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有網(wǎng)友問到:如果我作的詩恰巧有一句與古人的一模一樣(沒讀原詩)麻裳,算抄襲嗎?
你有遇到過這種事嗎?
我個人沒有遇到過這種事器钟,不過我以為這是有可能的掂器。
古詩詞中,常見的句子有三字句俱箱、四字句、五字句灭必、六字句狞谱、七字句等。和古人巧合禁漓,越短的句子越有這種可能跟衅。但是到了五字句和七字句就很難了。
我們今天看古人的作品播歼,常常見到相同的句子伶跷,不過是巧合還是引用就很難說了。
一秘狞、大晏一女二嫁
晏殊是著名的宰相詩人逼侦,他有一個“無可奈何花落去”的出句煮岁,自己苦思對不出下句。后來認識了一個教王琪的詩人,幫他對了一句“似曾相識燕歸來”然走。
晏殊大喜之下,把這副對子用了兩次脚囊。一次用在了《浣溪沙》中: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郭怪。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刊橘,似曾相識燕歸來鄙才。小園香徑獨徘徊。
一次寫入了一首七言律詩中促绵,《示張寺丞王性茆郑勘》
元巳清明假未開,小園幽徑獨徘徊绞愚。春寒不定斑斑雨叙甸,宿酒難禁滟滟杯。
無可奈何花落去位衩,似曾相識燕歸來裆蒸。游梁賦客多風味,莫惜青錢萬選才糖驴。
這一詩一詞僚祷,用了兩幅相同的對子,但是作者是同一個人贮缕,不存在誰抄誰辙谜,讀者也不會有什么疑問。不過感昼,晏殊的小兒子有一首詞装哆,就不同了。
二定嗓、小晏的引用
晏幾道是晏殊最小的兒子蜕琴,父子二人是宋朝除了三蘇以外成就最高的父子詩人。晏幾道有一首詞宵溅,其中的警句并不是自己創(chuàng)作的凌简。
《臨江仙》: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恃逻。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雏搂。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最早見到這首詞的時候寇损,特別喜歡其中的兩句:落花人獨立凸郑、微雨燕雙飛,
后來才知道矛市,這兩句詩不是原創(chuàng)线椰,而是出自于五代詩人翁宏的《宮詞》
又是春殘也,如何出翠帷。落花人獨立憨愉,微雨燕雙飛 .....
至于翁宏是不是也從別處借用的烦绳,就不知道了,有據(jù)可查的溯源之作配紫,就是這首《宮詞》径密。
不過,這肯定不是巧合躺孝,十個字完全巧合的句子幾乎沒有可能性享扔。這種方式被稱作引用或者借用。
這種借用的方式植袍,在古詩詞中比比皆是惧眠,詩人們并不把這種方式看作抄襲,甚至有通篇借用的詩體于个,被稱為集句體氛魁。
例如蘇軾的《南鄉(xiāng)子 集句》:
悵望送春杯。漸老逢春能幾回厅篓⌒愦妫花滿楚城愁遠別,傷懷羽氮。何況清絲急管催或链。
吟斷望鄉(xiāng)臺。萬里歸心獨上來档押。景物登臨閑始見澳盐,徘徊。一寸相思一寸灰令宿。
蘇東坡的這首詞中叼耙,可以看到杜牧、杜甫掀淘、許渾等詩人的影子。
又如李賀的名句油昂,天如有情天亦老革娄,也被無數(shù)人借用。
減字木蘭花(宋·歐陽修)
傷懷離抱冕碟±雇铮【天若有情天亦老】。此意如何安寺。細似輕絲渺似波厕妖。 .....
《小梅花二首 其二 行路難》(宋·賀鑄)
縛虎手,懸河口。車如雞棲馬如狗挑庶。白綸巾,撲黃塵言秸。不知我輩软能,可是蓬蒿人。衰蘭送客咸陽道,【天若有情天亦老】举畸。作雷顛,不論錢查排。誰問旗亭,美酒斗十千抄沮。 .....
《解放南京》
.....宜將剩勇追窮寇跋核,不可沽名學霸王∨崖颍【天若有情天亦老】砂代,人間正道是滄桑。
二率挣、尋常語的使用
另外刻伊,還有很多詞語其實就是尋常語句,例如蘇軾的“大江東去”盡人皆知难礼,但是這類尋常語娃圆,即使平常人也可能說出來。
《念奴嬌·赤壁懷古》[宋] 蘇軾
【大江東去】蛾茉,浪淘盡讼呢,千古風流人物。 .....
后人使用這四個字的也非常多谦炬,例如張孝祥的《念奴嬌·星沙初下》:
星沙初下悦屏,望重湖遠水,長云漠漠键思。一葉扁舟誰念我础爬,今日天涯飄泊。平楚南來吼鳞,【大江東去】看蚜,處處風波惡。吳中何地赔桌,滿懷俱是離索供炎。 常記送我行時,綠波亭上疾党,泣透青羅薄音诫。檣燕低飛人去后,依舊湘城簾幕雪位。不盡山川竭钝,無窮煙浪,幸負秦樓約。漁歌聲斷香罐,為君雙淚傾落卧波。
詹玉的《桂枝香·沈云別浦》:
沈云別浦。又何苦扁舟穴吹,青衫塵上幽勒。客里相逢港令,灑灑舌端飛雨啥容。只今便把如伊呂。是當年顷霹、漁翁樵父咪惠。少知音者,蒼煙吾社淋淀,白鷗吾侶遥昧。 是如此英雄辛苦。知從前朵纷、幾個適齊去魯炭臭。一劍西風,大海魚龍掀舞袍辞。自來多被清談誤鞋仍。把劉琨、埋沒千古搅吁⊥矗扣舷一笑,夕陽西下谎懦,【大江東去】肚豺。
這類短語很容易偶合,又如三字句“記當時”界拦。辛棄疾《賀新郎·老大猶堪說》:
老大猶堪說吸申。似而今、元龍臭味享甸,孟公瓜葛截碴。我病君來高歌飲,驚散樓頭飛雪枪萄。笑富貴隐岛、千鈞如發(fā)猫妙。硬語盤空誰來聽瓷翻,【記當時】、只有西窗月。重進酒齐帚,喚嗚瑟妒牙。事無兩樣人心別。問渠儂对妄、神州畢竟湘今,幾番離合。汗血鹽車無人顧剪菱,千里空收駿骨摩瞎。正目斷、關(guān)河路絕孝常。我最憐君中宵舞旗们,道男兒、到死心如鐵构灸∩峡剩看試手,補天裂喜颁。
《水龍吟·牡丹》(宋·王沂孫)
曉寒慵揭珠簾稠氮,牡丹院落花開未。玉欄干畔半开,柳絲一把隔披,和風半倚。國色微酣稿茉,天香乍染锹锰,扶春不起。自真妃舞罷漓库,謫仙賦后恃慧,繁華夢、如流水渺蒿。
池館家家芳事痢士。【記當時】茂装、買栽無地怠蹂。爭如一朵,幽人獨對少态,水邊竹際城侧。把酒花前,剩拚醉了彼妻,醒來還醉嫌佑。怕洛中豆茫、春色匆匆,又入杜鵑聲里屋摇。
還有“又何妨揩魂、更何堪”等三字句,在詞中稱為三字逗炮温。這是尋郴鹇觯可見的短語,也談不上誰抄誰柒啤。
三倦挂、王禹偁偶合杜甫 吹折數(shù)枝花
句子的字數(shù)越多,就越難以完全相同担巩。三字句妒峦、四字句相同的比較常見,但是五字句以上就很少見了兵睛。
其實在歷史上肯骇,即使有詩人的偶合,我們很難分辨祖很。
例如某一位詩人的某一句話笛丙,完全與前人相同,讀者也不會認為是偶合假颇,而是認為他有意用典(引用)胚鸯。
《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中,曾經(jīng)記載了王安石的一段話:
“荊公嘗言:‘世間好語言笨鸡,已被老杜道盡姜钳;世間俗言語,已被樂天道盡 .....
王安石說形耗,世間的好言語都被杜甫寫盡了哥桥,世間的俗言語都被白居易寫完了。言外之語說激涤,我們再怎么寫拟糕,都跳不出如來佛的手掌心了。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卷第二十五還寫了一個偶合的故事:
“元之本學白樂天詩倦踢,在商州嘗賦《春日雜興》云:‘兩株桃杏映籬斜送滞,裝點商州副使家。何事春風容不得辱挥,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犁嗅。’其子嘉祐云:‘老杜嘗有恰似春風相欺得晤碘,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之句褂微,語頗相近奥吩。’因請易之 .....《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元之蕊梧,是宋朝詩人王禹偁的字,他寫了一首詩詠桃花 :
兩株桃杏映籬斜腮介,裝點商州副使家肥矢。何事【春風】容不【得】,和鶯【吹折數(shù)枝花】叠洗。
寫完以后甘改,王禹偁的兒子說,老爸你的詩怎么和杜甫的詩那么像呢灭抑?您是不是改一改呀十艾?
所說的是這首《絕句漫興九首·其二》
手種桃李非無主,野老墻低還似家腾节。恰似【春風】相欺【得】忘嫉,夜來【吹折數(shù)枝花】。
后面的兩句詩極為相似案腺,特別是后面五個字完全一樣庆冕。但是從這個故事中王禹偁的反應可以看出,他并非有意化用和引用杜甫的詩句劈榨。
王禹偁不但不遺憾访递,還非常開心,我的詩這么好了嗎?竟然和杜甫的詩這么像同辣?于是決定不改了拷姿。
王元之忻然曰:‘吾詩精詣,遂能暗合子美邪旱函?’更為詩曰:‘本與樂天為后進响巢,敢期杜甫是前身“舴粒’卒不復易抵乓。”《苕溪漁隱叢話前集》
大家平日里作詩靶衍,有沒有遇到過這種情況呢灾炭?
四、化用
黃庭堅曾經(jīng)說過:
老杜作詩颅眶,退之作文蜈出,無一字無來處,蓋后人讀書少涛酗,故謂韓铡原、杜自作此語耳偷厦。
黃庭堅說杜甫的詩,韓愈的文章燕刻,每一個字都有來歷只泼,讀者不知道有來歷,誤以為是杜甫卵洗、韓愈自己創(chuàng)作的请唱,是因為讀者看書太少罷了。
周紫芝《竹坡詩話》中有一段話:
凡詩人作語过蹂,要令事在語中而人不知十绑。余讀太史公《天官書》:“天一、槍酷勺、棓本橙、矛、盾動搖脆诉,角大甚亭,兵起』魇ぃ”杜少陵詩云:“五更鼓角聲悲壯狂鞋,三峽星河影動搖∏钡模”蓋暗用遷語骚揍,而語中乃有用兵之意。詩至于此啰挪,可以為工也信不。
周紫芝說“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典出《史記·天官書》 亡呵,其中有”動搖抽活,角大,兵起“等詞語锰什,被周紫芝認為有用兵之意下硕。
這兩句詩來自杜甫《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汁胆。五更鼓角聲悲壯梭姓,三峽星河影動搖。野哭幾家聞戰(zhàn)伐嫩码,夷歌數(shù)處起漁樵誉尖。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依依漫寂寥铸题。
按照周紫芝的說法铡恕,即使在宋朝的讀書人中琢感,也未必人人看出杜甫用典。
杜甫探熔、韓愈這類人驹针,飽讀詩書,雖然不想“無一字無來處”诀艰,但出筆即是柬甥,這不是缺點,而是讀書破萬卷之后的文化修養(yǎng)涡驮。
作為現(xiàn)代人,平日里如果讀詩多了喜滨,未必能記住古人的作品捉捅。但是作詩的時候不由自主的受到古人的影響,所以不自覺的引用或者化用了古人的警句虽风。
我看到有網(wǎng)友說棒口,自己曾經(jīng)用過“大漠沙如雪”的網(wǎng)名,并且說這五個字完全是自己想的辜膝。后來他才知道這是李賀詩中的句子无牵,自認為完全是巧合。
但是有其他網(wǎng)友不相信厂抖,說你一定是曾經(jīng)讀過李賀的詩茎毁,只不過自己忘記了而已。
這句詩出自李賀的《馬詩》:
大漠沙如雪忱辅,燕山月似鉤七蜘。何當金絡腦,快走踏清秋墙懂。
您相信這位”大漠沙如雪“的話嗎橡卤?
結(jié)束語
我們知道,乾隆的詩傳下來幾萬首损搬,陸游的詩傳下來近萬首碧库,白居易流傳下來的詩有3000多首,而王之渙只有幾首詩流傳下來巧勤。
也就是說嵌灰,我們今天看到的詩,可能只是古人作品的九牛一毛颅悉。后人做的詩句伞鲫,很可能古人都曾經(jīng)寫過,只不過前人的作品湮沒了而已签舞。
不過秕脓,引用也好柒瓣、化用也好,在今天常常被不懂詩的人指責為抄襲吠架。
所以芙贫,就算自己的某一句與古人詩句偶合,也不必在乎他人的評價傍药。
@老街味道