗世的愛恨情仇,甚至愿意為了玉而消得人憔悴澜薄,這其中的奧秘究竟在哪为肮?
02本是同根生
第一個疑問我想大概因為古代文人所作詩文最講究出處,晉代陸機在《文賦》中“石韞玉而山輝肤京,水懷珠而川媚”戴叔倫論詩則有“藍田日暖颊艳,良玉生煙”一說,想必李商隱同志就是借了陸機和戴叔倫這兩個舊酒瓶蟆沫,裝上了他自己家的新酒了吧籽暇。不過義山的這杯酒許多年后的我喝起來依然醇香無比。
況且中國古代就有“玉之美者曰藍”一說饭庞,或許藍田因是灞水之源戒悠,遠遠望去在烈日的照耀下玉包石結構的藍田玉才會在山溪間產生云煙繚繞的景象,從此玉生煙一說也就經(jīng)義山之手名揚天下了吧舟山。
第二個疑問大概源于人這個物種素有“物以稀為貴”的劣根性绸狐。據(jù)說從漢武帝時起就用四神紋玉做鋪首、秦始皇也不甘落后累盗,從藍田選了一塊上好的傳國玉璽寒矿、等到了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楊玉環(huán)也將繡球屢屢拋給了藍田玉,曾經(jīng)有過顯赫身世的藍田玉為什么如今卻淪落為地攤貨了那若债?究竟又是誰將這曾經(jīng)的四大名玉之一拉下神壇的呢符相?
我想第一大罪魁禍首就是藍田縣已探明的一千多萬平方米的儲量,再加上與和田玉比起來品質略遜一籌蠢琳,以及商家的無序競爭和雕刻方面有所欠缺等原因啊终。
相反原產于西域莎車國的和田玉則因其溫潤若肌膚、細膩如羊脂獲得“國石”的傲须。不僅從仰韶文化遺址都能找到和田玉的身影蓝牲,早在新石器時代和田玉就已經(jīng)作為寶物向東西方運送。和田玉之所以身價年年攀升泰讽,主要原因就是連年開采造成產量越來越少例衍,其次還與和田玉特殊的出身有關:和田玉夾生在新疆南部和田地區(qū)海拔3500米以上的昆侖山脈山巖中昔期,其原石被長期自然的地質運動和冰川運動剝解為大小不等的塊。今天要是想找到一塊能在蘇富比拍出7547.5港元的可以做茶壺的白玉真乃不易佛玄。
時間是最好的鑒寶大師硼一,穿越千年的煙塵,藍田與和田盡管一字之差翎嫡,盡管和路邊的頑石一樣本是同石而生欠动,盡管最終都要塵歸塵土歸土,藍田玉卻慢慢的淡出了人們的視線惑申,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之味。
問石哪得貴如許翅雏?只源心頭一念間圈驼。
03為玉消得人憔悴
古往今來為了許多沒有任何實用價值的東西傾家蕩產的人有之、舍棄生命的人有之望几、賣寶求榮的人也不在少數(shù)绩脆,最近新聞上說巴西發(fā)現(xiàn)一塊比人還高的翡翠,據(jù)說估值20億人民幣橄抹。西方人更是不理解為啥中國人甘愿為了一塊破石頭消得人憔悴那靴迫?
中國的玉文化其實是幾千年來沉淀的珍貴文化遺產和藝術瑰寶。玉之所以在中國文化當中有這么高的地位楼誓,實際上是因為它的溫玉锌、潤、軟恰如其分的體現(xiàn)了中國文化的核心價值——中庸之道和儒家思想的精髓:人心惟危疟羹,道心惟微;惟精惟一榄融,允執(zhí)厥中参淫。也就是說你要始終抓住那個最恰當?shù)狞c涎才,思考問題時要讓自己始終處于高級灰的狀態(tài),換句話說就是做事不極端力九、不固執(zhí)耍铜。
如果單憑空洞的理論灌輸,人們很難想像得出“允執(zhí)厥中”在日常生活中該如何把握畏邢,所以聰明人就找了玉來做為類比业扒,“君子溫潤如玉”就成了儒家理想人格的最恰當比喻,玉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古代君子的標配舒萎。
玉成了文化的載體之后程储,歷朝歷代為玉消得人憔悴之人也就屢見不鮮了蹭沛。
04玉與審美
其實儒家的這種價值觀既是一種倫理觀,也是一種審美觀章鲤。在儒家看來摊灭,美的東西就是體現(xiàn)了中庸之道的東西。這種審美觀在儒家的文學經(jīng)典也是五經(jīng)之一的《詩經(jīng)》里體現(xiàn)的特別明顯败徊。儒家有一個源遠流長的觀念叫文以載道帚呼,就是文學是承載“道”,也就是承載理念的皱蹦。
在《詩經(jīng)》《關雎》中“關關雎鳩煤杀,在河之洲。窈窕淑女沪哺,君子好逑”的沙洲沈自、鳥都是作為一種你沒辦法接近的美好東西的象征,你可以遠觀辜妓,不可近玩枯途。
這種原則大致可以概括為“樂而不淫、哀而不傷”籍滴。用一個哲學的概念就是必要的張力(essential tension)酪夷,正是因為有這種張力在,美才存在孽惰。
也正因為像玉這些脫離了實際用途的美的存在晚岭,才會有了許多為玉消得人憔悴的故事不同的版本流傳至今的內核。
05如水之交
弘一法師在臨終偈語中寫道“君子之交其淡如水灰瞻。執(zhí)象而求腥例,咫尺千里。問余何適酝润,廓爾忘言燎竖。華枝春滿,天心月圓要销」够兀”
說的就是君子總要保持一種淡,不刻意的強化某種東西疏咐,總是要在自己的思維和行動里擁有一種必要的張力纤掸。只有保持這種張力,你才能夠做到真正的中庸浑塞。就像水那樣將自己放在最低位借跪,利萬物而不爭功。不執(zhí)象而求酌壕,在淡中方能品出真味掏愁。
所以我個人以為玉也好歇由,人也罷,都要講究一個“緣”字果港。是你的到什么時候也跑不了沦泌,不是你的,強求也沒用辛掠。
有的時候既然石貴如許谢谦,就遠遠的欣賞不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